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年产8.4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1.6万吨聚酯多元醇脂项目

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年产8.4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1.6万吨聚酯多元醇脂项目

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年产8.4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1.6万吨聚酯多元醇脂项目环境影响补充评价报告书(简本)评价单位: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建设单位: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2009年5月目录1.评价任务由来 (1)2.建设项目概况 (1)2.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性质与其他 (1)2.2企业现有工程规模 (2)2.2建设内容及产品方案 (3)2.3主要原辅材料 (4)2.4公用工程 (5)3项目调整后工程分析 (7)3.1工艺流程 (7)3.2污染物排放分析 (8)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0)6 清洁生产分析 (11)7公众参与调查 (12)8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 (12)9环境风险及事故评价 (13)10 结论与建议 (16)10.1结论 (16)10.2建议 (16)1.评价任务由来该项目2007年曾委托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于2008年4月报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环境保护局审批通过。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实际建设情况与原环评报告书所载内容存在差异。

主要是产品方案作出调整,由年产10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调整为年产8.4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年产 1.6万吨聚酯多元醇(其中:苯酐聚酯多元醇0.8万吨、己二酸聚酯多元醇0.8万吨)。

二OO九年四月,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根据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环境保护局的要求,委托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对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补充评价报告。

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根据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以及珠海市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和详细的评价。

2.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性质与其他项目名称: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年产8.4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1.6万吨聚酯多元醇项目;建设单位名称: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建设地点:项目位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石化基地碧阳路,依托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预留发展用地建设;土地用地性质:工业区/化工产业专区;建设计划进度:计划2008年5月开始建设,2009年8月竣工投产。

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增加工厂劳动定员24人,工作制度为全年生产33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

2.2企业现有工程规模2.2.1工程内容回顾及实地调查该项目2008年4月经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环境保护局审批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批复其建成生产能力为年产10万吨饱和聚酯树项目。

经实地调查,本扩建项目未建成、未投入生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市场和环境保护需要作出了调整:原拟建年产10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改为年产8.4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年产 1.6万吨聚酯多元醇(其中:苯酐聚酯多元醇0.8万吨、己二酸聚酯多元醇0.8万吨)。

在本次项目调整中,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未有发生重大变动。

调整后的项目与原环评报告相符与不相符部分具体见下表2-1。

表2-1 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与原环评报告相符和不相符部分2.2建设内容及产品方案2.2.1 建设内容本扩建工程是在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基础上扩建。

扩建工程将充分利用一期工程供水、供汽等公用工程设施。

本次项目调整,建设内容不变;扩建工程包括生产所需生产厂房、库房和配套用房建设,购置和安装生产装置和仓储设施,配套给排水、配电等配套工程设施。

扩建工程共建设2个生产车间,布置8条生产线,2座1980m2的乙类仓库,1个原料罐区,1个成品罐区,总容积21600m3。

本次项目调整,建设工程内容不变,具体见表2-2及表2-3。

表2-2 建设内容和规模表2-3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2.2.2产品方案本扩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市场和环境保护需要作出了调整:原拟建年产10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改为年产8.4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年产1.6万吨聚酯多元醇。

(1)产品产量项目产品调整见表2-4表2-4 项目调整后的产品产量2.3主要原辅材料2.3.1主要原辅料来源、用量及消耗定额项目生产主要原辅料消耗见表2-5。

表2-5 项目主要原辅料消耗表2.3.2主要原辅料理化特性及用途项目主要原辅料理化特性及用途见表2-6。

2.4公用工程2.4.1供电本次项目调整,供电和电力消耗不变。

项目电力由珠海市电网提供,每吨产品消耗电29 KWH,小时耗电量为362.5 KWH,全年消耗电力2900000KWH。

2.4.2蒸汽本次项目调整,蒸汽使用和消耗不变。

项目利用厂内苯酐项目之富裕蒸汽,不另耗用燃料产生蒸汽。

每吨产品消耗蒸汽0.7t,小时耗蒸汽量为8.75t,全年消耗蒸汽70000t。

2.4.3供水本次项目调整,自来水供应和消耗不变。

扩建工程用水包括聚酯树脂生产车间、储槽区、仓库、控制室的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冷却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等。

一期工程厂区已预埋DN200 给水主管。

扩建工程用水自厂内主管接至使用点。

循环冷却水由一期工程建成的7500m3/h循环冷却水系统管网提供。

扩建工程循环冷却水用量为160m3/h。

设计的回水温度t1=42℃,出水温度t2=32℃,△t=10℃。

本项目的消防系统由一期工程建设的全厂区消防系统提供。

本项目不另设消防水池。

所需生产、消防给水等由企业现有的供水管网提供。

2.4.4 排水本次项目调整,排水和排污去向不变。

排水采用清污分流,雨水、生产清下水排至雨水管道。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高栏港经济区污水管网,排放口位于珠海电厂弃渣场黄茅海海域。

