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prec应用

预应力prec应用

PREC软件的功能介绍及其在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邵光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
内容提要:
一、预应力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介绍;
二、PREC软件功能模块介绍;
三、PREC软件计算分析的依据及其流程;
四、用PREC软件做预应力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五、结合具体工程介绍如何利用PREC软件做预应力结构设计。
• 可以考虑预应力次轴力对预应力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2、三维预应力结构设计
PREC软件利用PMCAD进行全楼建模,输入结构布置 信息和荷载信息,并输入预应力设计的有关信息, 用户可根据结构布置和荷载状况进行预应力筋线型 布置并可人工修改。 预应力三维计算模型采用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 分析软件SATWE进行预应力结构整体分析,并针对 预应力计算要求进行扩展 程序在PMCAD建模后,通过人工或自动布置各层梁 的预应力筋线型,自动生成供三维分析用的等效荷 载
3、预应力楼板结构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楼板设计模块的功能和特点: • 可以处理复杂形状的预应力板和各种工况的 荷载等; • 采用等效荷载法处理预应力作用,且逐束计 算预应力筋等效荷载和节点力,采用弹性板 壳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计算,使结构分析模型 与实际情况接近;
3、预应力楼板结构设计
• 直接采用等效荷载计算的结果(综合内力),按单 位板宽进行抗裂、平均预压应力、挠度和抗冲切验 算,以及普通钢筋的配筋设计; • 可以计算任意预应力筋线形,在不同张拉方式下的 各种预应力损失和张拉伸长值; • 可自动统计锚具用量,并按实际线形统计预应力筋 的下料长度和下料根数; • 可输出预应力筋布置平面图、线形定位图和铺放顺 序图等。
吻合束与非吻合束
主弯矩、次弯矩、吻合束、线性转换的概念
线性转换:
超静定梁中,预加力产生的次弯矩是线形的,由 此引起的混凝土压力线和束筋重心线的偏离也是 线形的;而混凝土梁的压力线只与束筋的梁端偏 心矩和束筋在跨内的形状有关,与束筋在中间支 点上的偏心矩无关。由此可见,只要保持束筋在 超静定梁中的两端位置不变,保持束筋在跨内的 形状不变,只改变束筋在中间支点上的偏心矩, 则梁内混凝土压力线不变,亦即主弯矩不变,这 称为超静定梁中的预应力束筋的线性转换原则。
3).抗裂与承载力验算
• 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进行正常使用阶段裂缝验 算,同时进行施工阶段裂缝验算,并验算梁的抗 弯极限承载力。计算以下三种工况下梁的控制弯 矩: • 工况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恒载+活载)+预 应力等效荷载 • 工况2:自重+预应力等效荷载 • 工况3:荷载设计值
3).抗裂与承载力验算
线性转换图示
超静定结构次弯矩的工程意义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设计需要准确 地考虑次弯矩的影响;确切一点讲:
①、抗裂计算时,应考虑综合弯矩Mp,它是主弯矩 M1和次弯矩M2的综合迭加值; ②、强度计算时,应将次弯矩M2作为特殊的“内 力”,在荷载组合时迭加到设计弯矩中。
4、预应力结构设计的内容
1、二维预应力结构设计
• 二维结构计算可考虑预应力张拉次序对结构 的影响
• 可根据工程要求设置预应力张拉顺序,进行 张拉模型的定义和张拉过程的分析 • 可对张拉端的位置进行定义
1、二维预应力结构设计
• 用户可自己指定预应力筋的线形、布置和根数,也 可由软件自动布置和估算根数
• 现在软件新增了直接读取SATWE内力直接进行二维 预应力设计的功能 • 可以灵活定义张拉端的类型和位置
4、预应力施工图的绘制功能
• 施工图部分包括:
梁的剖面图
预应力筋束形图
张拉端和固定端的构造详图
局部承压验算
普通钢筋配筋图及剖面图
4、预应力施工图的绘制功能
4、预应力施工图的绘制功能
4、预应力施工图的绘制功能
4、预应力施工图的绘制功能
4、预应力施工图的绘制功能
4、预应力施工图的绘制功能
1、关于理解预应力的三种概念
②、强度概念
预应力钢材的抗拉强度约为普通钢筋的四倍,但一般来说价格则不 到普通钢筋的四倍。预应力钢材是更经济的材料。但高强钢材不能 有效地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中,因为钢材的大应变会引起混凝土过 大的裂缝宽度,不能满足正常使用状态的要求,导致高强钢材不能 完全发挥其强度。 而给混凝土施加预加力后,混凝土和高强预应力钢材可以协同工作 至极限破坏状态,从而充分发挥了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钢材的材料 强度。
PREC软件不同模块的适用范围:
• PREC1 体形复杂的多高层建筑或交叉梁体 系 • PREC2 比较规则的框架结构、连续梁结构 及其厂房结构 • SLAB 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复杂板结构
三、PREC软件计算分析的 依据及其流程
PREC软件的编制依据:
