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件淋巴瘤共33页
内科学课件淋巴瘤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淋巴瘤
概念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 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 肿瘤。 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 组织器官中,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是最 易受到累及的部位。 组织病理学上将其分为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 HD ) 和 非 霍 奇 金 淋 巴 瘤 (Non Hodgkin lymphoma NHL)两大类。
HD首发结外受侵较少,主要为小肠、胃和咽淋 巴环。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引起相应部位压迫症状。
3. 全身症状
包括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其次是皮肤搔痒和 乏力。
周期性发热特点:约占六分之一HD病人。
① 在数日体温逐渐上升,体温在38-40C之间,持续数天, 然后逐渐降至正常。经过10天至6星期或更长的时间间歇期, 体温又开始上升,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出现,逐渐缩短间歇 期。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 病毒病因学说 ㈠EB病毒—是一种DNA疱疹型病毒,可引 起人类B淋巴细胞的恶变,而致伯基特 (Burkitt)淋巴瘤。 用荧光免疫检查法检查部分HD病人血清, 也可发现高价抗EB病毒抗体。HD患者淋巴结连 续组织培养,在电镜下可见EB病毒颗粒。在 20%HD的里-斯(Read-Sternberg,R-S)细胞中也 可找到EB病毒。
惰性淋巴瘤 B细胞惰性淋巴瘤
T细胞惰性淋巴瘤 侵袭性淋巴瘤 B细胞侵袭性淋巴瘤
T细胞侵袭性淋巴瘤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等 蕈样肉芽肿/赛塞里综合症
套细胞淋巴瘤 大B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等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等
临床表现 一. HD与NHL共同临床表现 1.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局部肿块形成。 2. 可伴有相应器官压迫症状及体征。 3. 结外侵润表现:鼻咽部、肺、胃肠道、骨骼、皮肤、 肝、脾等。当淋巴 瘤侵润血液和骨髓 时可形成淋巴细胞 白血病;侵润皮肤 表现为蕈样肉芽肿 或红皮病。 4. 全身症状: 发热、消瘦、盗汗、 最后恶病质。
其它:毛细胞型、皮肤T细胞型、组织细胞型、髓外
浆细胞瘤、不能分型及其它。 三.淋巴组织肿瘤WHO(2000)分型
此分型既考虑了形态学特点,也反映了应用单克隆抗 体、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对淋巴瘤的新 认识和确定的新病种包括在内。
WHO(2000)分型方案中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1.边缘区淋巴瘤(MZL) 2.滤泡性淋巴瘤(FL) 3.套细胞淋巴瘤(MCL) 4.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5.Burkitt淋巴瘤(BL) 6.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CL) 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8.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PTCL) 9.蕈样肉芽肿/赛塞里综合症(MF/SS)
㈡逆转录病毒—与淋巴瘤发病有密切
关系。
成人T细胞淋巴瘤——HTLV-Ⅰ。
T细胞皮 肤淋巴 瘤 (蕈 样肉芽 肿 )—— HTLV-Ⅱ。
㈢幽门螺杆菌——胃黏膜淋巴瘤
二. 宿主的免疫功能决定对淋巴瘤的易感性
是指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者易感 淋巴瘤。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约比正常人癌的发 病率高,特别是淋巴系统肿瘤。在器官移植和 肿瘤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继发淋 巴瘤特别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明显高于对照 组。
低度恶性: A. 小淋巴细胞型(可伴浆细胞样改变) B. 滤泡性小裂细胞型 C. 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 中度恶性: D. 滤泡性大细胞型 E. 弥漫性小裂细胞型 F.弥漫性小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 G.弥漫性大细胞型
高度恶性:
H. 免疫母细胞型
I.淋巴母细胞型(曲折核或非曲折核)
J.小无裂细胞型(Burkitt或非Burkitt淋巴瘤)
3.有毛细血管增
生和不同程度纤维化。
二、 非霍奇金淋巴瘤 1. 正常淋巴结组织破坏。 2. 恶性细胞单一性增生。 3. 无里斯细胞。
分类 一.霍奇金病的分类 在1965年的Rey会议上,HD被确定分为四型: 1. 淋巴细胞为主型 2. 结节硬化型 3. 混合细胞型 4. 淋巴细胞消减型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 NHL的分类以1982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制订的国际 工作分类(IWF)为基础,加以免疫分类,如“弥漫性大细 胞性淋巴瘤,B细胞性”等。
一.霍奇金病 1.初发症状: 以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为首发表现(颈、锁骨上占6080%;其次是腋下)。 以原因不明的 持续性或周期性发 热为主要起病症状 (占HD患者30-50%) 这类患者年龄稍大, 男性较多。
2. 肿瘤首侵部位
绝大多数为表浅淋巴结,腹腔淋巴结包括肠系 膜和腹膜后淋巴结,还有纵膈淋巴结。以浅表淋巴 结为主。
病理
一.霍奇金病 病理学特征:
1.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完全破坏。 2.细胞有肿瘤性细胞和反应性细胞。 反应性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 胞、成纤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等。目前认为它们不是 肿瘤细胞,而是宿主对瘤细胞的免疫反应细胞,是构 成本病的主要背景成分,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肿瘤性细胞主要包括:异型组织细胞;非诊断性里-斯细胞; 诊断性里-斯细胞。不同形态的里-斯细胞,对诊断HD具有 很重要的地位。
② 发热时患者全身不适,乏力和食欲不振,但当体温下 降时立感轻快,并能进食。
③ 皮质激素和吲朵美辛甚易退热。
④ 抗感染治疗无效。 4.其它
① 饮酒后淋巴结疼痛——HD特有,见于部分患者。
② 带疱疹——好发于HD,约占5%-16%。
③ 脾侵犯占10%。
④ 侵犯各系统及器官。
二. 非霍奇金淋巴瘤
1. 浅 表 淋 巴 结 肿 大 : 为 最 常 见 的 首 发 临 床 表 现 , 约 占 NHL的60-70%,以颈部最为常见,其次是腋下、腹股沟。但 较HD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