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嘉定工业区撤村撤队工作宣传资料

嘉定工业区撤村撤队工作宣传资料

嘉定工业区撤村撤队工作宣传资料1、撤村撤队的目的、意义:为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化建设步伐,对于已经丧失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和劳动力这两大生产力要素的“空壳生产队”和“空壳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缺失了村民这一组织内核的村民小组和村委会两级村民自治组织,其建制必须撤销。

生产队(村民小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建制的撤销,将有利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进程,有利于农民向市民转变、村宅向社区转变,有利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生产队和村建制撤销的条件:按照沪府(1994)62号文规定,凡国家征用后,剩余实际耕地面积人均不足二分、或农业户口均已转为非农户口的生产队,可以撤销建制。

村内所有生产队建制均已撤销,村建制可以撤销。

3、撤村撤队的指导思想:撤村撤队工作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须坚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必须坚持促使农民向市民转变、村宅向社区转变。

4、撤村撤队的基本原则:要遵守和维护村、队集体经济组织和全体成员的意愿和权益,要体现少数服从多数;要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要坚持党的领导。

5、撤村撤队的具体内容:具备撤制条件的生产队,经生产队成员代表会议表决,同意进入撤制工作程序的,要在嘉定工业区撤村撤队工作领导小组和所在村撤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由该队撤队工作小组(经生产队成员代表会议表决成立)具体操作,按程序、按规定逐步展开。

生产队的剩余土地可委托村委会寻找托盘公司按现行征地政策加以消化,剩余农业人口(即挂靠户口)由户口所在派出所按政策就地转居。

生产队的集体资产(包括土地补偿费、财物补偿费和生产队账面存量净资产)在工作小组清产核资基础上,由工业区审计办进行审计,并聘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界定,评估结果提交生产队第二次成员代表会议确认,并在生产队的公布栏内予以公示。

生产队所有成员的农龄,按照“三下三上”原则进行排摸统计。

先由工作小组按户下发表格摸底登记,然后上交汇总;再下发登记汇总统计表由每户互相核实,上交后由工作小组进行调整;工作小组持调整后汇总表到派出所逐户核实,再将核实后的农龄数交各户核对签字确认。

工作小组将确认农龄数汇总后在生产队公布栏内公示。

农户的原始入社股金,有原始记录的按账面数核实后公示,无原始依据的由工作小组到区档案馆查询核实后公示。

上述几项工作完成后,由工作小组编制生产队集体资产处置办法,提交第三次生产队成员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逐级报批,待拿到区政府撤制批复和区农村资产管理办公室集体资产处置批复后,进行归户分配计算,待资金到位后兑现到户。

撤村的工作内容,基本上与撤队工作相似,只不过最后一个环节若存量资产不能变现的村,则应按农龄量化成股份分配给全村成员。

6、撤村撤队的注意事项:撤村撤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民主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每一位村、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以主人翁态度认真参与,并配合村、队撤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开展工作,排忧解难,维护稳定。

嘉定工业区撤村撤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一○年十月嘉定区召开民政工作暨撤制村(组)工作会议2月11日,区委、区政府召开2011年民政工作暨撤制村(组)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民政工作会议和市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

区委副书记曹一丁出席会议并讲话,区人大副主任王庆建、区政协副主席王漪出席会议,副区长倪耀明主持会议。

区委副书记曹一丁在讲话中,对2010年全区民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就做好今年的民政工作,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重要意义,突出抓好双拥创建、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政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促进民政工作新突破。

要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工作措施,全面推动民政事业深入发展。

围绕推进撤制村组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曹一丁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撤制村组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加快撤制村组工作作为推进嘉定城市化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推动撤制工作。

要深入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会上,区民政局局长陈宾作民政工作报告。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和世博年,各项民政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了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担负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深化双拥创建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主要目标任务。

安亭镇、工业区、真新街道、嘉定镇街道分管领导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印发了《嘉定区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嘉定区2011年民政工作要点》、《嘉定区关于撤销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嘉定区民政工作报告》、《嘉定区街镇民政工作交流材料》等材料。

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街镇主要领导、民政工作分管领导、民政机构负责人,区民政局中层以上干部、行风监督员、老干部代表共130多人参加会议。

(嘉定区民政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第三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第五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

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工作。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

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九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

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和引导各民族村民增进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第十条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遵守并组织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接受村民监督。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

第十三条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十四条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

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

第十五条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

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

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与村民见面,由候选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

另行选举的,第一次投票未当选的人员得票多的为候选人,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所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选票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