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服务业综合情况发展现状是初步形成了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邮电和仓储、房地产等产业为主要支撑,金融、旅游、信息、中介以及社会服务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体系;二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13 年全市生产总值14370.1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
第三产业增加值6905.03 亿元,增长12.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1%。
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 个百分点,大都市的优势不明显, 而发达国家或地区多在70%以上。
三是服务业的水平和层次明显提高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房地产业迅速成长壮大;四是服务业成为就业主渠道,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人口的42%。
天津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天津市第二、三产业调整的方法不仅在于增加第三产业投资额还在于供需瓶颈的不断缓解, 其中收入增加与消费意识的改变是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可探索的原因之一。
二是新兴服务业发展慢、实力弱。
天津商贸餐饮、交通邮电、仓储等传统行业比重偏高而金融保险、信息与科技、旅游、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
新兴服务业发展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链接互动不紧密、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非公经济不够活跃与发达的省市相比天津市的非公经济发展明显不足,民营企业和私营个体经营者的注册数量、经营规模、利税水平都有较大的差由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2008年对全国的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国内拥有10万户以上的私营企业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而2008 年天津的私营企业仅为北京的1/5 ,上海的1/7。
以天津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区位条件而言,民营经济理应有更大规模、更快的发展。
四.城市建设辐射不足,投入相对较低城市建设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领域,涉及到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各个方面。
天津的城市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较大的发展,如引滦入津、三环十四射路网、煤气化、危陋房屋改造、海河综合开发工程等,特别是建成国内最长的城市轻轨线路,这些投资均都是独具有战略眼光的。
但要实质性地加速服务业发展,目前的城建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还都不足。
与京沪穗三大城市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迎头赶上。
五.体制机制上仍有许多制约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因素。
机遇与挑战一是调整优化结构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
优化产业结构为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先进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咨询策划”等现代服务业来支撑。
优化需求结构为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本身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扩大消费,需要服务业加快发展。
优化要素结构为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消耗低、污染小、占地少、效益高,对天津这样一个“两头在外”的加工工业城市,迫切需要服务业扩大规模、提高比重。
二是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力带动。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不断加快,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有利于强力聚集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
三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外部契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向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不断增强,天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方面必将大有作为。
天津市服务业具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旅游服务业2013 年,天津市接待入境游客264.54 万人次,外汇收入25.91亿美元,分别比2010 年增长59%和82%;接待国内游客1.36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84.23 亿元,分别比2010 年增长48%和73%。
天津已跻身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地区行列。
陆续建成了“欧陆风韵” 、“意奥风情”、“老城津韵”等12 个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主题板块;极地海洋世界、凯旋王国主题公园、华侨城欢乐谷、欢乐海魔方、米立方水世界等一批旅游大项。
初步建成游艇俱乐部、房车露营地、直升机起降点,形成海、陆、空旅游新业态。
威斯汀大酒店、万丽天津宾馆、滨海喜来登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相继建成纳客。
差距一是旅游经济总量不大,旅游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不够,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精品项目;三是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大,旅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还不够高;四是旅游标准化建设和公共服务有待加强,服务的国际化、精细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五是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缺乏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六是旅游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目标2014—2016 年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2014 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55 亿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2540 亿元,同比增长18%;2015 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73 亿人次,同比增长11.6%,旅游总收入2970 亿元,同比增长17%;2016 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9亿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3600 亿元,同比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370 万人次。
金融服务业2013年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20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4%;全年全社会融资规模达到 4910 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 别为 23317 亿元和 20858 亿元,银行业机构总资产 4.13 万亿元; 证券公司总资产达到 141 亿元;保险业金融机构实现保费收入 276.8亿元,各项赔付 102 亿元,保险业金融机构总资产 1001 亿元。
金融 达到 11.3%,金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13.5%,金融业已经 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
2013 年末,商业保理公司达到 96 家,注册资本金超过 73 亿元,全国商业保理试点区域的效应充 分显现。
全市开业运营小额贷款公司达到 156 家,累计发放贷款 780 亿元。
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达到 124 家,年末融资担保责任余额 320亿元,在保户数突破 5 万户。
361 家股权投资基金在全市 20 家商业 银行实行托管,实收(实缴)资本 1046 亿元,累计对 960 个项目股 权投资金额 859 亿元。
差距金融业总体规模仍然偏小,金融资金支持能力与经济社会发 展的资金需求不相匹配, 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强; 金融机构门类齐全优势和综合集成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没有形成金融服务和产 品的组合叠加效应; 金融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支持促进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金融风险运行监测和防范 金融风险的联动机制仍需强化目标力争用 3 年时间,初步形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 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 市场体系、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创新体系、 符合国际通 行规则的规范有序的金融发展环境, 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和天津滨海 新区开发开放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改革创新基地, 为全 国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突破10%。
和金融服务业缴纳各项地方税收148.3 亿元,占全市地方税收比重 rH 步现代物流业十一五” 期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长20%。
2012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为1035.4 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
天津港与500 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13 年天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0 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突破5 亿吨,成为世界排名第四位的港口。
天津机场2013 年共执行正班航线数量157 条,通航城市94 个。
公路网、铁路网覆盖、东北、西北、华北和华东,我市成为中国境内唯一拥有3 条通道的大陆桥东部起点。
差距天津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总量规模还不大,2012 年物流业增加值不足上海的一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海低4 个百分点。
二是物流总部企业比较少,国内外知名物流大企业在津设立总部的很少,与我市作为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不相适应。
例如国内前10 名的快递企业有8 家总部在上海,我市目前还没有。
三是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智能化、规模化的物流园区比较少,全市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
四是政策措施有待完善,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较少,已出台的政策需要进一步深化落实目标2016 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全市5A 级物流企业达到8 家;天津港保持在我国北方港口中的领先地位,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 万标准箱;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30 万吨。
到2016 年,打造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形成一批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培育一批辐射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的专业物流企业,初步建成一个接轨国际物流、服务环渤海地区的高效、绿色、现代的物流服务网络。
电子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进一步增长。
2013 年,天津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000 亿元,同比增长164%;网络零售额超过400 亿元,同比增长48%。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超过60 家,支付机构17 家,本地法人支付机构4 家。
以银行卡为主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2013 年POS机具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52%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相继拓展了移动支付应用。
天津市拥有快递企业236 家,2013 年快递业务量达8719 万件,业务收入17.77 亿元。
差距一是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整体规模仍然偏小,带动作用有待提升。
2013 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约占全国的3%,在国内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中未列入前十名。
二是部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仍处于运营初期或试运营状态,大部分平台还在建设阶段,应用程度不够。
三是虽然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但仍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整体层次和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
四是在通信基础设施、支付、信用、监管、信息安全、统计监测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服务以及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还有待加快完善。
目标以平台建设为核心, 以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为重点, 进一步优化环境, 加大招商力度,努力实施“千百十”工程。
到2016 年,把天津建设成为交易规模大、集聚程度高、支撑体系强、发展环境好,中国北方具有国际竞争商贸服务业十一五” 以来,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5%和26.7%,2013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70.4 亿元,同比增14%;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完成3.19 万亿元,同比增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