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第二标段项目进场道路沿线水沟处理措施编制:审核:批准:******项目第二标段项目部二○一二年十月十四日一、工程情况根据工程施工布置,进场道路从G513国道K1041+900~K1042m区间开口,途经**县**镇****稻田和河滩地到达**河右岸,再向上游延伸经过贝雷桥至***施工区西库岸。
进场道路全长1287.026m,在其开口处跨越G513国道排水边沟1处,沿途跨越1处农田灌溉水渠、3处原道路排水涵管和1处河边泵站埋管,共计6处管渠段。
在原有管渠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设计方案重新改造这6处管渠,并在道路两侧布设排水沟。
排水布置详见《施工道路排水设施布置图》。
二、措施规划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进场道路毛路施工时就要对其跨越的排水沟、排水涵管、灌溉水渠及河边泵站埋管进行处理,以确保在进行路基回填和路面施工时不受这些沟、管、渠的影响。
由现场情况和施工要求对所涉及的6处管渠进行如下规划:a.将进场道路所占G513国道1处排水边沟段改造成涵管段(编号为1#);b.将1处农田灌溉水渠段改造成涵管段(编号为2#),在涵管段两端头设置沉沙池;c.将3处原道路下的排水涵管撤除并换成新型涵管(编号为3#、4#、6#),在上下游设置底板和翼墙导水;d.将1处河边泵站埋管撤除并换成承压强度大的硬质钢丝胶管(编号为5#);e.在涵管和硬质钢丝胶管四周采用C25砼层保护管道;考虑到涵管上部进场道路的承重,排水涵管采用钢筋砼涵管,并到成都市区采购相应规格和要求的涵管。
所采购的涵管通过20t拖车运至施工现场,15t汽车吊将涵管卸至管道埋设施工点附近。
另外,在进场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汇流通过涵管排放到**河。
三、泄流及管径尺寸选择经过现场考察和询问当地村委会,了解到排水沟的正常泄流和最大排洪流量,在设计排水沟尺寸和排水涵管的管径时,按照原有排洪孔径尺寸乘1.3的系数来确定本次设计的泄洪管径尺寸,确保满足排水泄流条件。
根据现场量测确定排水涵管长度和管径尺寸为:1#涵管内径2#涵管内径50cm,长14m;3#涵管内径100cm,长12m;4#涵管内径200cm,长12m;5#硬质钢丝胶管,管径30cm,长20m;6#涵管内径80cm,长14m;涵管壁厚均为10cm(涵管具体埋设见后附图)。
四、处理措施1.G513国道排水边沟段的处理将进场道路所占G513国道附属的1处排水边沟段改造成涵管段(编号为1#)。
1#涵管段内径30cm、长32m,布设在进场道路K000+000开口处,在国道施工围挡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此沟段的处理。
先将划定的浆砌片石排水沟段人工撤除避免破坏国道,按照原水沟轮廓线适当进行人工扩挖来方便涵管施工。
土方开挖采用反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至5#垫高区,装载机平卸渣面。
在水沟截断处对水沟端头进行封堵截流处理防止水流入坑内影响施工,扩挖完成后对基底进行整平和夯实,再按照设计的高程和坡度浇注30cm厚底板隔半天后用15t汽车吊将涵管吊入沟内,人工配合对接并用满足强度要求的水泥砂浆进行接缝处理。
再在涵管的四周装模,要求两侧模板距离涵管不小于30cm、两端头模板紧贴涵管端口、模板四周支撑稳固。
再采用砼罐车运料、农用小斗运输车给大反铲挖机挖斗上料进行浇注及人工配合振捣的方法。
