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辅导机构家长类型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案

辅导机构家长类型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案

对待这类家长,咨询师必须先做好思想准备,可采取激将法,给予适当的反击,引起对方辩解表白,刺激对方的报名辅导兴趣和欲望,有时反而容易达成。
情感冲动型
这类家长多变,或多或少稍带神经质,第一,他们对事物变化敏感,一般人容易忽视的事情,他们不但注意到了,而且还可能耿耿于怀;第二,他们过于自省,往往对自己所采取的态度与行为产生不必要的顾虑;第三,他们情绪表现不够稳定,容易偏激,即使在临近签约时,也可能突然变卦。
喜欢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臆断判断事物,不易接受别人观点。他们一旦开口,便滔滔不绝,没完没了,虽口若悬河,但常常谈论的话题跑题,咨询师如不及时控制,就会变成和家长拉家常式的闲聊。
应对此类家长,咨询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控场能力,利用他们叙述评论兴致正高时引入学生辅导的问题,使之围绕孩子学习问题而展开。当对方情绪激昂,高谈阔论时要给予合理的时间,切不可在对方谈到兴高采烈时贸然制止,否则会使对方产生怨恨,愈想急切地向对方说明,愈会带来逆反作用。咨询师可以通过对方的谈话,了解对方的想法。
2、帮孩子找到学习顺利的窍门
(1)让孩子感受学习是如此轻松
大字印刷的书籍可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尽量挑选尽可能“薄”的习题集或课外练习册。挑选马上能看到答案的参考书和习题集。房间里不仅要制作计划表,还要划红圈制作“完成表”。把孩子用过的书本和练习册堆在显眼的位置,增其成就感。
(2)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次序
对此类家长,咨询师必须从熟知学生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入手,谨慎地分析学生问题,层层推进引导的方法,多方分析、比较、举例子、提示,使家长全面了解孩子问题严重性,各个辅导机构的优劣势对比,以期获得对方理性的支持。与这类家长打交道时,咨询师分析的学生问题只有经得起对方理智的分析思考,才有被认可信服的可能;反之,销售色彩过重或对学生问题分析不透彻、不准确,是难以成功的。
圆滑难缠型
好强且顽固,在与咨询师面谈时,固守自己的阵地,且不易改变初衷;向咨询师索要资质文件等,继而找借口拖延,还会声称要找领导级别的报名,以观咨询师的反应。若咨询师经验不足,便容易中圈套,因担心失去成交机会提出更优惠的条件。
针对这类圆滑老练的家长,咨询师要预先洞察他们说话的真实意图和报名动机,在面谈时造成一种紧张气氛,如优秀老师预定,机会不多,要涨价等,使对方认为只有当机立断做出报名决定才是明智之举。对方在如此“紧逼”的气氛中,咨询师再强调当场报名对孩子的好处,利益以及产品的优势,加以适当的“引诱”,如此双管齐下,家长就没有了纠缠的机会,失去退让的余地。由于这类家长对咨询师缺乏信任,不容易接近,他们又总是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往往为区区小事与咨询师争执不下,因而咨询师事先要有受冷遇的心理准备。在面谈时,他们会毫不客气的指出产品的缺点,且先入为主的评价质量和企业的品牌与实力,所以,咨询师必须准备充足的案例、道具,甚至资质文件等。另外这类家长往往在达成交易时会提出较多的额外要求,如打折等,因此咨询师事先在价格及签约条件方面要有所准备,方使签约过程井然有序。
(3)在学习中加入“游戏”的因素
消除孩子对学习的抵触心理,例如,通过给别人找错误可以让学生热衷于做习题。有趣的文具也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促进剂”。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通过抽签让磨蹭不学习的孩子选择学习。
(4)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
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也许会使他(她)爱上地理。让孩子学会剪报也许会使他(她)留意政治、新闻。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学习的时间。留意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平时散步、购物、访友时拐进书店,浏览群书。学习所需要的45分钟注意力,通过平时的生活训练来获得。父母不妨偶尔送一些超过孩子阅读能力的书籍。
优柔寡断型
这类家长的一般表现是:对是否报名犹
豫不决,即使决定报名,对于课时、价格、方案、咨询师、班主任、品牌、竞争对手进行反复比较,难以取舍。他们外表温和,内心却总是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对这类家长,咨询师不要受其影响,面谈时切忌急于成交,要冷静的引导对方表达出顾虑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说明,并拿出有效多样的案例,以消除其犹豫的心理。等对方确已产生报名欲望后,咨询师可采取直接要求报名的方法,促使对方做出决定。必要时,要帮助对方做决定。比如:“好!那现在您给孩子报上名吧!”
