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汇报材料【篇一:规模企业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情况汇报】规模企业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情况汇报一、企业基本情况山东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机械制造、国际贸易、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机械制造龙头企业,下设七个子公司。
现有员工1000多人,总资产4.8亿元。
拥有现代化机加工设备1000余台,形成高标准数控金工成型线、机器人自动焊接线、部装、总装流水线、表面处理涂装线。
被山东大学定为社会实践基地,并联合开展职业培训。
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120多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
宁联牌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宁联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谷物联合收获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金属带锯床等数控机械加工设备,同时生产收割机刀片、精锻齿轮、搅龙、铸造件等40多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的机械配件。
产品畅销全国,出口40多个国家。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促发展、以诚信树形象”的发展理念,先后被上级授予“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中国专利明星企业”、“中国机械工业aaa级信用企业”、“标准化管理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情况1、2012年以来工业项目实施情况及转型升级情况2012年以来,公司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
一是完成“年产5000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于2012年6月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列入“2012年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并拨付中央财政预算内扶持资金820万元。
项目计划总投资106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153万元。
购置先进数控机械加工设备273台(套),在现有厂房的基础上,改进工艺装备,开展技术改造,建设精锻齿轮生产线、刀片生产线、农业机械配件生产线、涂装生产线、装配流水线、总装生产流水线等设施。
在目前已生产的4yz-2、4yz-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基础上,加大收获行数,调整动力速比,生产制造自走式四行、五行、七行玉米联合收获机5000台/年,其中: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1500台,4yzp-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2000台,4yz-5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1000台,4yz-7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500台。
到2013年12月,项目完成时,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09万元,完成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的103%,项目现已全部完成。
累计生产各种型号的自走式联合收获机5100台,达到项目设计要求。
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公司自主创能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为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了技术装备,有效提升我国玉米收获机械行业同外资品牌的整体竞争能力。
同时,拉伸了产业链条,带动相关精密铸造、锻造、发动机、液压件等产业的发展。
二是与国内知名动力企业恒天动力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1亿元,建设年产6000台全数字自动化数控加工设备和15000台自走式联合收获机项目,该项目列入2014年泰安市重点工业建设项目。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新增建设用地122亩,总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
主要建设研发中心综合楼、产品展厅、整机试验区、仓储区、高标准车间厂房等基础设施。
购置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等先进机械制造设备,建设高标准数控金工成型线、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线、部装、总装流水线、表面处理涂装线。
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可达到年产数控机械加工设备6000台、农业收获机械15000台的生产能力。
预计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安置就业人员600人。
项目于2013年10月立项,2014年3月份正式开工,多方并举,压茬进行,边建设边生产,从建设到投产不到4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运营。
目前1-4号厂房已建设完成采用德国先进技术,新上自动化校平剪切线、数控双联折弯机、数控激光切割机床等先进生产设备,四号厂房新上二条总装生产流水线,现已投入生产。
企业文化和产品展厅、销售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
2、企业项目建设、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原因分析一是企业贷款相对困难,融资成本高,尽管也有担保公司愿为企业融资担保,但银行在大项目建设中,出于风险责任难以再注入大量资金。
二是是项目各项前期评审等费用过高,现在项目落户中比如规划、环评等费用收费较高,为项目方增加负担。
三是技术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转型升级的速度。
3、2015年计划建设的重点项目,加快转型升级采取的措施。
目前,公司正在策划“山东宁联农业装备科技工业园”项目。
科技工业园规划主体范围在宁阳县环城科技产业园,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920亩,周边适当预留发展空间,总建筑面积62万多平方米。
预计总投资28亿元,其中:自筹投资15亿元,银行贷款13亿元。
工业园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重点打造“三个基地、五个中心”的功能分区。
广泛采用国际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自筹或合资建设上游发动机、机加工件、液压件、标准件、钣金件等配件生产基地、高端拖拉机生产基地、高端联合收获机械基地。
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共同建设科研和成果推广中心、试验和检测中心、实用人才培育中心、国际贸易与信息物流中心,推动农机化产业升级。
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聚集一批专业化农机具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形成以高端农业装备为中心,集高新技术孵化、产品检测试验、高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商贸、现代物流为一体的优势产业集群。
