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内容详细)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内容详细)

气象条件。应避开高寒区,不应设在龙卷风和台风经过 的区域,宜设在暴风雨发生率较低的地区等 。
医学精制
对地表水的保护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 年一 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 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填埋场不能建在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 、淤泥区、距居民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填 埋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内的地区。填埋场场址 离开河岸、湖泊、沼泽的距离宜大于1000m,与河流相距 至少600m。
医学精制
填埋场选址山谷
医学精制
准好氧填埋:集水井的末端敞开,利用自然通风,使 空气进入垃圾体,在集水管的四周形成好氧区域,而 在远离集水管的区域则仍为厌氧区域。这样可以利用 好氧区域垃圾降解速度快,而在厌氧区域可以截留部 分重金属。其处理效果与好氧填埋场相当,而费用与 厌氧填埋场差别不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发展。
卫生填埋 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
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 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 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 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
医学精制
判断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依据
是否落实了卫生填埋工艺,如推平、压实、覆盖等; 是否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防渗要求; 污水是否处理达标排放; 填埋气体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理; 蚊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是否考虑终场回用。
厌氧填埋场:在垃圾体内无需供氧,基本上处于厌氧 状态。由于没有供氧系统因而投资与运行费用低,但 其垃圾稳定化时间非常长。
医学精制
9.2 填埋场总体规划及场址选择
填埋场选址 计划填埋量与填埋年限 终场利用规划
医学精制
9.2.1 填埋场选址
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并满足国家 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6889-200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l7-2004)、《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CJJ122-2001)中关于垃圾填埋场选址规定。
医学精制
填埋处理技术特点
优点
如有适当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一般以此法处理最为经 济;
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其一次性投资较低; 卫生填埋是一种完全的、最终的处理方法; 可以接受各种类型的生活垃圾而不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收
集;
有充分的适应性,能处理因人口和卫生设施增多而加大 产量的生活垃圾;
通常,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4或1:3,目前覆盖用 土的体积占总库容的10~25%
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600~1000kg/m3 场地的使用年限按10~20年
医学精制
计算
每年填埋的废物体积: V 365 WP C D
式中:V为一年填埋的垃圾体积m3;W为垃圾产率kg/人·d ,通常为0.8~1.2kg/人·d;P为城市人口数;D为填埋后废 物压实密度kg/m3,一般为0.6~1.0t/m3,但要考虑垃圾降解 后密度的增加
选址原则
环境保护原则 经济原则 法律及社会支持原则 工程学及安全生产原则
医学精制
基本要求
场址选择服从总体规划
场址满足一定库容要求,通常要求其合理使用年限不能 少于10年,特殊情况下不少于8年。
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 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 的断裂带;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 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 扇及冲沟地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位于夏季主导风下风向,距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
医学精制
9.2.2 计划填埋量与填埋年限
场地的面积和容量
填埋库区的占地面积宜为总面积的70~90%,不得小于 60%
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面积和容量与城市的人口数量、垃 圾的产率、填埋场的高度、垃圾与覆盖材料量之比,以 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关。
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技术
填埋的概念与分类 填埋场总体规划及场址选择 填埋工艺 防渗系统 填埋气体的产生、处理与收集 渗滤液的产生、处理与收集 填埋场封场及其综合利用
医学精制
9.1 填埋的概念与分类
卫生填埋处置技术的概念 填埋场的分类
医学精制
9.1.1 卫生填埋处置技术的概念
垃圾填埋场图片
医学精制
医学精制
垃圾填埋场的功能
贮存
隔断
处理
利用自然地形或 人工修筑形成一 定的空间,将一 定年限内产生的 垃圾贮留在内, 待空间充满后封 闭,恢复这一地 区的原貌
① 防止垃圾渗 滤液对地表 水和地下水 、土壤产生 污染
② 防止外界水 进入填埋场
① 对垃圾的稳 定化作用
② 对产生的渗 滤液和填埋 气进行处理
医学精制
9.1场 例:济南垃圾卫生填埋场 山谷型填埋场 例:深圳下坪垃圾卫生填埋场 滩涂型填埋场 例: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
按反应机制分类
好氧填埋场:在垃圾体内布设通风管道,用鼓风机向 垃圾体内送入空气,使其保持好氧状态,使好氧分解 加速,垃圾稳定化速度较快,且垃圾体的温度较高有 利于杀灭病菌,同时使渗滤液的产生量大大减少。
边缘土地可重新用作停车处、游乐场、高尔夫球场、航 空站等
医学精制
缺点:
渗沥液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处理难度大; 渗沥液污染强度高,二次污染严重; 封场后维护监管期长、风险大、费用高、不利于场地及
时复用; 产气期滞后且历时较长,产气量小,资源化率低; 占用大量土地。
医学精制
每年所需土地面积
A V H
医学精制
9.2.3 终场利用规划
填埋场的终场规划是填埋最初设计的一部分,而不是填埋 完成后再去考虑。
填埋场终场后通常作绿地、休闲用地、高尔夫球场、园林等,亦可 用作建材预制件、无机物堆放场等。
通常场址的开发利用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