珠海宝朗照明有限公司灯饰制品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2-6 项目主要原辅料理化特性及用途63项目调整后工程分析3.1工艺流程3.1.1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二元醇与饱和二元酸和不饱和二元酸的线行缩聚产物。

本工程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主要是以苯酐(PA)、顺酐(MA)、丙二醇(PG)等为原料,采用批次反应设备,经预热溶解、缩聚、稀释调配、过滤等生产单元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

3.1.2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是二元酸(酐)与二元醇缩聚产物。

本工程苯酐聚酯多元醇产品是以苯酐(PA)、己二酸(AA)、二乙二醇(DEG)为主要原料,已二醇聚酯多元醇产品是以已二酸(AA),二乙二醇(DEG)1.4-丁二醇(BDO)等为主要原料,经单酯化、缩聚、调整、过滤得到产品。

3.1.3 醇、水分离及废气洗涤(1)醇、水分离生产线的反应槽,均配有冷凝装置处理反应槽溢出气体,冷凝装置采用两段冷凝以分离醇酸、低沸物和水;第一段冷凝采用水冷回收沸点相对较高的醇蒸气和少量的酸蒸气,回收的物料回到反应槽;第二段冷凝采用冷冻水冷凝水蒸汽和未被第一段冷凝的少量醇、酸蒸气。

因本扩建项目所用醇、酸原料溶于水,冷凝废水中含有醇、酸和低沸物,经过两段冷凝的含有少量醇、酸和低沸物的不凝废气中集中送废气水洗涤塔洗涤处理。

原料酸的沸点较高,且生产过程控制醇过量,反应槽用氮气保护,以控制酸蒸发和升华,因此,生产过程反应槽仅有少量的酸蒸气溢出。

(2)废气洗涤生产装置共用1套废气处理装置,用以处理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凝废气。

采用填料洗涤塔处理不凝废气,吸收和捕集不凝废气中的醇、酸和有机溶剂废气。

3.2污染物排放分析根据工程分析的有关内容,扩建工程调整后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本扩项目调整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和排放量“三本帐”汇总情况和情况分别见表3-1至表3-3。

表3-1 扩建工程调整后的污染物排放汇总表表3-2 扩建工程调整前后污染物排放对照表表3-3 扩建工程调整后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t/a)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SO2、NO2、PM10浓度全部符合评价标准的要求,SO2、NO2、PM10最大值均能满足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2)评价海域海水环境所有项目监测值不但均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三类标准,而且,大多数项目达到《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一类标准要求,表明项目污水受纳水体的黄茅海近海海域水质现状属于良好水平。

本评价海域由于处于咸淡水混合交汇的河口区,受上游陆地径流和海洋潮汐的共同影响,海水环境质量各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平面分布明显受制于季节(丰、枯水期)、潮汐(大、小潮和涨、落潮)和海洋生物等的影响。

(3)噪声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声环境等效声级范围为:昼间59.7—58.5 dB,夜间49.0—47.3 dB。

对照评价标准,所在地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均低于GB3096-2008的3类标准限值,可满足所在区域噪声功能区的要求。

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水环境影响预测正常达标排放情况下随建设项目废/污水排出的溶解性污染物在缓流海域呈现在排污口周围水域缓缓输移扩散的趋势。

达标排放时高潮和低潮引起的CODMn 浓度预测结果:高潮时排污口附近最大浓度为 2.192437mg/L,其中增值浓度最大为0.152437mg/L,低潮时为 2.721612mg/L,其中增值浓度最大为0.681612mg/L;仅在排污口附近有轻微的浓度上升。

事故排放时高潮和低潮引起的CODMn浓度预测结果:高潮时排污口附近最大浓度为5.149051mg/L,低潮时排污口附近最大浓度为5.678226mg/L,距离排污口约为0.10km,均超过三类海水水质标准(4mg/L)。

距排污口约50m处即可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综上水质预测计算结果:建设项目达标排放的废/污水对评价水域的水环境质量影响不大,从水环境保护的角度,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大气估算预测,苯酐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为0.00053176mg/m3,占评价评价标准(0.1mg/m3)的0.5317%,出现位置在下风向的242m处;顺酐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为0.002197mg/m3,占评价评价标准(0.2mg/m3)的0.10985%,出现位置在下风向的242m 处;苯乙烯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为0.0008596mg/m3,占评价评价标准(0.01mg/m3)的8.596%,出现位置在下风向的242m处。

从上面估算预测结果看,各污染物小时地面浓度均在相应标准范围内,对大气的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可计算出原料仓库无组织挥发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罐区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超出联成公司边界以外的范围,即为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本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无超标点,本扩建项目的设置满足环境防护的要求,对周围感敏点的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损害人群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