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
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B .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 .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 .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2.“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 .距太阳比较遥远B .天体的体积过小C .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D .被冰雪覆盖 (二)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3.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 小板块属于………………………………………………( ) A .亚欧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非洲板块D .太平洋板块4.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 .陆地区域边界B .板块消亡边界C .海洋区域边界D .板块生长边界(三)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
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
读图,回答问题。
5.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 .气温的日变化D .大气的热力运动6.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 .大气吸热强弱差异C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D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四)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
读图,回答问题。
7.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1 2 345678 9 10 11 12 月份月均流量及含沙量月均流量(m 3/s )月均含沙量(Kg/m 3))8.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少雨 B .温和多雨 C. 高温多雨 D .寒冷干燥9.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 .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北风B .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南风C .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北风D .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南风(五)中央气象台于2013年9月30日—10月3日,一只气流由蒙古南下,我国自北向南出现小到中雨的天气过程。
据此,回答问题。
10.下图为雨区移至南京到上海之间时所作的垂直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11.伴随降水,还可能会发生的天气变化是…………………………………………( ) A .气温降低 B .气压下降 C .风力减小 D .出现霜冻 (六)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回答问题。
12.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A .冰川融水B .季节性积雪融水C .雨水D .地下水 13.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A .台风雨B .锋面雨C .地形雨D .对流雨 14.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江淮地区 D .华南地区 (七)读下图,回答问题。
15.与甲国相比,乙国河流………………………………………………………………( )①径流量大 ②有春汛 ③结冰期长 ④支流众多甲 乙①②③丙冷空暖空冷空冷空冷空暖空暖空暖空A B CD黑泰国曼基400300 50030014018010001040甲乙俄200 等河国水域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6.乙国生产的主要粮食为………………………………………………………………( )A .稻米、玉米B .稻米、小麦C .小麦、玉米D .小麦、青稞17.甲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机械化程度高B .水利工程量小C .精耕细作D .单位面积产量低。
(八)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18.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三峡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19.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 .人口密度 B .人口容量C .人口构成D .人口素质20.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九)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1.图例 ①② 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 .商业区、文化区B .住宅区、行政区C .住宅区、商业区D .行政区、文化区22.城市在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会充分考虑盛行风的影响。
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 )A .巴西东南部B .我国东部沿海C .印度半岛D .澳大利亚西南沿海23. 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 .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B .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不受污染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了交通拥堵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十)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2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2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26.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十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27.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8.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①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十二)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
11月8日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回答问题。
29.“嫦娥二号”从发射到传回虹湾区影像图的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西昌的白昼越来越长B.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C.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30.对“嫦娥二号”卫星传输的虹湾区信息进行处理并绘制成易识别的图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PS C.GIS D.Internet(十三)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下图所示甲、乙两河是世界著名河流。
31.甲、乙两河下游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不利因素是A .旱涝灾害B .雨热同期C .风沙危害D .土地荒漠化 32.图中所示两河河段共同的地理特征是A .有凌汛现象B .雨水补给为主C .水能资源丰富D .水位季节变化小(十四)构建模式图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下图为“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
33.若AB 线是30°纬线,甲洋流流经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
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A .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B .涌升流将海洋深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C .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D .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34.若AB 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洋流乙是①风海流 ②补偿流 ③暖流 ④寒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5.当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流向与图示流向相似时,则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长江进入丰水期B .东亚地区盛行偏南风C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D .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二、综合分析题(共30分)(十五)圣托里尼是希腊大陆东南200公里爱琴海上的火山岛,位于36°23′N 、25°27′E ;岛上分布着特别的黑砾滩和黑沙滩,典型的阳光、蓝天、碧海风光,以及特有的白房子景观。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36.描述圣托里尼最大岛屿东、西两侧海岸的地形特征。
(4分)。
37.分别说明岛上建有的港口和机场选址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
(4分)。
38.阐述岛上“黑砾滩和黑沙滩,典型的阳光、蓝天,以及特有的白房子”这些景观形成的原因。
(6分) 。
圣托里尼岛等高线地形图地中海雅典圣托里尼岛土耳其希 腊机场港口爱琴 海(十六)图1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2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 、B 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5分)39.读图1概述黑海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
(5分)。
40.根据图2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3分) 。
41.根据图2中资料,比较A 、 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
( 5 分)。
42.推测城市 A 、 B 两地附近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 2 分)。
B 地A 地乌克兰罗马利亚 俄罗斯保加利亚黑海格鲁吉亚土 耳 其地中海图2: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30 0 15 -1150 100 50 0201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