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外事工作总结

2016年外事工作总结

2016年外事工作总结2016年,德州市外侨办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和市委市政府招才引智三大工作重点,积极拓展对外交往的新领域,持续深化对外经贸、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合作,不断加强与国际友城互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精准的对外交往网络,推动我市对外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2016年2月,接《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纪要》后,我办迅速向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组织全市县(市)区外办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外事工作的决策部署。

推动召开了我市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听取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情况汇报,审议2016年工作要点及相关议题,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会议认为, 2015年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服务大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要完善各级党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体制机制,健全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报告制度、通报制度;完善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制度;推动建立我市与上级部门的外事工作协作机制;加大对各县(市)、区外事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全是各县(市)区建立健全外事机构,明确重点支持的外事工作事项,并抓好落实,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围绕优势产能走出去。

二、以高端外事为抓手,精心策划实施高层互访和重大活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市外侨办加大推动高层互访、筹办重大活动的力度,以高端外事促开放、促合作。

截至11月份,共接待来访高端外事团组32批260人次,人数比上年增长38%,其中副省(部)级以上团组11批,增加5批,68人次;驻华使节来访10批39人次;组织策划10批49人次市领导率领的团组出访;配合高层互访举办重大活动12项。

高层互访和重大活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产生了良好的倍增效应,成为全年外事工作的突出亮点。

(一)精心组织和服务市级领导出访,加快推动重大国际合作。

组织策划陈飞市长率市外侨办、德城区等相关负责同志赴以色列、荷兰及法国开展精准农业项目对接及友好交流活动。

先后走访3个国家7个城市,举办“山东省德州市招商引智推介会”两场,签订正式合作协议3个,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深入精准对接,为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夯实基础;策划服务刘贵堂部长率团赴美、加、日三国进行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

在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旧金山、日本东京开展了4场人才交流活动,推介了我市人才新政“黄金30条”,在美国硅谷设立德州市首家国际人才智力引进工作站,20多家海外新闻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大大扩大了德州的对外影响;组织策划杨玖庆副市长率团赴马来西亚洽谈恒源石化收购壳牌马来西亚炼油有限公司事宜,此举是山东地炼企业史上首笔海外收购,创建了海外融资平台;组织策划杨玖庆副市长率领30人企业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对接东盟国家,宣传产业政策。

另外还策划服务了市政协主席翟长生、副市长康志民、市人大副主任战士平等市级领导的10批次出访活动,推动了一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二)抓住接待重要外宾机遇,精心组织与我市重大发展战略对接。

近年来,国外对我市的关注度和合作意愿呈现持续增强的态势。

2016年,我办接待了赞比亚国民卫队总司令、意大利前交通部部长、马来西亚工信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荷兰王国南荷兰省副省长、以及新西兰黑斯廷斯市市长等6位地方政府(议会)领导人、部分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

我们抓住外方来访机遇,努力推动合作,一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如中国以色列高科技示范园项目正式启动,赞比亚国民卫队营房建设项目正式签约,与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合作的现代农业超级大棚项目在临邑县正式奠基,全球领先医疗保健公司、美国最大的小儿营养品先驱美国雅培公司与新西兰最大乳品公司、世界第六大乳品生产商恒天然合作的奶牛场项目正式落户齐河县等。

(三)加强与重点驻华使馆联系,进一步拓展我市与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先后拜访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积极推介德州的引资引智政策,建立了联系机制;应邀参加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办的“伊尔库茨克州经贸推介会”,实现我市在中亚地区工作渠道新突破;赴泰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参加了泰国国王纪念活动。

另外,还特邀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10次来访德州,推进合作。

美国使馆代表团来访期间,策划组织了“美国签证政策及最新赴美投资说明会”;非洲英语国家工商会管理人员研修班7月份在我市举办;日本驻青岛总领事和韩国驻青岛总领事访问期间,陈飞市长与总领事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互动交流,广泛宣传了我市历史、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被两国总领事称为“文化与合作的沟通之旅”;联合国青年外交官等14个欧美22位驻华外交官访问我市期间,举办了引才引智说明会,大大提高了我市国际影响力。

(四)举办参与服务重大国际活动,搭建高层交流平台。

举办了“2016新西兰黑斯廷斯-德州经贸洽谈会”、“马来西亚-德州食品加工业推介会”、“马来西亚-德州现代农业推介会”、“2016荷兰-中国德州首届现代农业精准对接会”等4个重大国际活动,其中南荷省副省长率领22家荷兰企业参加此次现代农业对接会,德州市共150名农业企业家参加,双方在农业技术、农业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推介交流,正式签约项目3个,达成合作意向26个,金额达3亿元人民币;组织参加了“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山东之夜’主题活动”、“中国-非洲经贸合作(德州)洽谈会”等重大活动,推介了德州,扩大了影响;全力服务由美国能源部和中国国家能源局共同主办的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22个赛队的第一次培训会、中国山东第九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等活动,成效显著。

