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神话故事(精选8篇)

民间神话故事(精选8篇)

民间神话故事民间神话故事(一):画扇判案苏东坡要到杭州来做刺史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刺史衙门前面每一天都挤满了人。

老百姓想看一看苏东坡上任的红纸告示,听一听苏东坡升堂的三声号炮……但是,大家伸着脖子盼了好多天,还没有盼到。

这天,忽然有两个人,又打又闹地扭到衙门来,把那堂鼓擂得震天响,呼喊着要告状。

衙役出来吆喝道:“新老爷还没上任哩,要打官司过两天再来吧!”那两个人正在火头上,也不管衙役拦阻,硬要闯进衙门里去。

这辰光,衙门照壁那边转出一头小毛驴来。

毛驴上骑着一个大汉,头戴方巾,身穿道袍,紫铜色的面孔上长着一脸胳腮胡子。

他嘴里说:“让条路,让条路!我来迟啦,我来迟啦!“小毛驴穿过人群,一向往衙门里走。

衙役赶上去,想揪住毛驴尾巴,但已经来不及,那人就一向闯进大堂上去了。

大汉把毛驴拴在廊柱上,信步跨上大堂,在正中的虎座上坐上来。

管衙门的二爷见他这副模样,还当是个疯子,就跑过去喊道:“喂!这是虎坐呀,随便坐上去要杀头的哩!”大汉只顾哈哈笑:“哦,有这样厉害呀!”管衙门的二爷说:“当然厉害!虎座要带金印子的人才能坐哩。

”民间神话故事大全3篇民间神话故事大全3篇“这东西我也有一个。

”大汉从袋里摸出一颗亮闪闪的金印子,往案桌上一搁。

管衙门的二爷见了,吓得舌头吐出三寸长,半天缩不进去。

原先他就是新上任的刺史苏东坡啊!苏东坡没来及贴告示,也没来得及放号炮,一进衙门便坐堂,叫衙役放那两个要告状的人进来。

他一拍惊堂木,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谁是原告?”两个人跪在堂下磕头。

一个说:“我是原告,叫李小乙。

”另一个说:“我叫洪阿毛。

”苏东坡问:“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么状?”李小乙回答说:“我帮工打杂积下十两银子,早两个月借给洪阿毛做本钱。

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邻居,讲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时候要用,他就什么时候还我。

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妇,急等银子娶亲,他非但不还我银子,还打我哩!”苏东坡转过来问洪阿毛:“你为啥欠债不还,还要打人?”洪阿毛急忙磕头分辩:“大老爷呀,我是赶时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两银子,早在立夏前就贩成扇子了。

没想今年过了端午节天气还很凉,人家身上都穿夹袍,谁来买我的扇子呀!这几天又接连阴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坏啦。

我是实在没有银子还债呀,他就骂我、揪我,我一时在火上打了他一拳,这可不是存心打的呢!”苏东坡在堂上皱皱眉头,说:“李小乙娶亲的事情要紧,洪阿毛就应立刻还他十两银子。

”洪阿毛一听,在堂下叫起苦来:“大老爷呀,我但是实在没有银子还债呀!”苏东坡在堂上捋捋胡须,说:“洪阿毛做生意蚀了本,也实在很为难。

李小乙娶亲的银子还得另想办法。

”李小乙一听,在堂下喊起屈来:“大老爷呀,我辛辛苦苦积下这十两银子可不容易呀!”苏东坡笑了笑,说:“你们不用着急,现有洪阿毛立刻回家去拿二十把发霉的折扇给我,这场官司就算是两清了。

