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一、电场:(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围都存在电场.特殊性: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称量,可以叠加.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质量和能量.(2)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面①引入电场中的任带电体都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且同一点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或向都可能不一样.②电场能使引入其中的导体产生静电感应现象.③当带电体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将对带电体做功,这表示电场具有能量.二、电场强度(E):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向和大小一般不同,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1)关于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注意:试探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是电量很小的点电荷,将其放入电场后对原电场强度无影响指出:虽然可用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各点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来比较各点的电场强弱,但是电场力F的大小还和电荷q的电量有关,所以不能直接用电场力的大小表示电场的强弱.实验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成正比,比值F/q由电荷q在电场中的位置所决定,跟电荷电量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所以我们用这个比值F/q来表示电场的强弱.(2)电场强度①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公式(大小):E=F/q (适用于所有电场)单位:N/C 意义②向性: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向相同.指出: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的向跟该点的场强向相反.◎唯一性和固定性电场中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E是唯一的,它的大小和向与放入该点电荷q无关,它决定于电场的源电荷及空间位置,电场中每一点对应着的电场强度与是否放入电荷无关.三、(真空中)点电荷围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1)点电荷围的电场①大小:E=kQ/r2 (只适用于点电荷的电场)②向:如果是正电荷,E的向就是沿着PQ的连线并背离Q;如果是负电荷:E的向就是沿着PQ的连线并指向Q.说明:公式E=kQ/r2中的Q是场源电荷的电量,r是场中某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理解:空间某点的场强是由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该点距场源电荷的距离决定的,与检验电荷无关.(2)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某点的场强等于该点围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要点提炼]公式E=Fq 与E=kQr2的对比理解四、电场线(1)电场线: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向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向。
(2)电场线的基本性质①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向.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疏弱密强).③静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它不封闭,也不在无电荷处中断.④任意两条电场线不会在无电荷处相交(包括相切)指出: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电场电场线图样简要描述正点电荷发散状负点电荷会聚状等量同号电荷相斥状等量异号电荷相吸状匀强电场平行的、等间距的、同向的直线五、匀强电场(1)定义: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相等、向相同的电场就叫匀强电场.(2)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疏密程度相同(等间距)的平行直线.例如,两等大、正对且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中,除边缘附近外,就是匀强电场. 如图1、对电场强度的概念的理解【例1】(单项)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B.若P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D.P点的场强向为放在该点的电荷的受力向【例2】如图2所示,在一带负电的导体A附近有一点B,如在B处放置一个q1=-2.0×10-8C 的电荷,测出其受到的静电力F1大小为4.0×10-6N,向如图,则B处场强是多大?如果换用一个q2=4.0×10-7C的电荷放在B点,其受力多大?此时B处场强多大?2、点电荷的电场强度【例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分别位于A和B,q1为4×10-8C,q2为-8×10-8 C。
AB=AD=20 cm,求(1)q1在D点产生的场强大小(2)q2在D点产生的场强大小(3)求出D点场强大小、向如? 图2 图3【例2】在真空中O点放一个电荷Q=+1.0×10-9C,直线MN通过O点,OM的距离r=30 cm,M点放一个点电荷q=-1.0×10-10C,如图4所示,求:图4(1)q在M点受到的作用力;(2)M点的场强;(3)拿走q后M点的场强;(4)若MN=30 cm,则N点的场强多大?【例3】如图5所示,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A、B相距r,则:图5(1)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的场强为多大?(2)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距A、B两点都为r的O′点的场强如?3、电场线【例1】如图3所示是点电荷Q围的电场线,图中A到Q的距离小于B到Q的距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3A.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C.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D.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即学即练】1.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 )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C.场强的向与F的向相同D.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2.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荷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向发生变化B.若在A点换上电荷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D.A点场强的大小、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3.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的向,就是电荷受力的向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C.电场线越密的地,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D.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可能是闭合的4. 如图6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用E A、E 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则( )图6A.A、B两处的场强向相同B.因为A、B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E BC.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 A>E B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E A、E B的大小不能确定【达标提升】1、在电场中A处放点电荷+q,其受电场力为F,向向左,则A处场强大小,向为;若将A处放点电荷为-2q,则该处电场强度大小为,向为。
2、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4×10-9C的试探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2×10-5N,则P点的场强度N/C;把试探电荷的电量减少为2×10-9C,则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为N。
如果把这个试探电荷取走,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N/C。
3.真空中,A,B两点上分别设置异种点电荷Q1、Q2,已知两点电荷间引力为10N,Q1=1.0×10-2C,Q2=2.0×10-2C.则Q2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_______N/C,向是________;则Q1在B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是________N/C,向是________.4、关于电场强度E的说确的是()A、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向相同;B、根据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F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C、E是矢量,与F的向一致;D、公式E=kQ/r2对任电场都适用。
5、在电场中某一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电场力向左,下列说确的是:()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左B.只有在该点放入电荷时,该点才有场强C.该点的场强向一定向右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6.(多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场强的定义式E=F/q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量7.(多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向D.公式E=F/q和E=kQ/r2对于任静电场都是适用的电势能与电势教学目标1.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3.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让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来计算这几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W=F|AB|=qE|AB| W=F|AB|cosθ=qE|AB| W=W1+W2+W3+……其中F=qE|AM|分析三种情况下的做功的数据结果,从中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得出相关的物理知识。
结论:静电力做的功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拓展:该特点对于非匀强电场中也是成立的。
二、电势能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我们叫做电势能。
电势能用E p表示(是电荷郁所在的电场所共有的)单位焦耳j 2.讨论: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通过知识的类比,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电场力做多少功,电势能就变化多少,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电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而他们总量保持不变。
W AB=-(E pB-E pA)=E pA-E P【思考讨论】对不同的电荷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正电荷从A运动到B做正功,即有W AB>0,则E pA>E pB,电势能减少。
●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向其电势能逐渐减少。
负电荷从A运动到B做正功,即有W AB<0,则E pA>E pB,电势能增加。
,电势能增加。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向其电势能逐渐降低。
3.求电荷在某点处具有的电势能问题,请分析求出A点的电势能为多少?:如求出A点的重力势能呢?进而联系到电势能的求法。
则E pA=W AB(以B为电势能零点)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撕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