•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 140— 200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 2004 上海市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DBJ08—69—97
主弯矩:预加力在每个截面上对重心轴 所产生的弯矩值称为主弯矩。 次弯矩:在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多余约 束的存在,约束了结构的变形,产生了赘 余反力,赘余反力在梁内引起的弯矩值称 为次弯矩。
主弯矩、次弯矩、吻合束、线性转换的概念
吻合束: 应用线形原理,将预应力束筋的重心线转 换至压力线上(即把由于次力矩引起的压 力线和束筋重心线之间的偏离调整掉), 此时可以使预加力的总力矩不变,而次力 矩为零。称这种次力矩为零的束筋位置为 吻合束位置。
2、三维预应力结构设计
应用SATWE软件的核心计算模块对等效荷载 进行计算分析,获得结构的综合内力和次内 力,组合SATWE的恒、活、风、地震作用后, 进而确定出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用量。
三维分析计算完成后,可接续绘出预应力梁 的施工图。
3、预应力楼板结构设计
PREC软件的预应力混凝土楼板设计根据用户 输入的预应力筋的布筋形式及其数量,利用 板壳有限元进行计算分析,用户可通过各种 分析结果来判断该设计方案是否合适,并可 参考软件提供的普力筋的中点,则 预应力筋重心的曲线方程为:
4e 2 y 2 x l
由此,得出任一点剪力
8e Vx P 2 x l
由材料力学的概念可知,
dV x 8P e p 2 dx l
我们还可以从前面的图形中推导出如下两个有用 的概念: 保持预应力筋的形状不变,将其相对于梁的重 心线上下平行移动,那么该预应力筋对梁横向作 用的等效荷载不变,但两端偏心力距将随其偏心 距的变动而变化。
1、二维预应力结构设计
• 二维预应力计算提供了二维预应力框架和连续梁计算,可接续画出预 应力梁的施工图。 • 程序在PMCAD建模,并生成各榀框架和连续梁的预应力计算分析数据文 件。 • 程序可读取PK的数据文件,再补充输入预应力计算信息,或用交互方 式直接输入一榀框架后,生成PREC可计算的数据文件。 • 对每一榀框架和连续梁分别执行二维计算程序,最终计算出梁的预应 力和非预应力钢筋,经过适当的人工干预修改,再分别画出施工图。
二、PREC软件功能模块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包括:
三维整体预应力结构分析设计
二维框架、连梁预应力结构分析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有限元分析设计 各模块的预应力施工图绘制功能
对普通的以梁为主的结构形式,PREC软件为用户提供了 三维整体分析和二维框架连续梁计算两种计算分析模型, 对不同的实际工程,可任意选择使用。对板柱结构体系, PREC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先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用PREC软件做预应力结构设计的流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分析软件(三维)总体流程
结构模型建立
平面网格输入
结构构件定义
结构平面布置
结构荷载输入 施工荷载输入
结构组装
预应力板设计 荷载效应计算
1、关于理解预应力的三种概念
③、弹性概念
通过张拉预应力筋的回弹挤压,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受到某 种量值与分布的内压力,以局部或全部抵消使用荷载应力。在被张 拉的预应力筋中存在预拉应力。 这种概念把预应力看出是预先施加的永久性内应力,钢材中的拉应 力与混凝土中的压应力组成一个自平衡系统。这可以改善结构构件 的裂缝和变形性能,从而使构件更趋于一种弹性材料,提高了其耐 久性和正常使用性能。
一、预应力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介绍
一、预应力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介绍
1、预应力混凝土三种不同概念的理解 2、预应力等效荷载相关概念的理解 3、预应力次内力概念的理解 4、预应力结构设计的内容
1、关于理解预应力的三种概念
①、等效荷载概念
预应力筋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力可以将其分解和简化后视为外荷载 考虑。预应力筋引起的等效竖向分布力和水平分力可由预应力筋的 曲率和倾角计算确定。预应力筋引起的等效竖向分布力和水平分力 一起使混凝土结构保持静力平衡,是自平衡的力系。 将预应力筋的作用力视为外荷载作用在结构上进行分析的方法通常 成为等效荷载法。它的概念明确易懂,是目前最常用的概念。
1).计算模型及参数 2).预加力效应分析 3).抗裂与承载力验算 4).局部承压验算
1).计算模型及参数
确定梁柱外形和截面尺寸、墙体厚度、层 高等信息,选择合适的结构设计参数和预 应力参数。
2).预加力效应分析
选择预应力工艺类型,预应力筋的形状, 张拉控制应力,计算长短期预应力损失; 计算预应力引起的等效荷载,计算综合弯 矩和次弯矩。
• • • • • • a.预应力梁正截面抗裂验算 b.预应力梁斜截面抗裂验算 c.抗弯承载力验算 d.挠度验算 e.抗剪承载力验算 f.施工阶段抗裂验算
4).局部承压验算
选择合适的锚具,确定锚固区的构造配筋, 进行局部承压验算。
预应力相关概念的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