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与动作分析1
如何提升效率
② 材料及器具应放置于伸手能及的范围内,并尽量放在靠 手处。
③ 小单元的动作次数应尽量减少。 ④ 工具应予简化、易用。 ⑤ 材料及零件应使用易拿取之容器。 ⑥ 工作物较长、或较重、或体积较大时,应利用保持器具。 3. 动作法改善原则 使能动的部位全部活动,可以节约的能量、省去的动作也应 尽量去除,而动作还是有改善的地方。 ① 动作能予规律化。 ② 双手可反向运动,而不可同向运动。 ③ 利用惯性、重力、自然力等,尤其尽量利用动力装置。 ④ 为了减少疲劳,作业椅及作业台的高度应适合。
整 理 表
考察
工程数 距离 时间
早 晨 的 上 班准 备 作 业
过程 时间(分) 距离(m)
0.30
0.15
15
2.00
0.10
10
5.00
0.05
5
5.00
0.10
10
3.00
10.00
0.05
5
5.00
0.15
15
2.00
0.10
10
15
6回
7回
1回
70m
33.00分
27.30 0.70 2.00
动素
4.对准(Position-P) 定义:将物体摆置于特定之方位。 起点:当操纵之手开始摆动,扭转或滑动物体至一定方位之瞬间。 终点:物体已被安置于正确方向之瞬间。 特性: (1)对准有下列之各处情形:
A按照一定对之方向对准。 B.数种方向均可。 C.任何方向均可。 (2)[对准]常在[移物]之后。 改善: (1)尽量使用工具。 (2)检讨制品之容差(Tolerances)是否可以改变 。
异常或技术异常。 ⑥ 水电异常: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
如何提升效率
2. 异常的处理流程
① 异常发生时,发生部门的制造主管应立即与生技单位或 相关责任单位联络,共同研拟对策加以处理。
② 一般应先采取应急对策,并加以执行,以尽快恢复生产, 降低异常时间的影响。
③ 在异常处理同时或异常排除之后,由制造部门填写生产 异常报告单,并转责任单位。
A.移物至固定停靠处。 B.移物至大概位置。 C.移物至精确位置。 D.移物至不定位置。
动素
3.握取(Grasp-G) 定义:利用手指或手掌充分控制对象。 起点:当手指环绕一物体,欲控制该物体之瞬间。 终点:当物体已充分被控制之瞬间。 特性: (1)物体已被充分控制后之连续握取称为[持住]。
(2)以器具来握取时,应视为[应用]而非[握取];至于戴手套握取时,则为[握取]而非[应 用],因手套之目的在于保护手。
年月日 记事
等待着面包烤好
检查书类 1回 3.00
所属 作成者
平面流动图(改善后)
穿 衣 间
盥 洗 间
厕 所
书
房
厨
寝
房
前
室
门
作业者工程分析表
表题
No 工程(作业点)
1 起床 2 卧室 厕所 3 上厕所 4 厕所盥洗室 5 洗脸 6 盥洗室 餐厅 7 进餐 8 食堂 书房 9 穿西服 10 书房 前门
动素
8.放手(Release-RL) 定义:将所持之物放开。 起点:手指开始离开物体之瞬间。 终点:手指完全离开物体之瞬间。 特性: (1)为[握取] [持住]之相反动素,是所有动素中费时最少者。
(2)[放手]有下列诸形式。 A.拾取之手: 1.将物体放置后再松手。 2.在半空中让物体自由落下。 3.投放。 B.触取之放手。
厕 所
书
房
厨
寝
房
前
室
门
作 业 者 工 程 分 析 表
表
题
No 工程(作业点)
1 起床 2 卧室 更衣间 3 穿衣 4 更衣间 厕所 5 上厕所 6 厕所盥洗室 7 洗脸 8 盥洗室 餐厅 9 使用烤面包机 10 早餐 11 餐厅 更衣间 12 穿西服 13 更衣间 书房 14 取皮包 15 书房 前门
附加价值
原
料
搬运
加工 维修
检验
搬运
成
品
搬运
销售
资
商
转换
源
品
如何提升效率
一、稼动率分析与改善 1. 异常时间的种类 所谓的异常时间(或称异常工时),是指造成制造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 迟延的情形,由此而产生的时间浪费,异常时间一般包括: ① 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② 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不及时(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③ 设备异常: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④ 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 ⑤ 机种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性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产品
流程程序圖圖例
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基层主管 中阶主管 高阶主管
显微镜
放大镜
望远镜
要将组织一切的 问题一扫而空
执行靠方法
要将组织制 度中的问题找
出来
管理靠制度
带领整个公 司朝向更远大的
新境界
经营靠策略
动作分析--动素