”洪阿毛高兴极了,急忙爬起身,一溜烟奔回家去,拿来二十把白折扇交给苏东坡。

苏东坡将折扇一把一把打开,摊在案桌上,磨浓墨,蘸饱笔,挑那霉印子大块的,画成假山盆景;拣那霉印小点的,画成松竹梅岁寒三友,一歇歇辰光,二十把折扇全画好了。

他拿十把折扇给李小乙,对他说:“你娶亲的十两银子就在这十把折扇上了。

你把它拿到衙门口去,喊‘苏东坡画的画,一两银子买一把’,立刻就能卖掉。

”他又拿十把折扇给洪阿毛,对他说:“你也拿它到衙门口去卖,卖得十两银子当本钱,去另做生意。

”两个人接过扇子,心里似信非信;谁知刚刚跑到衙门口,只喊了两声,二十把折扇就一抢而空了。

李小乙和洪阿毛每人捧着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欢天喜地的各自回家去了。

人们都把苏东坡“画扇判案”的新鲜事到处传颂,你传我传,一向到这天还有人在讲呢。

民间神话故事(二):岳飞弹琴感刺客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善书法,也精琴棋。

每当他心中烦闷的时候,总要弹古琴,以抒发心中的忧愤。

公元1141年,岳飞抗击金兵,连连取胜,兵进朱仙镇,岳家军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决心打到金兀术的老窝黄龙府。

这天,岳飞正和部将们商议出兵的事,南宋的投降派丞相秦桧促使宋高宗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火速回京。

他要把岳飞骗回京城加以杀害。

这天,岳飞离京城临安不远了,突然对面来了几个校尉拦住岳飞说:“圣上有旨,命你城外安歇,没有圣旨,不得进城。

”晚上,岳飞就住在一座寺院里。

心中实在郁闷,夜不能寐,在院内踱步,望着满天星斗,连连摇头叹息。

回到屋里,见墙上挂古琴一张,伸手摘下来,定了定音,伏案弹奏了起来。

秦桧实行的第一招刺杀岳飞的计划,是让人从监狱里提出一个身强力壮的死囚,告诉他去城外刺杀一个奸细,事成以后,不仅仅可赦免死罪,还要嘉奖。

这个犯人听说是刺杀奸细,又可免死得赏,高高兴兴的出了城,秦桧的得意打算是:叫死囚行事,免他死罪,他必然卖命去干;刺死岳飞,再把他抓起来杀人灭口,神不知,鬼不觉,万无一失。

秦桧心里美滋滋的,静等刺客的回音。

刺客来到寺庙院内,躲在一棵老槐树的后面,他听见岳飞在屋里叹气,就蹑手蹑脚来到了窗下,在岳飞转身摘古琴时,闪身进了屋内,躲在屏风后面,提着气,踮着脚,向前移了几步,正要行刺,这时琴声响了,刺客立刻把刀缩了回去。

原先这个刺客是郾城人,老爹是个有名的弹琴艺人,能作曲弹琴,在民间卖艺糊口。

前年秦桧为讨好金兀术,硬把中原能歌善舞、抚琴作画的艺人抓了起来,准备送给金兀术寻欢作乐。

他爹不愿去为金兀术效劳,被逼无奈,抱琴跳水而死。

爹死了,他怀着满腔仇恨,到了京城,闯到秦桧相府拼命,被抓进监牢,判了死刑。

岳飞手中的牛角琴拨,在琴弦上弹拨的琴声飞扬,或柔或刚,或紧或慢,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高亢时,像千军万马在疆场驰骋,拼杀金兵;低沉时,像唉声叹气,忧国忧民。

刺客忽然想起老爹爹的琴声,所以把刚要刺杀岳飞的刀缩了回去,他犹豫了,心想:“这是谁呢?如果是金人,咋能弹这样好的琴呢?”他用一只眼睛从屏风的细缝中仔细看:弹琴的人一身朝服,脸色白润,分明是中原人呐!“管他是谁,趁他一心一意弹琴,我一刀刺死他就是了。

”刺客心一横,刚要下手,只听琴声突然停住了。

刺客浑身的肉紧缩了一下,差一点把手里的刀落在地上。

这时,只听岳飞一声长叹:“唉!何时收复旧山河呀!”琴声又陡然骤起。

刺客听了听,咦!这曲调为什么这样熟呢?这不是我爹谱作的《送军行》吗?琴声绵绵不断,刺客的脑子里闪过几个月前的事情……金兵占领了郾城,金兀术设庆功宴,把老爹抓去弹琴助兴。

