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员工社保及医疗补贴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社保及医疗补贴管理制度

五险一金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4%,企业缴纳工资基数的10%,个人缴费至法定正常退休年龄。

2、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9.8%,其0.8%部分进个人账户;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个人每月缴纳3元,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1%。

个人生病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共同费用。

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个人帐户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

3、失业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 0.5%,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1.5%。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可领取失业保险。

4、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

5、生育保险:缴费比例按单位0.8%,个人不交钱。

6、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 8%,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8%。

个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的;偿还购、贷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员工医疗补贴规定第一条为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促使医疗保健落到实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公司就业的正式聘用员工每人每月补贴医药费40元,员工子女补贴一个,即每月40元;员工父母实行半费补贴一个,即每月20元。

第三条凡在本公司就业的试用人员及临时工每人每月只补贴30元。

第四条正式聘用员工因病住院,其住院的医疗费凭区以上医院出具的住院病历及收费收据;经公司有关领导批准方可报销。

报销时应扣除当年应发医药补贴费,超支部分予以报销,批准权限如下1收据金额在5,000元以内由财务经理审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2收据金额在5,000元至20,000元的由财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3收据金额在20,000元以上,由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第五条试用人员,临时工因病住院,其住院的医疗费用按第四条报销办法,扣除当年医药补贴后,超支部分按60%报销。

第六条员工因工负伤住院治疗,其报销办法同第四条。

第七条员工父母因病住院,可向公司申请补助,由财务经理核定,总经理批准后,在职工福利或工会互助金中实行一次性补贴。

第八条由公司安排的,员工每年例行身体健康检查,其费用由公司报销。

第九条医疗费补贴由劳资部每月造册,通知财务部发放。

社会保险管理规定社会保险是一项牵涉千家万户、政策性很强的特殊工程,各地都必须根据中央和省、市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政策和条例,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而制订出社会保险规定。

因各地情况有别。

在此仅以下述案例为样板,以供参考。

第一条养老保险办事程序(一)办理审批程序:1.用人单位填写干部,工人退(离)休申请表,审批,盖章;2.报送主管部门审批,盖章;3.干部退(离)休按干部管理权限范围内审批,然后送社会保险管理局核定退(离)休,退职费;4.工人送社会保险管理局养老保险处审批;5.驻本市企业的职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审核。

(二)需具备材料:1.退(离)休、退职申请表一式二份,1寸相片1张;2.档案调入本市的调令正本,及身份证复印件;3.职务任命审批表,职称资格证、职务职称任聘书;4.参加社会保险的电脑卡和打印缴交保险金的情况表;以上资料要求单位在每月25日之前报送。

(三)审批后程序:1.符合条件的:登记、编号、核定退(离)休费,输入电脑;不符合条件的退回单位;2.每月25日之后,单位可取回退(离)休、退职申请表等材料;3.退(离)休退职费从批准的次月5日后转到退(离)休、退职人员的个人银行账户,少部分转入单位。

第二条工伤保险办事程序(一)参加工伤保险对象:本市所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全体职工及个体工商户,专业户招用的人员(统称用人单位的员工)。

(二)工伤保险基金缴纳:用人单位按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0﹒8-2﹒5%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三)工伤事故预防: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安全保护有关规定,对员工上岗前进行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减少甚至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

(四)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伤事故发生后,五天内(死亡事故24小时内)报市劳动局劳动保护安全监察处和市社会保险局工伤保险处。

并立即把伤者送往就近的市,区,镇属医院抢救和治疗。

(五)工伤员工治疗:伤者治疗一般住普通病房,符合<<条例>>规定的医疗费用全部由市社保结构报销,未经市社保机构批准,擅自使用自费药品和特殊检查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或伤者负担。

(六)医务劳动鉴定:工伤员工医疗期为自受伤之日起至医疗终结,不得超过18个月。

医疗终结后需到市医务劳动专家鉴定小组作出伤残鉴定。

内科鉴定在市人民医院,外科鉴定在红会医院,职业病鉴定在市卫生防疫所。

(七)工伤保险待遇:工伤待遇补偿由参保单位统一到市社会保险机构办理,并及时将补偿金发给伤残员工或死亡员工的直系供养亲属。

(八)配置康复器具与康复技能:员工因公受伤医疗终结,经市医务劳动鉴定机构认定和市社会保险机构批准,可以安装国内同等价格的假肢、义牙、义眼、轮椅、拐杖及其他康复器具。

用人单位对伤残员工应给予关心,帮助,积极想办法安排其力所能及的工作。

(九)用人单位办理工伤参保和补偿手续所需资料:办理工伤保险所需的资料:与办理养老保险相同。

办理工伤补偿所需的资料:1.申请评残:(A)医院疾病诊断书;(B)伤残程度(等级)鉴定表;(C)用人单位评残申请报告;2.轻伤:(D)补偿审批表;(E)医疗费单据、病历卡;(F)参保花名册;(D)收据。

