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违法所得认定等规范性文件解释集合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违法所得认定等规范性文件解释集合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规范性文件解释集合问:技术监督行政案件中“违法所得”、“非法收入”如何理解、如何计算?答:一、《计量法》、《标准化法》和《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所说的“违法所得”或“非法收入”,是指当事人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活动(即实施了国家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所获得的财物。

二、“违法所得”、“非法收入”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以违法事实为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得随意推算或估算。

三、有关技术监督行政案件“违法所得”、“非法收入”按以下方法确定:(一)当事人违法所获得的全部财物为“违法所得”或“非法收入”。

计算公式为S=a•q式中,S为违法所得或非法收入,a为销售单价,q为销售量;(二)当事人违法所获得的全部财物中扣除应当扣除的部分,为“违法所得”或“非法收入”。

计算公式为S=a•q-β式中,β为应当扣除的部分;(三)对于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或者伪造数据的,其“违法所得”以标称值与实际值之差计算。

四、计算“违法所得”或“非法收入”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凡违法销售量能够以批次或时间确定的,以批次或时间计;不能以批次或时间确定的,以现场检查出的数量计。

(二)应当扣除的部分,可以是生产者的产品生产成本或经销者的商品进价部分。

(三)产(商)品已经售出,货款尚未收到的,也应当计入“违法所得”或“非法收入”。

(四)在作出行政处罚前,当事人已经缴纳税款的,或者已退货、退款、赔偿的,计算“违法所得”或“非法收入”时,应当予以扣除。

—摘自“技监局法发第〔1990〕485号”问: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答:所谓“行政强制执行”是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有权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强迫义务人履行法定的义务,比如强制划拨、强制收缴、强制扣款、强制拆除等措施。

技术监督部门依法作出的封存、没收、罚款等具体行政行为属于保全措施和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执行并非同一概念。

—摘自“(1990)技监法便字第032号”问:“封存”是不是行政处罚?答:封存是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行使没收、销毁伪劣产(商)品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采取的保全措施,目的在于避免违法行为继续造成社会危害,或是为了保全证据。

所以,技术监督的封存不属于行政处罚。

—摘自“(1990)技监法便字第073号”问:行政处罚作出后,行政相对人既不起诉,又不执行怎么办?答: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对行政处罚决定,如果行政相对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既不起诉,又不执行,依据《行政处罚法》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摘自“(1990)技监法便字第131号”问:怎样理解《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五条?答:《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五条“县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案件”是指县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者、经销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对于不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者、经销者的违法行为,则应建议其所在地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查处。

—摘自“(1991)技监法便字第01号”问:什么是商品进价?答:《关于技术监督行政案件“违法所得”、“非法收入”计算的意见》中所称商品进价是指进货商品的价格。

—摘自“(1991)技监法便字第086号”问:对《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管理试行办法》第六条第五项关于“研究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怎样理解?答:“研究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是指检验产品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包括检验产品的检验仪器设备,并可进行有偿转让,但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对授权检验产品的开发。

—摘自“(1991)技监法便字第062号”问:国家级质检中心的工作范围是什么?答:国家级质检中心经过审查认可,正式获得授权以后,其监督检验的产品应以授权范围为准。

不经授权部门允许,不得自行扩大监督检验范围。

在审查认可前,“质检中心”自行编制的管理手册中列入的检验产品和国家授权检验的产品范围不一致时,以授权产品范围为准。

在审查认可前,“质检中心”如已将某产品列入检验范围,“质检中心”或其质检人员就不应开发这类产品,已从事某产品的开发,就不得将其列入受检产品范围。

—摘自“(1991)技监法便字第062号”问:国发〔1989〕061号文是行政法规还是法规性文件?答:《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在商品中掺杂掺假的通知》(国发〔1989〕061号文)属法规性文件,不是行政法规。

该文件是国务院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技术监督部门开展执法活动的重要依据。

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是适用《计量法》《标准化法》及《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活动,技术监督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法规或规章为依据。

—摘自“(1991)技监法便字第064号”来自 </tpxw/4579.htm>问:技术监督部门有没有对建筑产品质量监督的职能?答:根据《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三定”方案的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管理全国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因此,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对工程建筑质量负有监督的职责。

原城建部和原国家标准局1983年联合发布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试行)中明确规定,省级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所属系统内部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上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局的指导。

因此,城建主管部门的监督工作,属于对本部门、本行业内部的监督。

目前,技术监督部门已依法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了监督。

国家技术监督局已组建了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在全国范围内对房屋建筑质量实施了国家监督抽查。

—摘自“(1991)技监法便字第094号”问:怎样理解《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十九条?答:《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全措施,对实物证据进行封存。

”此规定系指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发现相对人实施违反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规章的行为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生产或经销的产品的一部或全部予以封存。

其具体情况包括可能继续销售、转移、隐匿等情况。

—摘自“(1991)技监法便字第115号”问:什么情况下可以认定违法者的全部经营额为“违法所得”、“非法收入”?答:在办理技术监督行政案件过程中,经查证属实后确认行政相对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认定其全部经营额为“违法所得”、“非法收入”:(一)行政相对人故意违法的;(二)生产、销售、进口的产(商)品属于劣质品,即产品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或主要性能指标达不到标准规定要求,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等情况的;(三)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对产(商)品予以没收,或监督销毁的。

—摘自“技监局法发〔1992〕491号”问: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的管辖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办理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的移送?答:一、各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案件,必须贯彻“违法行为发生地”管辖的基本原则。

对外埠工商企业直接到本辖区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管辖,符合这一原则。

二、办理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移送的案件,需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在外埠发生的违法行为,必须移送至该行为发生地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处理。

(二)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移送案件时,应当送交有关证据材料。

(三)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之间移送案件时,应当将《案件移送书》报共同上一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备案。

(四)接受移送案件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实施对案件的管辖。

对于确属本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于五日内予以立案;对于不属本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于五日内具文说明理由报共同上一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五)接受移送案件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办理移送案件时应当遵守《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

移送案件办理结束后,必须将处理结果告知原移送部门,并报共同上一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备案。

(六)上一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移送案件办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摘自“技监局法发〔1992〕577号”问:《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二章第六条所指“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如何确定?答:《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二章第六条所指“有较大影响的案件”,由省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情况确定。

—摘自“(1992)技监法便字第022号”问:国家技术监督局第6号令具有什么法律效力?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是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执法依据。

国家技术监督局第6号令发布的《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是为有效地实施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而制定的行政规章,属于我国“法”的范畴。

—摘自“(1992)技监法便字第043号”问: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留置送达?答:根据《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及其配套使用的技术监督执法“送达回证”文书的规定,在行政执法人员直接送达执法文书发生行政相对人拒收情况时,只要有其他人员在场,可记明情况,留下送达的执法文书即为送达。

—摘自“(1992)技监法便字第065号”问: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中能否采取封存措施?答: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行政执法中,依照《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十九条,为保全物证,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全措施,对实物证据进行封存,包括就地封存和异地封存。

—摘自“(1992)技监法便字第074号”问:《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适用于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的关于标准化、计量、质量方面的行政案件。

包括查处无生产许可证违法行为的案件。

—摘自“(1992)技监法便字第078号”问: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怎么办?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相对人对技术监督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摘自“(1992)技监法便字第078号”来自 </tpxw/4579_2.htm>问:如何理解《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三十三条?答:《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三十三规定:“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案件,一般应在三个月内结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结案的,需报上一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批准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本条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第三十三条是关于办案期限的规定,各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严格执行,不得违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