爹爹不弹不奏,怒目而立,在金兀术面前把琴弦完全拨断,被关进了营中。

之后岳元帅到了郾城,打跑了金兀术,救出了老爹。

老人家一高兴,就谱作了这首《送军行》的琴曲,到处弹奏,赞扬岳家军的抗金事迹。

一天,岳元帅亲自来到家里,爹爹一见如故。

岳元帅请老爹教他弹奏《从军行》……那刺客想着想着落泪了。

他的心被琴声卷走了,随着琴声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慷慨,竟忘了自己是来行刺的。

“嘭”的一声,把他吓了一跳,琴弦断了。

岳飞默默地站了起来,自言自语说:“我岳飞抗金大业未成,何以报答父老乡亲!”刺客听到“岳飞”二字,头“轰”的一下涨得斗大,钢刀“当啷”一声掉到地上,一下子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叫了一声:“岳元帅!”扑通跪倒在地,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泣不成声的说:“岳元帅!我对不起您呀!”岳飞被他吓了一跳,看着面前跪着的人,问道:“你是谁?”刺客把行刺的事仔细的说了一遍。

岳飞怒火冲天,双眉倒竖,钢牙紧咬,大骂秦桧老贼。

他把刺客拉了起来,安慰了一番,给他一些银两,让他逃走,自谋生路。

这个死囚万分感激,给岳飞磕了个头,说:“岳元帅,多多保重。

”拾起钢刀转身走了。

民间神话故事(三):古人训马的传说故事——王亥训马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

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

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

当时人们都还不认识这种动物,便把黄帝请来辨认。

黄帝观察很长时间,也未能认出是什么动物,只让大家不要杀掉,派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王亥发现栏杆外边又来了几匹这种红色的野马,它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

过了一天,王亥把木栏门打开,不料外边的好几匹野马一下子都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齐,互相嘶叫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了下来。

王亥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

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

王亥高兴极了。

消息传开,人们也都纷纷前来观看。

这些野马和人接触的时间一长,好像发现人类并不想伤害它们,所以在人面前也不惊慌,变得十分温顺。

个性是小马驹,很喜欢和人在一齐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

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

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

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

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

之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

然后又跳上马背。

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

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鬃,任凭马怎样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

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

王亥骑马成功后,一下子轰动了许多人,风后、应龙、常先、大鸿等前来观看,很快黄帝也明白了。

应龙是黄帝身边的一员大将,对骑马当然更感兴趣。

他用心协助王亥驯马,练习骑马。

就在这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清早,王亥、应龙起来练马,忘记把栏杆门关上,一只老虎乘无人时闯进圈里,把可爱的小马驹咬死,正张口要吃的时候,被人们发现了。

老虎来不及吃掉小马驹,跳出栏杆逃走了。

王亥和应龙一见小马驹被老虎咬死,气得快要发病,立刻带上弓箭,骑上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

他们一口气奔跑了几十座山。

最后找到了这只老虎。

两人看准目标,连发几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

在回到路上,王亥、应龙又骑在立刻顺便射死了几只鹿。

不料他们的行动,引起了风后的注意。

风后一向智多谋广,他脑子一动,便对黄帝说:“既然骑在立刻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立刻,追杀敌人”风后推荐黄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猎的人,今后出外打猎,一律不许射杀野马。

凡能捉回野马者,给予奖励。

”黄帝不仅仅同意这个推荐,而且自己也开始练习骑马。

他命应龙、王亥对捉回来的200多匹野马要精心饲养,进行训练。

应龙专门挑选200多名精干的小伙子,每一天从早到晚,既驯马,又练人。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就这样诞生了。

这支骑兵在之后的涿鹿大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民间神话故事(四):何仙姑得道成仙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必须对“八仙”的说法不会陌生,所谓“八仙”是指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们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炼成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