3.员工致残补偿(A)工伤证明,参保花名册;(B)病历卡、医疗费单据;(C)事故报告书、补偿审批表;(D)伤残程序(等级)鉴定表;(E)收据。

4.员工死亡补偿(A)死亡证明书,参保花名册;(B)抢救医疗费单据;(C)事故报告书、补偿审批表;(D)当地派出所出具其家庭成员生存资料证明及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E)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应具有县一级以上的医务劳动鉴定结论书;(F)在校就读的学生,应有学校的证明书。

5.康复器具(A)审批表;(B)伤残程度鉴定表;(C)购买和安装康复器具费用单据。

第三条统筹保险办事程序(一)适用对象市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自愿统筹医疗:1.持有常住户口(同一户口本)的;2.子女:年龄未满18周岁(或年满18周岁仍在普通中学就读〕的;3. 父母或配偶: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从未有工作收入的(二)缴费标准参加统筹医疗人员每人每月缴交5元,参加统筹医疗单位按参加人数每人每月缴交3元在单位福利费中列支;市财政按参加人数给予一定补贴。

(三)办证程序参加对象须提供一寸免冠彩色近照一张,户口本,干部职工本人的医疗保险证复印件,由单位指定专人于当月的15-20日送交统筹医疗处,下月初发给统筹医疗证。

根据就近医疗的原则,可在约定医院中选择定点医院。

(四)医疗待遇2.参加人员持家属统筹医疗证及加盖单位公章的统筹医疗门诊或住院结账单(由单位统一领取、发放〕到定点医院就医。

医疗费用按规定记账90%,个人现金自付10%。

3.进口药、输血、特殊检查治疗费用一律不记账。

确因病情需要经申请批准采用现金支付后,按规定审核报销(急危重患者可先用后批〕。

4.市外转诊,应由市级医院主诊医生出具转诊证明,科主任签字,加盖医院公章,到统筹医疗处办理转诊手续。

5.医疗费用实行定额管理,超定额医疗费用年度结算时按比例结算到个人。

(A)门诊超定额费用年度结算时按2:2:6的比例,由市财政负担20%,单位负担20%,个人负担60%。

(B)住院超定额费用按2:6:2的比例,由市财政负担20%,单位负担60%,个人负担20%。

第四条直属保险办事程序(一)基本养老保险金收缴程序:1.市属机关事业单位首次参保时应向市社保局直属保险处提供如下资料与表格。

(A) 《市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登记表》(需提供电脑软盘);(B) 《市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登记表》(需提供电脑软盘);(C) 《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手册》;(D) 工作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E) 本人1寸近照1张。

参保后正常缴费时,如本月无人员变更及月基本工资增减情况,市社保局直属保险处直接按上月参保人数按月基本工资数额委托财政或开户银行按划拨本月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有人员变更及月基本工资增减情况,用人单位要在当月十五日前填报《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登记表》,并携带《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手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电脑卡》,到市社保局直属保险处办理有关手续,市社保局直属保险处依据新核准人数及月基本工资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2.直属保险处向参保单位发放下列资料:(C)《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手册》;(D)《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电脑卡》。

3.缴费情况反馈:市社保局电脑中心每月末将基本养老保险费收缴情况汇总,打印出报表。

同时直属保险处每月向缴费单位提供《基本养老保险费缴款单》,每半年提供一次《个人账户账目单》,由用人单位公布或转交给工作人员。

4.中止、终结缴费:工作人员调动、被用人单位辞退或本人辞职,所在单位应于当月携带有关人员的资料到市社保局直属保险处办理中止缴费手续。

工作人员经批准出国和赴港澳定居,或工作人员死亡,用人单位应于当月携带有关人员的资料到社保局直属保险处办理中止缴费手续。

所带资料:《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手册》、《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登记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电脑卡》和身份证复印件。

(二)基本养老保险金支付程序:1.退休、退职审核程序机关事业单位将退休、退职人员资料报送市社保局直属保险处审核:(A)《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B)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及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的《干部退休证》、《干部退休通知》和市劳动局审批发放的《工人退休证》、《工人退休通知》。

(C)退休、退职人员的《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手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电脑卡》、身份证复印件。

(D)退休、退职人员个人储蓄存折账号。

(E)提供提前退休、退职人员的《本市伤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

经审核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的,同时办理停止缴费手续。

2. 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直属保险处每月5日前将基本养老保险金核算,并转入退休、退职人员的个人储蓄存折账户。

退休、退职人员到银行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

第五条基金收缴保险办事程序(一)单位参保须知1.到基金收缴处领取参保花名册及登记表;2.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3.提供单位的开户银行账号(中行或工商行);有本市常驻户口的全民,合同,集体职工(A)如是外地调进的,提供调令和复印件;(B)本市招工的,提供招工表和复印件;4.聘用工,临时工首次参加保险的,提供个人身份证复印件;5.有本市常驻户口的固定工须参加住房公积金,其中:(A)买房的提供房产证,如无房产证,提供合同书,或买房收据;(B)租房的提供租房证明;如两项都没有,则归为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