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多伦煤矿主井下井口箕斗装载硐室设备由2台给煤机、2条带式输送机、2套定量装载设备及配套的电控设备组成。
此系统为多伦煤矿主井生产系统的关键工序。
1.2.主要工程内容:1、K-4往复式给煤机 Q=450t/h N=15kw 2台。
2、计量装载设备气动开启闸门,气缸直径Φ250mm 2台;3、气动管路系统 1套4、装载带式输送机 B=1000 N=11KW 2台5、装载带式输送机机头溜槽金属结构 2套6、计量装载设备出口溜槽支架金属结构 2个7、给煤机前溜槽金属结构 2个8、双电源自动切换组合开关 1台9、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 4台10、隔爆照明综合保护装置 2台11、电缆敷设 756米12、下井口控制台 1台13、下井口防爆箱 1台14、到位传感器 8个15、机头平台 3839kg 1套16、称重传感器 2个2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2.1建设单位提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
2.2执行的规范与标准:a、《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b《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c《矿山井巷施工及验收规范》d《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e、ISO 9001 开滦建设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f、ISO 14001 开滦建设集团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g、ISO 18001 开滦建设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3工程部署3.1施工的工程划分煤矿安装工程的划分按《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内的有关要求进行划分,井下箕斗装载硐室设备安装为一个单位工程。
3.2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目标3.2.1质量目标:各个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单位工程优良;3.2.2安全目标:消灭重伤、死亡及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争取消灭轻伤;3.2.3环境保护目标:尽量减少污染,一切废弃物集中存放。
3.3施工的准备3.3.1施工的准备的主要内容:1)技术准备:主要有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与有关设计资料,编制好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2)物资准备;物资准备的程序如图所示3)劳动组织的准备主要按下述内容进行建立施工项目部、组建精干的施工队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项目部组成: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党广护生产经理:邢贵坡李瑞堂技术经理:钱敬源董春贵经营经理:郭雨涛质量检查员:董春贵安全员:杨连仲施工人员钳工:20人起重工:20人电工:20人焊工:8人普工:20人库工:1人4)施工现场的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要在建设单位的统一协调下进行,主要有临时设备的安装、运输道路的确定,施工工、机具的准备,材料,半成品的存放,消防、保安及安全设施等,施工的进度计划。
5)设备工具计划施工项目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人、材料、机械、方法与环境五个因素,如下图所示。
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如下图所示附图 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图3.3.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对所用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配构件的质量控制对生产环境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方法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
4施工方案4、1带式输送机的安装4.1.1放线核对基础按施工图和基础、结构的实测资料确定其纵横中心线。
依据基准线与安装基础图校对基础的几何尺寸、予埋件的位置,各部基础的标高,如发现其偏差范围超出规定,应对基础进行处理,纵横向中心线要投测至设备四周的巷壁,并留下固定、牢固的标记,要求偏差小于1.0mm。
基础座标位置(纵横轴线)允差±20mm;基础各不同平面标高允许偏差+0;-20mm;予埋地脚螺栓标高允差+20;-0;中心距允差±2mm。
4.1.2机头、机尾及驱动装置的安装4.1.2.1基础的处理a设置垫铁的位置基础表面应凿杵平整,以便使垫铁平稳放置;b垫铁的位置应设在地脚螺栓的两侧;下底面与基础直接接触的机底结构时,轴承座的下侧要放置垫铁;c相邻两垫铁组的距离宜为500-1000mm;d予留孔、洞及高低位置不能满足要求的应由前工序施工单位处理至合格。
4.1.2.2机头架及头部滚筒就位a放置好垫铁组后,使滚筒轴中线标高满足设计要求为宜来设置垫铁的高度,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超过三层,垫铁总高度不得小于60mm。
平垫铁应露出设备底面边缘10-30mm;斜垫铁应露出10-50mm;垫铁必须垫稳、垫实。
用手锤敲击检查后用电焊将成对的斜垫铁相互焊牢;b滚筒与支架一起摆放在设置的垫铁上;c连接好地脚螺栓;d初步抄平与找正。
4.1.2.3驱动装置的就位a驱动装置就位在已设置好的垫铁组上,连接好地脚螺栓;b驱动装置的抄平、找正依其与滚筒的联轴节为准。
4.1.2.4预留地脚螺栓孔的浇注机头、驱动装置的地脚螺栓为预留地脚螺栓孔,先用混凝土灌注地脚螺栓孔,灌注时基础螺栓不允许歪斜,应具备一定强度时,可进行下一步工作;4.1.2.5机头、驱动装置的精确抄平、找正a机头的抄平用0.1/1000钳工水平仪测量,测量部位为滚筒上面;其水平度不允许超过0.3‰;b滚筒的宽度中心线与胶带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超过2mm;c轴心线与胶带纵向中心线垂直度不超过滚筒宽度的2/1000;d驱动装置半联轴节依传动滚筒的联轴节为准进行找正,其要求应符合厂家随机文件的规定要求。