从操作者手动作之研究,吉尔勃斯夫妇发现,所有操作是由一连贯 之基本动作(Fundamental motion)所组成,经研究结果,统计人体 动作之基本要素(或基本动作)可细分为十七种动素,为使读者 对这些动素之定义,范围及其特性有所了解,故将此十七种动素 归成三大类:
大 C.提高木桶容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
“生产线平衡”与“木桶定律”非常相似:生产线的最大产能不是 取决于作业速度最快的工位,而恰恰取决于作业速度最慢的工位, 最快与最慢的差距越大,产能损失就越大。 制造现场,各个车间或小组之间,彼此的管理水平、产能等往往是 不等的,企业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并不取决于最优秀的车间单位而 是取决于最差的车间单位,同理,对一条生产线来言,其产量、效
(3广义解释,除手外,身体之某一部分(如足)用以控制物体时,皆可称为[握取]。 (4)[握取]常在[伸手]与[移物]之间发生。 改善: (1)减少握取之次数。 (2)尽量以[触取]代替[拾取]。 A.拾取:物体确实被捡上而取之于手,并须充分控制方能移动。 B.触取:只以手指按住物体,即可以将物体移行(或滑行)。 (3)检讨有无工具可代替。
动素
7.应用(Use-U) 定义:为操作之目的而使用工具或设备。 起点:开始控制工具进行工作之瞬间。 终点:工具使用完毕之瞬间。 特性: (1)可能与其他动素同时复合发生。
(2)当以手或手指代替工具使用时,亦以[应用]视之,如以手指割裂纸或以手指沾浆糊 涂擦于纸上等。
改善:检讨工具或设备是否可合并或改良。
三 生产线平衡关系
木桶定律与生产线平衡 何为木桶定律
(一).木桶定律 一个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 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一规律我们称之为“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的三个推论 A.只有桶壁上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 B.所有木板高出最低木板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而且高出越多,浪费就越
如何提升效率
各工程作业时间的合计
生产线平衡效率=
× 100%
耗时最长的工程作业时间×人员数
平衡损失率=1 - 平衡效率
4.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
① 使耗时比较长的工程,能够缩短时间
· 优化/分割/合并作业,把一部分的作业,
分配到耗时较短的工程;
· 改善作业,缩短作业时间(活用工具等);
· 使作业机械化;
动素
5.装配(Assemble-A) 定义:两个物体配合在一起。 起点:两个物体开始接触之瞬间。 终点:两个物体完全会合之瞬间。 特性: (1)较简单之[装配]几乎与[对准]无甚区别时,应以[对准]视之。
(2)可能与其他动素复合发生。 (3)[装配]常在[对准]或[移物]之后,而在[放手]之前发生。
平衡损失率事实上衡量了各工程损失的全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 如果各工程作业时间完全相同,则平衡损失率为零,所以平衡损失率越低 越好,一般控制在5%~13%之间,不超过15%。
6. 生产线平衡分析的使用
① 重新编制生产线。 ② 决定流动作业速度。 ③ 比较改善前后的生产线平衡,确认改善效果。 ④ 检讨工程间预备品。 ⑤ 削减配置人员。
率高低也是如此。
如何提升效率
(二)生产线平衡分析 1.生产线平衡分析的方法 ① 把握各装配工程的作业时间,并调查全部工程的时间平衡。 ② 改善作业时间较长之“瓶颈”工程。 2. 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目的 ① 缩短每一制品装配的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生产量)。 ② 减少工程之间的预备时间。 ③ 提高生产线的作业能率。 ④ 改善生产线的平衡。 ⑤ 改善制造方法,使它适合于新的流动作业。 3.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
改善:尽量使用工具。
动素
6.拆卸(Disassemble-DA) 定义:使物体脱离其他物体。 起点:当物体被控制(握取),而已于可拆除状态之瞬间。 终点:零件完全被拆除之瞬间。 特性: (1)[拆卸]视其难易有下列数种情形:
A.松动 B.稍紧
C.紧合 (2)可能与其他动素复合发生。 (3)[卸拆]常在[握取]之后,而在[移物]或[放手]之前发生。 改善:尽量使用工具。
· 提高机械的效能;
· 增加作业人员;
· 更换技术水平更高之作业人员。
如何提升效率
② 改善耗时较短的工程· 分割作业,分配到他耗时也较短的工程, 而省略员工;
· 从耗时长的工程,接过一部分的作业; · 把耗时较短的工程结合起来; · 把需要两个人的工程,改成一个人就能应付的工程。
5. 生产
不平衡損失時間
工序編號 1
配置人數 1
標准
8
時間 1人 8
234 123 597
5 18 21
5 合計 18 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