浇注到涵管顶部以上5cm高度时暂停浇注,隔半天后再在上面铺设单层钢筋网格10cm×10cm主筋为Φ20,分布筋为Φ16,继续浇注25cm厚度的C25砼。
最后,在涵管四周的砼强度达到75%后,采用砂砾石料填平路基底部并夯实找平,再在上面进行进场道路路基回填及路面施工。
2.一处农田灌溉水渠段的处理将1处农田灌溉水渠段改造成涵管段(编号为2#)。
2#涵管段内径50cm、长14m,布设于进场道路K0+225.092附近农田里面,该水渠在此秋冬之季没有过水目前处于干涸状态所以不需要进行导流。
先将划定的浆砌片石农田灌溉渠段人工撤除,按照原水渠轮廓线适当进行人工扩挖来方便涵管施工,土方开挖采用反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至5#垫高区,装载机平卸渣面。
扩挖完后对基底进行整平和夯实,再按照设计的高程和坡度浇注50cm 厚底板隔半天后用15t汽车吊将涵管吊入沟内,人工配合对接并用满足强度要求的水泥砂浆进行接缝处理,连接。
再在涵管的四周装模,要求两侧模板距离涵管不小于50cm、两端头模板紧贴涵管端口、模板四周支撑稳固。
再采用砼罐车运料、农用小斗运输车给大反铲挖机挖斗上料进行浇注及人工配合振捣密实。
浇注到涵管顶部以上5cm高度时暂停浇注,隔半天后再在上面铺设单层钢筋网格10cm×10cm主筋为Φ20,分布筋为Φ16,再浇注45cm厚度的C25砼。
最后,在涵管四周的砼强度达到75%后,采用砂砾石料填平路基底部并夯实找平,上面再进行进场道路路基回填及路面施工。
3.原道路下一处排水涵管段的处理将1处原道路下的排水涵管撤除并换成新型涵管(编号为3#)。
3#涵管段内径100cm、长12m,位于进场道路K0+297.395附近的原道路处,涵管上游水沟在此秋冬之季有小量水流,涵管施工时需要进行导流。
动土开挖前须在涵管上游架设一座临时便桥来保证原道路的通畅,架桥采用手脚架钢管加扣件来架设,桥面铺设2.5cm厚木板,桥长5.5m、桥宽3.2m。
先用大反挖将道路土层挖除,再按照原涵管轮廓线用挖机适当扩挖来方便涵管施工。
土方开挖采用反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至5#垫高区,装载机平卸渣面。
扩挖到平齐涵管底部时用挖机横向推动原涵管使之脱节,这样便于接下来用15t汽车吊将原涵管吊离坑内,接着再对坑两边适当扩挖,对原涵管底部清基到密实土层。
在坑内上游某处堆土截流同时在坑内一侧挖适当大小的土沟进行导流。
扩挖完后在坑底部换填一定厚度密实土壤再对基底进行整平和夯实,再按照设计的高程和坡度浇注50cm厚底板隔半天后用15t汽车吊将涵管吊入沟内,人工配合对接并用满足强度要求的水泥砂浆进行接缝处理,并在涵管段上下游设置50cm厚底板和50cm长的翼墙导水。
再在涵管的四周及上下游翼墙处装模,要求两侧模板距离涵管不小于50cm、两端头模板紧贴涵管端口、模板四周支撑稳固。
再采用砼罐车运料、农用小斗运输车给大反铲挖机挖斗上料进行浇注及人工配合振捣的方法。
浇注到涵管顶部以上5cm高度时暂停浇注,隔半天后再在上面铺设单层钢筋网格10cm ×10cm主筋为Φ20,分布筋为Φ16,继续浇注45cm厚度的C25砼。
最后,在涵管四周的砼强度达到75%后,采用砂砾石料填平路基底部并夯实找平,上面再进行进场道路路基回填及路面施工。
4.原道路下一处排水涵管段的处理将1处原道路下的排水涵管撤除并换成新型涵管(编号为4#)。
4#涵管段内径200cm、长12m,位于进场道路K0+367.717附近的原道路处,涵管上游水沟在此秋冬之季有小量水流,涵管施工时需要进行导流。
路的通畅,架桥采用手脚架钢管加扣件来架设,桥面铺设2.5cm厚木板,桥长6.5m、桥宽3.2m。
先用大反挖将道路土层挖除,再按照原涵管轮廓线用挖机适当扩挖来方便涵管施工。
土方开挖采用反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至5#垫高区,装载机平卸渣面。