(五)探索建立新型友城关系,友城结好又有新突破。

今年共签订正式友城协议1个,友好关系城市协议2个,达成友好意向协议5个。

4月,新西兰黑斯廷斯市市长劳伦斯·尤尔先生率团到访德州,与我市正式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书;陈飞市长访问欧洲期间,与以色列阿福拉市政府签订友好关系备忘录;9月,我市与荷兰维斯特兰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1月,法国卢瓦尔大区FRESNE园林农业高中访问我市,与德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订合作项目书,缔结为友好院校;11月29日,德州市农业局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研究院签订《德州现代农业规划协议》,浩丰(德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研究院签订《德州温室设计协议》,标志着德州现代农业尤其是蔬菜产业与世界顶尖农业大学合作实现了新突破,也标志着德州“智慧农业大棚”项目整体推进迈出了新步伐。

另外,我市与菲律宾卡莫纳市等地的友好交流关系正在有序开展。

截止目前,我市已建立了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的地级友好城市4个、友好合作城市7个、友好意向城市5个,其它校际、院际及县级友好关系9个。

以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为抓手,“一友城一特色、一区域一优势”的工作格局正逐渐形成。

三、管理服务并重,切实维护全市涉外工作的良好秩序一年来,我办不断创新方法,有效应对,维护了涉外秩序的健康稳定。

(一)加强审核把关,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规范有序。

今年我办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一方面积极为大型、重点团组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审核把关力度,协助有关部门调整出访计划。

截至2016年10月底,共办理因公出国(境)团组75批180人次,其中自组团36批140人次,随团38批39人次;自组团中,报省审批14批60人次,自审批32批70人次;已完成出访25批94人次,推迟出访2批9人次,取消出访1批1人次。

未发现一起利用因公出国变相旅游的案例,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实施办法的成效显著。

(二)处置与防范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领事管理。

我办从源头入手,坚持早介入、早防范,及时发现和处置了苗头性、倾向性的涉外问题。

一是妥善处理了一批敏感涉外事件。

二是坚决遏制存有隐患的对外邀请。

三是针对个别企业盲目开展涉外培训问题,我办及时发现并下发文件,要求各授权单位严把邀请关,维护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秩序。

(三)强化宗旨意识,有效开展涉外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共办理邀请外国人来华171批326人次,驾照翻译140人次,较好地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了服务。

四、深化与东盟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2016年,市外侨办认真贯彻落实陈飞市长关于“外事侨务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东盟,助推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指示,创新开展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

4月,推动成立了德州市对接东盟工作领导小组;以领导小组为依托牵头负责了首届德州—东盟产业论坛的筹备工作,邀请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先生来我市做了题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德州与东盟合作新发展”的专题报告;与市贸促会、市中小企业局联合主办了德州市百家企业东南亚贸易、投资合作交流会; 12月21日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

(二)制定了五年工作计划。

我办注重加强与中国东盟商务协会(马来西亚)的合作,双方初步商定了“德州对接东盟工作计划(2016-2020)”,主要内容是德州产业合作“请进来、走出去”及与东盟文化、教育、旅游等其他领域交流合作的一揽子计划。

(三)打造了一个德州对接东盟国家的平台——“德州—东盟项目中心”。

目前,中国—东盟商务协会(马来西亚)每半月在项目中心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并计划在中心举办9次“认识东盟”系列讲座,项目中心的平台作用开始逐步显现。

(四)成功举办了“首届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和“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

6月份,“首届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旨在把德州市打造成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节点城市。

外交部原副部长、国侨办原副主任何亚非、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第二部长黄家泉、中国东盟商务协会(马来西亚)主席林玉唐等重量级嘉宾、省政府副秘书长魏华祥、省外办主任薛庆国、省侨办主任刘方会及来自海内外的200余位嘉宾出席。

论坛结束后,我办组织了中马双方企业精准对接会暨“东盟企业家看德州”活动,带领50余位东盟企业家考察我市经济发展情况,向他们推介德州产业发展政策,提升了德州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

12月份,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之际,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在德州举行。

来自东盟有关国家的驻华公使、商务参赞等60多位嘉宾与中方企业家围绕“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主题深入合作交流,共谋发展大计。

德州华强商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同马来西亚、泰国企业签署了5份合作协议。

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发表了《德州共识》,使德州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聚焦点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