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的其中一项,是国家通过社会保险立法,对生育职工给予经济、物质等方面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
其宗旨在于通过向生育女职工提供生育津贴、产假以及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待遇,保障她们因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健,帮助女职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从而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妇女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支持和爱护。
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怀孕、分娩期间以及职工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
关键词:生育;保障;收入;医疗保健目录摘要 (I)1 社会保险简述 (1)1.1 社会保险 (1)1.2 社会保险的结构 (1)2生育保险 (2)2.1 生育保险介绍 (2)2.2 参保范围 (2)2.3 生育保险费的缴纳 (2)2.4 生育保险待遇 (2)2.5 生育津贴享受条件 (2)2.6 生育保险的特点 (3)3生育保险作用 (5)4发展趋势 (6)5 个人心得 (8)1 社会保险简述1.1 社会保险按照保险性质不同,保险可以分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政策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当劳动者遭受生育、年老、疾病、死亡、伤残和失业等危险时,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将某些社会危险损失转移于政府或者某一社会组织。
1.2 社会保险的结构(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因达到规定的年龄,按国家规定解除劳动义务后,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失业保险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又要求就业的部分人员尚未能就业的一种社会现象。
失业保险就是根据政府法令举办的,以失业为给付条件,由国家按劳动法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对失业者发放救济金的社会保证制度,多数国家强制实施。
(3)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指社会劳动者因为疾病、受伤等原因需要诊断、检查和治疗时,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物资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患病、致残乃至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生活保障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
(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妇女劳动者因妊娠、分娩等导致不能工作,收入暂时中断,由国家和社会给予医疗保健服务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生育保险2.1 生育保险介绍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的其中一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怀孕、分娩女职工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
其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他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2.2 参保范围所在城市常住户口的职工和持有所在城市工作居住证的外埠人员。
2.3 生育保险费的缴纳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2.4生育保险待遇保险待遇有: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1)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得出。
(2)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按有关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3)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以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规定假期计发。
2.5 生育津贴享受条件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1)女职工生育享受年假;(2)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假期天数:(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3)晚育假增加15天;(4)难产假。
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增加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5)多胞胎生育假。
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6)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15天;怀孕不满4个月30天;满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以下42天;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活75天。
2.6 生育保险的特点(1)享受生育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女职工,因而待遇享受人群相对比较窄。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些地区允许在女职工生育后,给予配偶一定假期以照顾妻子,并发给假期工资;还有些地区为男职工的配偶提供经济补助。
(2)待遇享受条件各国不一致。
有些国家要求享受者有参保记录、工作年限、本国公民身份等方面的要求。
我国生育保险要求享受对象必须是合法婚姻者,即必须符合法定结婚年龄、按婚姻法规定办理了合法手续,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等。
(3)无论女职工妊娠结果如何,均可以按照规定得到补偿。
也就是说无论胎儿存活与否,产妇均可享受有关待遇,并包括流产、引产以及胎儿和产妇发生意外等情况,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4)生育期间的医疗服务主要以保健、咨询、检查为主,与医疗保险提供的医疗服务以治疗为主有所不同。
生育期间的医疗服务侧重于指导孕妇处理好工作与修养、保健与锻炼的关系,使她们能够顺利地度过生育期。
产前检查以及分娩时的接生和助产,则是通过医疗手段帮助产妇顺利生产。
分娩属于自然现象,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
(5)产假有固定要求。
产假要根据生育期安排,分产前和产后。
产前假期不能提前或推迟使用。
产假也必须在生育期间享受,不能积攒到其他时间享用。
各国规定的产假期限不同。
我国规定的正常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假期为15天,产后假期为75天。
(6)生育保险待遇有一定的福利色彩。
生育期间的经济补偿高于养老、医疗等保险。
生育保险提供的生育津贴,一般为生育女职工的原工资水平,也高于其他保险项目。
另外,在我国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而是由参保单位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
3生育保险作用生育保险是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基本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孕产期以及流产期间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使她们在生育和流产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收入和医疗照顾,保障她们及时恢复健康,回到工作岗位。
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
妇女生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她们为家庭传宗接代的同时,也为社会劳动力再生产付出了努力,应当得到社会的补偿。
因此对妇女生育权益的保护,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和给予政策上支持。
目前世界上有135个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妇女的生育的合法权益。
二是,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女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
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离开工作岗位,不能正常工作。
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她们离开工作岗位期间享受有关待遇。
其中包括生育津贴、医疗服务以及孕期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时,给予的特殊保护政策。
在生活保障和健康保障两方面为孕妇的顺利分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实行生育保险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需要。
妇女生育体力消耗大,需要充分休息和补充营养。
生育保险为她们提供了基本工资,使她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因为离开工作岗位而降低,同时为她们提供医疗服务项目,包括产期检查,围产期保健指导等,为胎儿的正常生长进行监测。
对于在妊娠期间患病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妇女,做必要的检查。
如发现畸形儿,可以及早中止妊娠。
对于在孕期出现异常现象的妇女,进行重点保护和治疗。
以达到保护胎儿正常生长,提高人口质量的作用。
4发展趋势2011年11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规定,国家要求征收的社保险种由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扩大为全部五项,新增工伤险和生育险。
参保主体除单位及其职工外,还将个人身份加入缴纳范围。
国务院法制办15日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规定,国家要求征收的社保险种由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扩大为全部五项,新增工伤险和生育险。
参保主体除单位及其职工外,还将个人身份加入缴纳范围。
(1)个人纳入参保范围草案规定,用人单位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职工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在原办法规定的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保险费基数核定环节。
此次草案中,关于适用范围的变化包括:一是在管理环节上,在原办法规定的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保险费基数核定环节;二是在征收险种上,将原办法规定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扩大为全部五项社会保险;三是在参保主体上,不仅包括了原办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还根据制度发展,将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个人纳入本规定。
(2)强制企业足额缴费根据草案,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将面临多项强制措施。
一是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于用人单位欠缴之日起10日内发出限期补缴催告书,催告用人单位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及滞纳金义务和相关法律后果。
二是规定用人单位逾期仍未补缴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依法查询其存款账户,根据查询情况报所属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划拨决定,通知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并将划拨决定书送达用人单位。
三是规定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要求该用人单位以抵押、质押的方式提供担保,签订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延期缴费协议以及担保财产抵缴社会保险费的处置方式。
四是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或者担保期满仍未能清偿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3)五险将统一征收据了解,在一些已经实行五险统一征收的地区,“五险合一”是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征缴和统一稽核。
此举有利于确保参保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此前有的用人单位爱钻社保五险分散管理的空子,比方说只给员工交养老保险不交医疗保险,或者只交两三种保险,致使参保者的利益受到损失,也使得社保费难以应收尽收。
如果五险实行统一征收,将使得单位在为职工缴纳社保时难以“挑三拣四”,必须五险全交。
(4)社保费申报时间变灵活在社会保险费申报方面,草案修改了申报时限,将原办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在每月5日前申报的时限,修改为按月在规定期限内到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缴费申报。
用人单位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缴费申报有困难的,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意,可以邮寄申报。
邮寄申报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5)增加网上申报方便单位、个人(6)申报核定统一由社保机构负责(7)个人参加社保可委托银行代扣5 个人心得《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修改、增加了多项社会保险申报、缴纳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