扩挖到平齐涵管底部时用挖机横向推动原涵管使之脱节,这样便于接下来用15t汽车吊将原涵管吊离坑内,接着再对坑两边适当扩挖、对原涵管底部清基到密实土层。
在坑内上游某处堆土截流同时在坑内一侧挖适当大小的土沟进行导流。
扩挖完后在坑底部换填一定厚度密实土壤再对基底进行整平和夯实,再按照设计的高程和坡度浇注50cm厚底板隔半天后用15t汽车吊将涵管吊入沟内,人工配合对接并用满足强度要求的水泥砂浆进行接缝处理,并在涵管段上下游设置50cm厚底板和50cm长的翼墙导水。
再在涵管的四周及上下游翼墙处装模,要求两侧模板距离涵管不小于50cm、两端头模板紧贴涵管端口、模板四周支撑稳固。
再采用砼罐车运料、农用小斗运输车给大反铲挖机挖斗上料进行浇注及人工配合振捣的方法。
浇注到涵管顶部以上5cm高度时暂停浇注,隔半天后再在上面铺设单层钢筋网格10cm ×10cm主筋为Φ20,分布筋为Φ16,继续浇注45cm厚度的C25砼。
最后,在涵管四周的砼强度达到75%后,采用砂砾石料填平路基底部并夯实找平,上面再进行进场道路路基回填及路面施工。
5.一处河边泵站埋管段的处理将1处河边泵站埋管撤除并换成承压强度大的硬质钢丝胶管(编号为5#)。
5#硬质钢丝胶管段管径30cm、长20m,位于进场道路K0+530.779处,泵站所埋管道为灌溉管道,进场道路须从其上面经过所以必须做好改造处理。
在泵站没有抽水的条件下,先把路两边管道连接处撤断,再用挖机沿着原管路的位置进行开挖,把原埋管移除再适当扩挖方便管道施工。
土方开挖采用反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至5#垫高区,装载机平卸渣面。
扩挖完后在坑底部换填一定厚度密实土壤再对基底进行整平和夯实,再按照设计的高程和坡度浇注30cm厚底板隔半天后把硬质钢丝胶管段装入沟内,人工配合对接。
再在管道的四周装模,要求两侧模板距离涵管不小于30cm、两端头模板紧贴涵管端口、模板四周支撑稳固。
再采用砼罐车运料、农用小斗运输车给大反铲挖机挖斗上料进行浇注及人工配合振捣的方法。
浇注到涵管顶部以上5cm高度时暂停浇注,隔半天后再在上面铺设单层钢筋网格10cm ×10cm主筋为Φ20,分布筋为Φ16,继续浇注25cm厚度的C25砼。
最后,在管道四周的砼强度达到75%后,采用砂砾石料填平路基底部并夯实找平,上面再进行进场道路路基回填及路面施工。
6.原道路下一处排水涵管段的处理将1处原道路下的排水涵管撤除并换成新型涵管(编号为6#)。
6#涵管段内径内径80cm、长14m,位于进场道路K0+668.769处,涵管上游水沟在此秋冬之季有小量水流,涵管施工时需要进行导流。
先用大反挖将道路土层挖除,再按照原涵管轮廓线用挖机适当扩挖来方便涵管施工。
土方开挖采用反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至5#垫高区,装载机平卸渣面。
扩挖到平齐涵管底部时用挖机横向推动原涵管使之脱节,这样便于接下来用15t汽车吊将原涵管吊离坑内,接着再对坑两边适当扩挖、对原涵管底部清基到密实土层。
在坑内上游某处堆土截流同时在坑内一侧挖适当大小的土沟进行导流。
扩挖完后在坑底部换填一定厚度密实土壤再对基底进行整平和夯实,再按照设计的高程和坡度浇注50cm厚底板隔半天后用15t汽车吊将涵管吊入沟内,人工配合对接并用满足强度要求的水泥砂浆进行接缝处理,并在涵管段上下游设置50cm厚底板和50cm长的翼墙导水。
再在涵管的四周及上下游翼墙处装模,要求两侧模板距离涵管不小于50cm、两端头模板紧贴涵管端口、模板四周支撑稳固。
再采用砼罐车运料、农用小斗运输车给大反铲挖机挖斗上料进行浇注及人工配合振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