4.1.2.6隐蔽部位的验收和二次浇注;a机头、驱动装置,机尾等部位抄平,找正结束后,经监理检查认可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b上述部位实施二次浇注。
浇注前用水冲洗净基础表面;灌浆要捣固、密实,二次浇注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
4.1.3中间架安装首先根据安装图和设备装箱单、选定各中间架的安装位置,对直段中间架要对运输、制造中的弯曲、变形部位进行调整,对曲线段要校核其曲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再进行安装。
中间架安装时除利用输送机纵向中心线找正外,还应放一条中间架标高辅助线来确定架子的标高,中间架的安装应附合下列要求:4.1.3.1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4.1.3.2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大于3mm;4.1.3.3在垂直于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长度平均值的3/1000。
4.1.3.4机架支腿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4.1.3.5中间架的间距,允许偏差±1.5 mm;4.1.3.6中间架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4.1.3.7中间架接头处的左、右、高、低偏差不大于1mm;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4.1.4拉紧装置安装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mm;4.1.5上下托辊安装输送机架子安装完毕可以进行托辊的安装,以便于安装皮带。
托辊安装前应进行检查保证其转动灵活。
4.1.5.1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关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4.1.5.2对于非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见上表面母线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
而且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母线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mm。
4.1.6输送带的连接方法输送带为聚酯帆布,连接方法为冷粘接。
接头长度为1500mm。
a冷粘接材料:A型氯丁橡胶粘合剂;聚异氰酸脂JQ-1(即列克纳);b粘接工艺:按照粘接方法和要求将皮带接头削成阶梯状,清洗干净;用毛刷把配好的胶浆均匀地刷在结合层上,让其在常温下自然硫化约40min,待胶液不沾手后,再刷一遍胶浆,仍自然硫化40min,待胶液不粘手后将接头对正搭接在一起;用蜗锤垫木板从接头中间向两侧敲击几遍,以排出空气。
还可用注射器将空气抽出,对接头表面缝隙,可用胶浆填满;c胶接料配比:列克纳比氯丁胶为15-18比100(重量比)。
冷接的注意事项:冷接所有的材料均为有毒、易挥发或易燃物品,使用时,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以防中毒,现场应严禁烟火。
使用时随用随配,配好的胶料须在4小时内用完。
氯丁胶和列克纳应装于密闭容器内,存放在干燥、阴凉处,并远离火源。
4.1.7试运转4.1.7.1试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应符合下述要求:4.1.7.2各润滑点和减速器内所加油、脂牌号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1.7.3胶带运输机沿线及通道、应无影响试运转的障碍物;4.1.7.4所有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电气系统安全闭锁装置、制动装置、操作控制系统、信号系统均经模拟或操做检查,其工作性能灵敏、正确、可靠。
4.1.7.5盘动各运动机构,使传动系统的输入、输出轴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输送机,运转方向相符合。
4.1.7.6试运时应先由部件至组件,由组件至单机,由单机至全输送线,并且先手动后机动,从低速至高速,由空负荷逐渐增加负荷至额定负荷的步骤进行。
4.1.7.7空负荷试运a驱动装置运行平稳b运转部分与机体不应有摩擦和撞击现象;c减速器油温和轴承温升均不应超过技术文件规定,润滑及密封良好。
d空负荷试运不应少于1小时。
4.1.8负荷试运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方可进行负荷试运。
a数台设备联合试运时,应按物料的反方向顺序启动设备。
b负荷应按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逐渐增加,直到额定负荷为止。
额定负荷下运转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且不应少于一个工作循环。
c各运动部分运转平稳,各部无异常。
d润滑油温和轴承温度均不超过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e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和操作控制系统应灵敏、正确可靠。
f停车前应停止加料,待物料卸净后方可停车。
4.1.8.1刮板清扫器的刮板和回转清扫器的刷子在滚筒轴线方向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带宽的85%,且清扫良好无异常振动。
4.1.8.2拉紧装置调整灵活,当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滚筒均不应打滑;4.1.8.3输送带运行时,其边缘与托辊侧辊端缘的距离应大于30 mm;4.1.8.4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撤料现象。
4.2给煤机安装4.2.1机体中心线的位置允许偏差3mm4.2.2机体标高允许偏差±5mm4.2.3给料槽横向水平度严禁超过1.5/10004.3非标制作及防腐a加工制造必须严格执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要求。
b较大零件,料长不足时可以拼接、位置选择在受力较小部位,拼接的料要考虑收缩余量,但须按等强度原则确定焊缝,并不得形成全断面拼接(即周围拼接焊缝)。
c为了合理使用材料,不大材小用,一定要把材料尺寸核实好,做到尺寸不核实不下料,图纸所注尺寸均未考虑下料误差,构件必须祥核实对,并按1:1放样作为下料的依据。
d为确保构件尺寸绝对准确无误,尺寸线一律用划针标记,放样号料时应考虑焊接收缩量,有加工的地方要留有加工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