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教案材料一、结核病疫情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在身体各个器官发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因此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了肺结核病如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而且还会传染给其他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极大危害。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结核病仍是目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结核病疫情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最高,比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高2倍;农村人口的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是397/10万和131/10万,均高于城市、城镇人口。
目前全国大约80%的结核病人来自农村;肺结核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增高,在45岁以上年龄组中增加的最为明显;男、女肺结核的患病率在35岁以前相近,35岁以后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
耐药是我国未来结核病控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目前初始耐药率为18.6%,获得性耐药率为46.5%,估算全国现有耐药的涂阳肺结核病人42万;据4个省耐药检测结果显示,在实施DOTS的卫V项目省,即广东和山东,耐多药率分别是2.8%和2.9%。
在没有实施DOTS的省份,即河南、浙江,分别为10.8%和4.5%。
在全球对53个国家的耐药调查中,河南省的原发MDR-TB耐药率位居第二位。
还有可能出现的TB/HIV双重感染流行,将加重我国结核病疫情,增加结核病工作的难度。
二、肺结核防治相关常识1、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
是肺结核的最主要症状;咳血:是肺结核常见症状之一,从痰中带血到每次很多不一,血色鲜红代跑泡;胸痛:位置不定的隐痛或钝痛,有时胸闷;午后潮热:体温一本38度左右,午后逐渐升高,夜间爱出汗。
2、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病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从鼻腔和口腔将结合病菌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以引起感染。
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菌引起的传染病,但是只有痰中能查出结核病的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
肺结核传染性的大小与传染性病人的严重程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发度、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和集体抵抗力有关,咳嗽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病菌的人都会感染结核菌或患结核病,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病。
一般来说,被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才能发展成为肺结核病。
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医生中发生结核菌的概率大约为10%。
3、肺结核的检查诊断⑴、结核病是如何确诊的?结核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确诊。
首先,可能有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月经失调等症状。
同时如有以下检查依据可以诊断;1、胸部X线检查出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胸部Ⅹ线检查不但可以早期发现结核病,而且可以确定病灶的部位、性质、范围,了解发病情况及用于治疗效果的判断,胸部CT更可以发现较小的或隐蔽部位的病变,可以弥补一般Ⅹ线检查的不足。
2、PPD试验阳性是感染过结核菌的证据之一。
3、结核抗体检测阳性也有助于诊断。
4、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较差,优点是敏感性可达98%~100%。
5、T-SPOT.TB检查对结核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PPD试验。
6、痰涂片检查。
痰结核菌检查简便易行,准确性较高,痰中查出结核菌,就能确诊患了结核病。
一般初次就诊要查三个痰标本,即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
它虽然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指标",但阳性率低是美中不足之处。
7、痰结核菌培养,结果可信度高,并能做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但需时6-8周,应用受到限制。
8、、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或间接判断支气管、肺内病变,并且有活组织检查、灌洗、录像、拍摄气管内照片等功能,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
9、胸腔镜和纵隔镜检查:均可用于观察胸腔、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并可取出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和鉴别诊断。
10、淋巴结穿刺活检对淋巴结核的诊断有意义。
11、经皮肺穿刺病理组织检查对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通过以上的方法,绝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诊断明确。
⑵肺结核的诊断流程1.可疑肺结核的筛选:对怀疑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或是体检发现肺部阴影者都应该进行PPD试验、痰抗酸菌染色和胸透或胸部X线拍片或CT等检查,以排除肺结核的可能性。
大多数肺结核病人是用此方法检查出来的。
2.诊断肺结核:痰中找到结核菌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但对于无痰病人则是一个困难。
凡对有出现胸部X线拍片或CT异常阴影者,必须进行全面和系统检查,确定病变性质。
如有结核病中毒症状、PPD试验强阳性、结核抗体阳性、血沉,结合胸片病变所在部位,可以作为初步诊断肺结核的指标,对一时难以诊断肺结核者,可进行两周的短期观察,肺结核无明显变化,而炎症则变化大。
但必须进一步鉴别诊断,排除其他肺部疾病,以免误诊或漏诊。
3.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诊断肺结核后,要必须判断是否活动性肺结核,无活动性病变者既往没有治疗过可预防投药,已经治疗过无须治疗,有活动性病变者必须接受治疗。
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标准:有结核病中毒症状,胸片表现为活动性病灶(浸润形阴影,或空洞阴影,或出现播散病灶),痰抗酸菌可以阳性。
判断稳定性肺结核病的标准:无结核病中毒症状,胸片表现为稳定病灶(结节、或钙化,或纤维化),痰抗酸菌阴性。
4.判断肺结核排菌情况:活动性肺结核不一定全都排菌,明确排菌性肺结核是确定传染源的唯一方法。
对于排菌性肺结核病人生活与工作上应给予特殊照顾,要注意隔离或消毒,让病人养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嘴习惯,痰液必须吐到具有消毒液的容器内。
对于排菌的重症病人应住院治疗观察。
对于在公共场所就业的职工或学生,应立即停止工作就医治疗,以免造成广泛的传播。
4、肺结核的治疗(一)、早期: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
同时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
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
如不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不治愈,一害自己,二害周围人。
(二)、联合: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
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
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又有适合酸性环境内的杀菌药,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
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三)、适量: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
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付作用,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付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
所以一定药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四、规律: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
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
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对规律用药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一顿不漏,决不可自以为是。
(五)、全程: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
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
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5、肺结核的预防措施1、病人居室开窗受阳光照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病人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
3、病人的餐具可煮沸消毒。
4、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烧掉。
5、有传染性的病人在隔离期不要到公共场所去活动,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手巾掩口鼻,以免传染给他人。
6、当家中出现传染性强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时,要弄清楚家庭其他成员是否也感染上结核菌。
家庭中其他成员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尤其是老人、儿童机体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上结核病。
7、平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8、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
9、对15岁以下儿童接触者,作结素试验,反应强阳性者20mm以上,考虑预防性服用异烟肼3-6个月。
10、戒烟。
6、国家对结核病的相关政策为了保证肺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
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首次拍摄X光胸片和全程痰涂片检查。
免费治疗的范围包括: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
其他费用仍需自付。
凡具有以下症状者可持本人身份证明或村委会的介绍信或医生的转诊单到县防保中心结核病防治门诊接受检查、确诊和治疗:1、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或胸痛者。
2、长期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
核心信息: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其它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
国家免费为传性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
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首次拍摄X光胸片和全程痰涂检查。
免费治疗的范围包括: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
其他费用仍需自付7、结核病的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一、肺结核病人饮食原则患者需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并同时补充足够的矿物质,来增强抵抗力,补偿疾病所致的高消耗。
二、肺结核病人饮食应注意的事项l、要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蛋白质的增加可直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每天要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如瘦肉、家禽、乳类、蛋类等。
2、要供给充足的热量:因为肺结核患者经常有低热或高热,热能消耗比正常人高,每日每公斤体莺应供给热能40—50千卡。
饮食要多样化,粗细粮要合理搭配。
要求主食每日约需400~500 g,油类每日25~30 g。
3、要食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剂的食物:每天进食1斤左右新鲜蔬菜,其中应有半斤以上是绿色蔬菜。
如青菜、油菜、芹菜、西红柿、胡萝卜等。
可再适当吃些水果,如苹果、梨、杏、柑橘、草莓、桃等。
进食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结核病灶的钙化,需要大量的钙,因此,除了每天喝些牛奶及吃些蔬菜补充钙外,还应吃些海产品、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