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县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县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汇报材料(涡阳县交通局)(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尊敬的政协各位主席、各位委员:首先我代表交通局党组向县政协的各位主席、各位委员来交通局调研公路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县政协长期以来对交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现将列入政协重点提案的编号为1号“关于加大县乡公路建设力度的建议”提案及其他5项提案的办理情况以及有关问题作如下汇报。
一、编号为1号“关于加大县乡公路建设力度的建议”提案的办理情况目前,我县县乡公路建设共计完成县道里程426.4公里,乡道里程331.0公里,村道里程637.0公里,大都是90年代初期建造的,存在着设计等级低、服务功能差等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公路超期服役,加之交通量猛增、超载超限车辆的通行,导致路面损坏严重,影响了通行。
县乡公路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对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
安徽省政府今年6月21日召开了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为主题的专题会议。
会上王金山省长就我省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规划问题、投入问题、质量问题、管护问题”做了重要讲话,并且王省长还提到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大巴山区视察时对农村公路建设做重要指示,‘公益事业要靠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
农民以自己的双手改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受益的、像乡村道路这样的公益设施,不能算增加农民负担。
农村公路建设要学会用民主协商的办法,.freekan.从为贫困地区服务的实际出发来解决。
’ 前期省交通厅出台政策,利用三年时间(从二○○三年开始)改建15000.0公里县乡公路,其中国债项目7000.0公里,通达工程8000.0公里,我县目前已列入这两种形式改建农村公路项目186.0公里,但由于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现在只有五个项目80.0公里正在实施之中。
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问题现在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亳州报》8月2日在1版做了一篇题为“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导致上级补助资金无处花,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两头急’”报道。
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难落实的现状,由于项目多是县乡公路建设工程,建成不能收费,引进外资渠道行不通,只能依靠地方解决配套资金。
《公路法》规定,县乡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为此我局也向县政府建议出台有关政策筹措建设资金,尽快完成项目计划任务,改善我县目前县乡公路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县政府于04年3月22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的涡政字17号文件,文件中提出要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多方动员、加强领导,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形成农村公路建管养的良性机制,营造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并且,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县政府也确实给了很大的扶植及帮助,取得了显著成绩,新改建“晴雨通”公路588.0公里,投资201X多万元(都是群众筹措的)。
在9月1日,我县还召开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在会上,解杰昂县长强调:进一步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滤布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二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三要进一步明确责任。
姜林松副县长也希望‘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宣传,掀起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
但是现在影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资金问题。
例如涡新路(涡阳县城至新兴)建设工程,全长21.0公里,列入二○○三年农村公路改建国债项目工程,二○○四年五月完成工程前期的招投标工作,七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南段19.0公里的施工任务,剩余北段2.0公里已开始施工),工程招标价为1053.1万元,省补630万元(已到位300万元),而地方配套资金423.1万元还没有到位,施工付款方式实行的是计量支付,即施工工艺每完成一道要支付相应的工程款,否则施工单位拒绝进入下道工序,因此,资金不足问题极大的了影响施工的进度,加之天气等客观原因,造成工期一再拖延。
面对这种现象,我局积极应对,多方筹措:一是通过努力争取省厅、市局的补助资金尽快到位;二是积极向县政府汇报,并协调乡镇政府,力争配套资金快到位,多到位;三是想法设法协助乡政府动员群众捐资修路。
真心希望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修上路、修好路、养好路。
切实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同时,我们也将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及下一步发展规划汇报如下: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局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县政协的亲切关怀下,今年以来,特别是上半年经过交通公路战线上的全体员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和有关乡镇的大力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项目工程建设近几年来,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批准我县列入项目建设计划的县道和通村公路达230.2公里,计划总投资14514.0万元,其中省补资金499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516.0万元;实际投资约6491.0万元(有的是中标价,有的是预计中标价),其中省补2730.0万元,地方配套3761.0万元(详见《二○○三年~二○○五年涡阳县农村公路建设国债、通达工程计划、投资一览表》)。