科技工业园建成后,年可生产各类高端农业装备50000台、核心零部件1000万件,年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利润15亿元,实现税收3.8亿元,安置社会劳动力10000人。
科技工业园项目的建设,必将对提高农业装备技术水平起和促进农机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引领助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向现代农业模式的转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撑。
缩短与国外农机装备技术水平的差距,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滞后的问题,推进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有序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节本增效,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合理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助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土地集约经营组织的发展。
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我县的整体工业实力,实现我县工业多元化发展。
4、“十三五”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包含拟上项目),转型升级方向及采取的措施。
“十三五”期间,公司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大精神,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快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产业结构,迅速扩大规模,着力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加强品牌建设和内部管理,尽快把公司建成国际有名、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农机制造集团公司。
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利税过十亿元。
转型升级方向及采取的措施:一是抓好“山东宁联农业装备科技工业园”项目建设,尽快完善各项审批手续。
二是加大科技平台建设,在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打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院士工作站、国际技术合作中心等科技平台,支撑科技创新。
三是积极以【篇二:精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汇报材料20100514】精功集团科学发展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汇报材料精功集团:科学发展推进转型升级正当许多企业受到金融风暴影响而步履维艰之际,精功集团却拿出了一张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2008年完成销售收入88亿元,实现利税7.5亿元;2009年,企业完成销售108亿,实现利税9.5亿。
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精功集团以“保增长”为着力点,转变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发展推进转型升级,确保了企业在调整和发展中实现了新跨越。
始创于1968年的精功集团是一家跨地区、高科技、外向型的大型民营企业,总部座落于浙江绍兴。
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拥有多家控股、参股公司,产业基地遍布浙江、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安徽、湖北、内蒙古等省市,形成了钢结构建筑、装备制造、绍兴黄酒三大主导产业和汽车制造、通用航空服务、房地产开发三大培育发展产业的格局。
企业连续多年排名中国民企500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国企业竞争力500强。
精功集团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力保企业稳中求进,主要采取五个方面措施:一是坚持把管理创新作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危机是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增强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同时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企业发展转型的双重挑战,精功集团坚持把管理创新作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保增长”为着力点,制定了“抓机遇、调结构;强管理、提效益”的工作方针。
同时,企业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确立了对旗下钢结构建筑、装备制造、绍兴黄酒三大主导产业和汽车制造、通用航空服务、房地产开发等培育发展产业实施分层次管理的管控模式, 逐步建立起适应多元产业发展的管理格局,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本着“效益最大化”原则,精功集团加大了对下属企业的扶持、服务和监管力度,并及时梳理、完善以成本控制为核心,资金管理为精功集团科学发展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汇报材料抓手,财务监督、多元化融资为保障的风险管控体系,积极稳妥地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着力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力。
同时,强化内部管理,针对岗位定流程,针对工作定制度,实现岗位工作标准化、定量化的过程管理,企业管理不断迈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为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渡过难关提供了制度保障。
结合当前形势,精功集团从节能减排入手,苦练内功降成本。
企业把抓好节能减排和工艺技术提升,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努力营造依靠科技降成本,改造工艺创效益,全员抓成本管理,全过程抓成本控制,全方位创成本效益的氛围。
广大精功人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注重在生产全过程的各个作业环节,开源节流,挖潜增效,精打细算,努力做到低成本、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质量,节能减排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强化管理创新,精功集团有效发挥了整合优势和协同效应,组织架构科学化,人员结构合理化,管理方式规范化,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并成功地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围绕“集团化管理”的经营定位,以持续成长为目标,实现了产业创新。
二是立足营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发展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