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论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论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21世纪呼唤创新型的全方面的人才。

培养学生,传授知识只是基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探究式教学是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

首先分析了践行探究式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误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误区实施策略一、践行探究式物理教学的理论阐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强调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学生是应该孤立地学习。

学习者会从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别人观点的机会中受益匪浅,而且通过这样的过程他们重构自己的观点。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自身观点不同的观点。

这就要求学生共同合作,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中相互交流。

建构主义对科学探究的心理过程,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为探究教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使探究教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误区分析
1.盲目推崇探究式教学,生搬硬套的教学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部分教师过分夸大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功效,他们认为,既然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倡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那么不论什么物理知
识,也不管是否适合用探究式教学这种方式,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用这种方式去教学,“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完全忽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点,将探究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相对立。

这是由于未能领会科学探究的内涵与实质,而走入另一个极端。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探究获取,并非教材上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课堂探究式教学。

有些内容,特别是一些抽象言语信息很难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所能概括出来的,不利于我们进行探究教学;还有些内容,由于不符合学生能力的逻辑发展,或者由于材料、设备和教学整体计划的限制,不能进行探究。

2.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有研究者认为,探究式教学重过程轻结果,是“过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过分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这种看法是走向了与应试教育相反的另一个极端。

其实,它们是同样重要的,正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明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是相得益彰的两种学习结果。

在很多探究式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运用探究技能发展了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而有的老师认为,因为探究式教学活动在探究过程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学生对概念及原理的掌握就要相对薄弱一些,这种观点是不可靠的。

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3.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要求学生大胆探索,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构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他们收集数据,对数据加以整理并解释数据;他们能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并向老师和同学解说他们自己的结论,等等,充分发挥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人们难免会认为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有所下降,从而否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虽然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但是教师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教,还要研究如何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教学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任凭学生去自学或盲目探索,而不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要为科学探究的开展设置有利的环境,提供相关资料、信息;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探究的结论。

无论是探究种类的选择,探究条件的创造,还是探究各阶段的活动,都离不开教师,都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指导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三、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1.作为教师,要充分做好计划和指导工作
首先,应制定明确的探究目标,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能发展各种探究能力,形成探究精神和态度。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步骤,明确在探究过程中每一步的任务以
及完成每一步能达到的目的。

使得探究过程的每一步都能环环相扣,衔接自然。

最后,要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案,使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评价学生们在完成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在知识、理解和种种能力上有什么进步。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探究方式。

例如,当学习内容较为简单时,可以在课堂上抽出十几分钟进行片断探究:当学习任务较为复杂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时,可以用一节到两节课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主题探究。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及学习进程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形式。

另外,探究式教学是协作性的活动,课堂上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和小组之间随时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悉心指导,精心组织,一方面,要使学生人人都有充分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有的同学脱离探究主题,白白浪费了时间。

2.重视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重视探究性实验
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在探究者的群体中,这种差异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资源。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探究式教学非常需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动中,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既定目标的学习活动。

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会产生争论的,且是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手段。

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或重结论而轻探究过程(教师演示实验),或重实验操作技能而轻能力培养(学生分组实验)。

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除了器材使用和实验方法方面的问题,学生所需要克服和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是不多的,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果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自主设计的探究性实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3.联系日常生活,体验探究成果
物理学科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因此,物理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

实际体验不仅让学对物理概念、规律加深了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学中用,用中学”,不断探究知识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以更大热情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这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柴西琴.浅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学科教育,2012
[2]徐学福.科学探究与探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