如果学习2小时,就每半小时换—种学习内容。避免枯燥、单调的题海战术。孩子做习题时,故意让他(她)停下来,以使记忆深刻。放完30分钟的音乐,就让孩子去学习。孩子学完后,让他(她)再看一看下一次学习内容的起始部分。最好不要让孩子饭后马上就学习。
(3)提高学习效率
让孩子在学习开始前进行整理课本、准备稿纸等准工作。要想让孩子开始学习,就和孩子一起收拾他(她)的书房。 不要呵斥孩子在桌前摆弄钢笔或咬指头等行为。让孩子从他(她)爱学的功课开始学。
与这类家长打交道时,咨询师要采取迂回战术,先与他交锋几个回合,但必须适可而止,最后故作宣布“投降”,假装战败而退下阵来,心服口服的宣称对方的高见,并赞美对方独具慧眼,体察入微,不愧仁杰高手,让其吹毛求疵的心态发泄之后,再转入辅导的论题。身处这种场合,咨询师一定要满足对方争强好胜的习惯,发表出他的意见和看法。
(2)学生篇
学生学习类型分析
类型分类
教育举措
苦学无效型
· 知识系统化,增加逻辑训练
1)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所谓不便不离其宗,不论考试形式、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教科书知识范围。所学习前提是先把教材读明白吃透。“磨刀不误砍柴工”,教科书如果没有学明白,而急急忙忙找参考资料来做,收效肯定不大。真正把知识理解了,再用做题来运用、巩固,自然事半功倍。
少言少语型
这类家长与滔滔不绝的家长正好相反,老成持重,稳健不迫,对咨询师的分析建议虽认真倾听,但反应冷淡,不轻易谈出自己的想法,其内心感受和评价如何,外人难以推测。一般来说,这类家长比较理智,感情不易激动,咨询师应尽量使对方有讲话的机会,要循循善诱,着重以逻辑启导的方式劝说,详细说明辅导对孩子的好处,并详细说明和使用成功培养案例。供对方分析思考、判断比较,加强报名的信心,引起对方报名欲望。有时,对方沉默寡言是因为他们对咨询师的印象欠佳。
课堂上当发现学生表现不自信时,不露声色地让他(她)做一下以前做过的题。 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满分感和成就感
(2)让孩子对学习的印象不再是“痛苦”与“黑暗”
通过心理调节减轻学习压力,家长需注意最好对孩子多用提议式而不是命令式的话语,不要问孩子“是学习还是玩儿?”,而应该问孩子“你想什么时候开始学习?”,
心怀怨恨型
对咨询师怀有不满和敌意,若咨询师上来就主动介绍企业和产品优势,他们会不分青红皂白,不问清事实真相,满腹牢骚破口而出,对咨询师的宣传介绍进行无理攻击,给咨询师造成难堪。
咨询师应看到其一言一行,虽貌似无理取闹,但实际上有某种失望和愤怒的情感掺杂其中,认为咨询师不值得信任,分析问题有失准确。这类家长的抱怨和牢骚,可能有一些是事实,但部分情况是由于不明事理或存在误解而产生的;而有些则是凭个人想象力或妄断造成的。与这类家长打交道时,咨询师应首先探明家长的抱怨和牢骚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之前报了其他的辅导没有效果,而产生过纠纷等,要给予他们同情、宽慰,并帮助他们分析前后情况的不同,一定要心平气和。
(4)集中注意力学习法
让孩子必须学习时,定下结束时间比定下开始时间好。 把写作业的时间定在孩子爱看的电视节目开演前。 用闹钟将学习结束时间定上。 假期让孩子玩到不做作业就来不及的时候。 让孩子制定家庭学习计划时,注意有效时限。
3、树立孩子能学好的自信心
(1)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做许多小事
在小事上多表扬孩子。在孩子玩的高兴时,鼓励孩子的学习。寻找孩子擅长的与学习相关的技能,并引导孩子留意这种技能。替孩子挑选一学就会的小事,体验成功滋味。如果孩子极度厌学,就称赞他(她)与学习无关的性格和爱好。
这类家长往往感情用事,稍受外界刺激便为所欲为,至于后果如何则毫不顾忌。这类家长反复无常,捉摸不定,在面谈中常常打断咨询师的分析,妄下断言,而对自己的原有主张和承诺,都可能一时冲动而推翻,从而给咨询师制造难题。面对此类家长咨询师应当果断采取措施,切勿碍于情面,必要时提供有力说服道具,强调给对方带来的好处与效果;不断敦促对方尽快做出报名决定;言行谨慎周密,不给对方留下冲动的机会和变化的理由。
2)学习要分清主次、有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学透、学活。“三次学习法”:1 整篇浏览 - 梳理整体知识框架,不必强求理解每一个具体知识点; 2 重点理解 - 细致的理清重难点; 3 综合记忆 - 记忆背诵知识点
动力障碍型
· 替身学习兴趣,多从科普故事、动手实验入手
1、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轻松的
(1)首先让孩子做“会的内容” 。
(2)让别人替自己对孩子说
听腻的话让别人说对孩子来讲有新鲜感。让孩子的爷爷和奶奶来教诲。当着朋友和邻居的面表扬孩子。让孩子和同伴一道学习,他(她)就不得不学习。
4、引发学习兴趣的四种方法
(1) 兴趣暗示法
对那些不喜欢的科目,可以采用兴趣暗示法。
比如对数学,在学习之前,首先进行热身运动,摩拳擦掌,面带笑容,看着数学,大声说:“数学,从今天开始,我要喜欢你啦!”“可爱的数学,我要对你产生兴趣了。”“教学,我会满怀兴趣地学好你!”。每次学习数学之前都大声暗示自己,坚持三个星期,甚至更长一些时间,这些语言就会深入潜意识,一但进入潜意识,你对数学的兴趣就真正建立起来了。
吹嘘自夸型
喜欢自我夸张,虚荣心很强,总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见多识广,高谈阔论,不肯接受他人劝告。例如:“我和教育局的都很熟,对你们的办学情况都很了解…”
与这类家长打交道时,从他们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找话题,适当利用请求语气。在这类家长面前,咨询师适当时候可以做一名“忠实的听众”,津津有味地为对方称好道是,且表现出一种羡慕钦佩的神情,彻底满足对方的虚荣心,这样一来,对方则较难拒绝咨询师的建议。
豪爽干脆型
多半乐观开朗,不喜欢婆婆妈妈拖泥带水的做法,决断力强,做事干脆豪放,说一不二,慷慨坦直,但往往缺乏耐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轻率马虎。
和这类家长打交道,咨询师必须掌握火候,分析问题干净利落,简明扼要讲解方案与建议,事先交代清楚报名与不报名由对方决定,不必绕弯子,对方会干脆爽快给予回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