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指导规范
(试行稿)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
2015年6月
目录
1.OLT承载政企业务建设原则 ...................... 1.1.OLT设置原则
1.2.OLT上联链路设置原则
1.3.用户终端设置原则
2.PON承载政企业务的光缆网建设原则 .................
2.1.分光组网方案
2.2.ODN组网要求
3.PON承载政企资源系统配置原则 .....................
在电信网络整体 IP 化趋势下,政企专线也日益实现 IP 化承载。
而光纤网络大规模发展,PON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如今 PON网络成为主要的统一接入网络,网络扁平化逐步完善,规模效益日趋明显。
为进一步发挥PON网络的规模化优势,促进网络扁平化,采用PON网络承载非长途政企专线已然水到渠成。
为规范组网原则,统一建设思路,满足 PON网络承载T3等级(4小时修复)本地政企专线业务需求,现制定《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政企专线PON S载网络建设指导规范》,
为各地市PON S载政企专线建设提供指引。
OLT承载政企业务建设原则
OLT设置原则
(1)原则上,承载T3等级的政企PON板和公众PON板主要采用共机框设置
方式,即同一个OLT机框可混合接入公众客户和政企客户,为保障业务安全,混合接入时两类用户应严格区分不同板卡。
(2)对于珠三角分公司或其他分公司政企业务密集区域,由于政企业务规
模大,预计端口利用率高的,可慎重考虑单独OLT设备主要用于政企用户接入,
有业务需求时也可配置公众PON板卡;
(3)为便于网络维护,发挥规模效益,承载 T3等级政企业务的OLT主要采用GPOI进行建设。
(4)为了实现用户业务一体化解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承载政企业务的
OLT建设应能同时满足用户上网、语音及专线需求,同一客户只需接入同一台OLT 即可解决全部业务需求。
(5)承载政企业务的OLT覆盖范围根据政企客户的分布密度部署,初期应优先建设在业务较为集中的重点机房,随着业务发展逐步增加机房布点密度。
OLT 设置
应充分利用现有机房,布点相对集中,并统一规划建设与利用ODN配套光缆资源。
OLT上联链路设置原则
(1)承载了 T3政企业务的OLT应有链路上联至 BRAS SS/IMS (非直连)、SR等各种业务网关;部分区域由于存在零星 E1接入需求,可采用具备E1支持能力的GPO终端上联至OLT承载少量MSTP/SD数字链路,相关OLT可酌情配置上联传输网络的链路,典型的承载政企业务 OLT组网结构如下图1所示:
图1:典型的政企PON业务组网结构
(2)为保障业务带宽和安全,满足政企 PON接入最高可承载T3等级本地电
路(4小时修复)的要求,OLT上联BRAS SS/IMS (非直连)、SR及传输网时,必须应配置 2 块(或以上)上联板卡,必须配置 2条(或以上)链路上行,上行链路应均匀分布于不同上联板卡。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同一类业务均应配置双链路(或以上)上行,实现负荷分担及业务保护,上联至同一类业务网关的多条链路应均匀分布于不同上联板卡。
(3)承载政企业务的OLT上联链路根据各本地网自身业务开放模式设置,若地市城域网支持多种业务融合,原则上OLT上联链路也应融合,减少OLT上联链路的数量。
如某些地市将城域网中 BRA别SR合一为MSE相关业务可采用至少2条或以上链路上联至 MSE不同业务间采用 VLAN分隔。
用户终端设置原则
(1)各分公司可根据实际政企用户自身业务需求选用满足 T3 服务等级需求的政企终端,接口类型和数量根据用户业务需求配置。
(2)政企终端应和上联OLT保持同一制式,主要采用 GPO类型终端。
PON承载政企业务的光缆网建设原则
分光组网方案
(1)分光点设置应从节省光纤与提高光分支利用率两方面考虑,结合实际
场景建设。
当用户规模较明确且分布密度相对较高时,分光器尽量向用户侧 (楼宇)下移;当用户需求不明确或分布密度较低时,分光器适当向OLT侧上移。
具
体分光方案根据分光点下辖用户规模灵活设置,并匹配光网发展现有分光方式,主要采用二级分光方案 (1:8+1:8 );随着用户分布由密到疏,分光器可依次设置在楼层、楼宇、光缆交接箱、接入间等位置,各场景分光节点设置如图 2 所示:
图2:政企PON网络各场景分光节点设置图
(2)总分光比一般应为 1:64 ,在光功率受限或需提供高带宽业务时,总分光比可采用 1:32 或以下。
采用二级分光时,第一级光分路器不可直挂用户,第二级光分路器应采用相同分光比。
(3)对于主要服务于重要专线客户的部分 GPON OLT如业务需求与投资效益均较高时,为保障电路安全性,在OLT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双 PONH保护上联,一级分光器采用2:N分光器,2个上联分支接入OLT配对保护的双PONH, 实现POND间主备保护,当主用PON口故障时,业务可自动快速切换至备用 PON 口。
OLT配对保护的双POND设置在同一个OLT的不同板卡上。
对于非此类特定要求的用户按典型配置已可满足需求
ODN&网要求
(1)对于业务需求较多的商务楼宇应在楼内设置配线光节点,对于业务需求较少的商务楼宇可在周边设置区域配线光节点;建议珠三角区域承载政企业务 PON网络引入光缆平均长度w 400米,其他本地网引入光缆平均长度w 500米。
(2)政企用户末梢接入光缆应尽量利用原有光网络资源,原则上只能接入
楼内的光DP或ODNt节点,不允许直接割接主干环。
(3)若用户所在楼内原有光节点及分光器,由分光器所在光节点敷设4〜6 芯接入光缆至用户,在光节点侧只熔接 2 芯(一主一备),备用纤芯可直接悬挂在光节点内不上端子,在用户侧安装光终端盒,成端 2芯,两边的成端均采用热熔方式。
(4)若用户所在楼内无分光器,根据用户需求明确程度和密度考虑是否在楼内设置分光节点及分光器。
当用户规模较明确且分布密度相对较高时,应考虑在楼内建设PON覆盖网络,同时兼顾楼内裸纤租用、室分/wifi等业务需求,政企用户采用 4〜6芯光缆或 4芯防鼠皮缆就近接入楼层分光器;当用户需求不明
确或分布密度较低时,应考虑周边是否已经建设可利用的 PON覆盖网络,政企用户采用4〜6芯就近接入现有光DP或 ODF节点,通过光路跳接至最近的政企 OBD 在光节点侧只熔接 2 芯(一主一备),备用纤芯可直接悬挂在光节点内不上端子 , 在用户侧用多种方式成端 2 芯,两边的成端均采用热熔方式。
PON承载政企资源系统配置原则
(1) 在板卡维度进行标识,分开政企 PON板和公众PON板, PONS下带OBD 继承该标识。
(2)自配时,T3级别政企本地电路只能配置在政企 PON板(OBD上,T4 级别政企本地电路按现有组网优先配置在公众 PON板(OBD上,公众业务只能配置在公众PON
板(OBD上。
(3)对于存量OLT建议由分公司自行决定,可参照上述建网标准划分出政企PON 板,打上资源标识,增加上联中继,逐步割接实现区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