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
▪ “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某事,实现我的目标?”; 如何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就像为他自己工作一样?
➢ 设计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
▪ 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 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 激励代理人。
▪ 信息经济学认为,有效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同时满 足“参与约束”和“激励兼容约束”两个条件
▪ 经济学上: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 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 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
▪ 这样的定义背后隐含的假设是:知情者的私人信 息影响不知情者的利益,或者,不知情者不得不 为知情者的行为承担风险。
委托-代理问题(Agency Problem)
▪ 指由于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不一 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 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而委托人难以 观察和监督,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 利益的现象。
▪ 后果:
➢ 导致低效率 ➢ 委托代理合约没有得到完全履行,破坏了市场
的有效性
委托-代理理论
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高
接受
选择行动
提供合同
努力或不 自然
努力
代理人
低
委托人
代理人 不接受
某些可 观测的
结果
代理人: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 某些可观测的结果。
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行动本身和自然本身,只能观测到结果。
委托-代理理论
▪ 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 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 题发展起来的。
▪ 现代经济学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 难的问题之一
➢ 牵涉到人的利益冲突和不对称的信息问题
委托代理关系
▪ 法律上,当A授权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委托代理关系就产生了,A为委托人,B为代理人。
参与约束
▪ 指吸引代理人参与工作的最低条件
➢ 代理人获得的报酬减去他的劳动成本后的剩余, 应不小于他的保留收益。否则,代理人将根本 不愿意参加此项工作。
➢ 保留收益:如果他不参与此项工作,他也可能 获得容
▪ 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拥有信息优 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按照契约的另一方(委 托人)的意愿行动,从而使双方都能趋向于效用 最大化。
➢ 哈维茨(Hurwiez)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激励相容” 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 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 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 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 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
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 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委托-代理问题普遍存在
模型
委托人
隐蔽行动道德 保险公司
风险模型
地主
股东
经理
债权人
选民
代理人
投保人 佃农 经理 员工 债务人 议员
行动或信号
防盗措施 耕作努力 工作努力 工作努力 项目风险 代表选民利益
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