截止目前项目工程建设共完成48.4公里,投资2040.0万元,占计划比例的38%。
1、国债工程涡新路计划改建21.0公里(其中两公里交涡北煤矿承建),目前已铺设完成17.0公里,投入资金800多万元。
2、压滤机滤布通达工程青李路青町至马店段11.0公里炒封油层路面工程已完工,曹坛路曹市段3.4公里沥青碎石路面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资560.0万元。
3、通达工程西高路计划40.0公里建设任务,已完成店集段石灰土层11.0公里,下封油层9.0公里,完成投资500.0万元。
4、通村公路义苏路完成6.0公里,全线竣工通车,完成投资180万元。
5、我县所有年内计划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勘察、设计和招投投标等前期工作,待客观条件成熟(地方配套资金到位50%、备齐土方等),随时可以进行施工。
(二)养护工程情况1、县乡公路201X年度挖补槽面8.344万平方米,铺设油层11.745万平方米,中修罩面10.49万平方米,总计完成养护投资528.32万元,。
2、新修“晴雨通”通村公路180.0公里,投资820.0万元。
3、改建青李路上母猪沟桥1座35延米,改建曹坛路上侯桥一座32延米,计投资65.0万元。
4、投资140.0万元对全县主要干道进行全面养护,维修桥(涵)6座(道)。
下一步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抓住将在明年开展全国农村“村村通柏油或水泥路”公路建设机遇,科学规划,细化措施,努力拼搏,大干快上,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方便之路。
1、在建工程。
确保在有效施工时间内完成国债工程涡新路北段剩余2.0公里下封层建设;完成通达工程西高路店集段剩余2.0公里油层的铺设工作,确保通行。
2、新建工程。
对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项目进场动工,年内完成部分下封层建设,为明年全面动工打下基础。
3、维修养护工程。
完成丹史路龙山段2.0公里的公路大修工程;投资140万元对十二条县道进行全面养护,本文来自.gongwen123.改建侯桥1座,维修桥(涵)6座(道);投资260.0万元实施义门涡河大桥维修加固工程。
4、争取项目工程。
充分利用全国在五年内实现农村“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公路建设机遇,局长梁峰同志在县政府领导带领下,通过跑省进厅,积极申报,争取11项通达工程建设项目61.6公里,4项部通达工程建设项目十多公里,共计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千余万元!今后,我局还将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在“十一五”规划的5年内,努力争取改变我县农村公路现状,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其它5项提案的办理情况1、编号为149号“尽快修铺楚店镇—双庙镇公路”的政协提案。
待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后,即可签订施工合同开工。
2、编号为146号“县乡公路急需重建、维修、加宽路面”的政协提案,编号为152号“县乡公路破坏严重,要加大对乡村公路的建议”的政协提案。
编制了《201X—201X年县乡公路建设总体规划》,上报市局,现已争取201X年项目十余项,建设里程70余公里。
3、编号为153号“涡阳县城至新兴的公路何时能修通”的政协提案。
在克服了施工天气、资金、环境等不利因素下,目前已经完成南段17.0公里建设项目,剩余北段2.0公里建设任务,已要求施工单位充分利用剩余有效施工天气,完成下封层的施工工作。
4、编号为154号“建议有关部门抢修义门涡河大桥”的政协提案。
6月17日召开义门涡河大桥维修工程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经专家论证初步制定了维修方案,完成做出了施工图纸设计、评审,预计维修费用在260万元左右,待项目资金部分到位后,即可进行招投标。
为保证大桥安全,现已采取工程措施,设置了龙门架,并设立了限载、警示等标志,杜绝大型或超载、超限车辆通行。
汇报完毕,感谢政协各位主席、各位委员莅临指导。
《县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汇报》附送:县政协经济委员考察报告县政协经济委员考察报告8月26日~9月1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一行18人,在赵杰副主任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辖的乌鲁木齐、布尔津、吐鲁番等地进行学习考察,重点考察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情况。
通过学习考察,委员们认为,该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沙依巴克区生态建设基本情况沙依巴克区是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之一,维吾尔语意为戈壁滩上的花园,是乌鲁木齐市唯一用维吾尔语命名的城区。
该区位于市区西部,西临雅玛里克山,北有黑山头、红庙子山等,辖区总面积427平方千米,人口52.8万人,居住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满、蒙古、锡伯、俄罗斯等38个民族,是一个具有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特殊地理环境的城区。
201X年3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当时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在城市中心区建成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沙依巴克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三条绿色廊道、三大生态建设工程、三大经济商圈的发展格局,城市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到201X年底,全区绿地面积达1756.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74万平方米,庭院绿地15万平方米,荒山绿化1666.7万平方米,年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25.98%,人均绿地面积19.7平方米,与1997年的不到4平方米相比,增长了近4倍。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沙依巴克区共建成道路140条,面积41.3万平方米;治理泥巴巷道40条,道路硬化率达97.43%;拆除违章建筑29万平方米,建成袋装垃圾站240个、二类公厕164座,全区109条主干道、180万平方米清扫区的垃圾日产日清率达100%,跨入新疆卫生先进城区行列。
与此同时,沙依巴克区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