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学银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石学银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抑制外周和中枢痛觉敏化,降低术中应激和炎症反风险的 NSAIDs药物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 35(2):141-148
β 受体阻滞剂使用需谨慎
择期手术患者
应术前至少 2天(争取1周)起始,从小剂量开始,按血压、心率逐步上调剂量(围术期的 目标心率为 60-80次/min,同时收缩压>100mmHg)。术后应继续使用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 35(2):141-148
主要内容
1.
背景
2.
共识的整体框架
3.
共识的主要内容解读
共识的整体框架
促进手术康复的麻醉管理主要内容
术前评估、 优化与宣教
术前准备
• 麻醉前用药 • 术前进食禁饮时间
麻醉管理
• 麻醉方式 • 麻醉监测 • 术中保温 • 血糖控制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共识定稿会
2014年7月
2014年12月
2015年3月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专家组成员
执笔人:石学银、俞卫锋; 参与者:于布为、王国林、方向明、邓小明、 左明章、刘进、米卫东、李天佐、李伟彦、 严敏、陆智杰、邹最、郑宏、姚尚龙、郭曲 练、黄文起、黄宇光、薛张纲(以姓氏笔画为 序)


• 凝血功能:预防围手术期急性出血;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发生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 35(2):141-148
术前宣教
术前宣教——ERAS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步骤
• 可能采用的麻醉方式 • 麻醉中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以及解决方案 • 术后的镇痛策略 • 康复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 围术期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医疗护理工作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 35(2):141-148
(二) 术前准备
麻醉前用药
主要目的 控制应激、缓解焦虑、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主要用药
作用
α2受体激动剂
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
NSAIDs(非甾体抗炎药)*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 35(2):141-148
推荐术前使用可快速透过血脑屏障的NSAIDs药物
可快速透过血脑屏障的 NSAIDs药物
抑制
X
X
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
降低 术中应激和炎症反应
• 提供最佳手术条件 • 最小化疼痛 • 保障围麻醉期患者生命安全
转变
• 确保患者的合并疾病得到最 佳处理
• 促进术后患者康复转变
目的
• 降低手术伤害性刺激反应,维持重要器官功能,最小化不良 反应(如疼痛、恶心和呕吐等)
• 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 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 35(2):141-148
加速康复
3
麻醉管理是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定手术方案
降低手术应激
麻醉和镇痛
早期营养
加速康复方法
降低手术应激
护理人员教育
Carli F, et al. Minerva Anestesiol. 2011 Feb;77(2)227-30.
患者教育
在ERAS中,麻醉管理的作用发生转变
促进康复的麻醉管理强调麻醉科医生在围术期所起的作用
李幼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11(09):1-3
2
加速康复外科产生的原因
手术
• 疼痛 • 应激反应/器官功能障碍 • 恶心、呕吐、肠梗阻 • 疲劳 • 活动不便、半饥饿 • 导尿管、鼻胃管限制
术后恢复 需要多层 面的干预
加速 康复 外科
延迟康复
Wilmore DW ,et al. BMJ. 2001;322(7284):473-476
术后管理
• 术后评估优化 • 疼痛管理 • 并发症预防
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 35(2):141-148
主要内容
1.
背景
2.
共识的整体框架
3.
共识的主要内容解读
(一) 术前评估、优化与宣教
术前评估和优化
• 全面的病史采集

• 和患者仔细交谈

• 详细的麻醉前检查:至少包括气道以及心肺功能评估
评 估
• 术前测试

• 麻醉风险评估

• 了解手术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麻醉计划;
• 适当的其他咨询
• 贫血情况:当 Hb 降低至≤70g/L时输注红细胞;对于具有低灌

注证据的患者建议纠正Hb至100g/L,以使组织的供氧最大化


• 术后感染可能:推荐术前输注正确剂量的适宜抗生素

• 疼痛情况: 术前疼痛评估,对于难以忍受的疼痛建议镇痛治疗
加速康复外科概念的提出
Kehlet H. Br J Anaesth.1997;78:606-617
哥本哈根大学Henrik Kehlet 教授于1997年提出ERAS(加速 康复外科)概念,其本人被誉为 “加速康复外科”之父
1
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史
现今
“Fast Track Surgery, FTS”的概念,国外也有称 之为“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 或者“Fast track rehabilitation in surgery”
非心脏手术的患者
围术期起始不常规进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应该在仔细权衡获益⁃风险后,根据个体化原 则做出临床决定
冠心病患者或有明确心肌缺血证据的高危患者
在择期血管手术前可根据血压和心率使用β 受体阻滞剂,并注意剂量的调整
正在使用的患者
因为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有症状心律失常或高血压等明确适应证而正在使用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 围术期应该继续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
2001年
由Wilmore和Kehlet将这一理念推广应用到其他 类手术,并将其命名为“Fast Track Surgery”, 目的在于加速手术患者的康复
20世纪90年代
快通道外科最早用于描述冠脉搭桥手术加速康复 的一组治疗措施
20世纪70年代
快通道外科由“Fast track”衍生而来, “Fast track”最初用于急救患者救助,通过特 别设置的一些列特别的措施而使患者得到快速 的入院及治疗。国内描述为“绿色通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