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藏自治区林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西藏自治区林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西藏自治区林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A. 2项B. 3项C. 4项D. 5项【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课本中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内容多,包括内环境、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知识。

【详解】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①正确,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②正确,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③错误,激素作用在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④正确,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此时还很强大,大多数HIV病毒都要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摧毁,⑤正确,综合分析,正确的有①②④⑤,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类组合题是极易出错题,学生正答率会很低,因此平时要注意课本中的一些细节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如题中的③,会误认为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对课本实验不熟悉。

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②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③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热④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成熟,还可延长植物种子贮藏时间⑤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⑥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加快叶片衰老和脱落⑦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A. 2B. 3C. 4D. 3【答案】A【解析】【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详解】①植物的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为无论向光侧还是背光侧,生长素都是促进茎生长的,①错误;②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乙烯的合成,②正确;③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热,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③错误;④赤霉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也能促进种子萌发,缩短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④错误;⑤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染色体加倍,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⑤错误;⑥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因此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会延缓叶片衰老和脱落,⑥错误;⑦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根本原因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同时含受环境影响,⑦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掌握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识记并理解相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3.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A. 参与体温调节B. 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C.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 对血糖平衡有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A正确;B、有渗透压感受器,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B正确;C、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产生,故C错误。

D、下丘脑可以通过植物性神经调节血糖平衡,D正确;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C. 过敏体质的人第一次接触抗原即可引发过敏反应D. 毒蛇咬伤后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蛇毒的相应抗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免疫细胞的分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特点、体液免疫过程、过敏反应的实质的综合性考查,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详解】A.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B正确;C.过敏体质的人至少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才会产生过敏反应,C错误;D.毒蛇咬伤后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蛇毒的相应抗体,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特点,过敏反应的实质,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5.与如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表示传出神经纤维,③表示传入神经纤维B. 反射过程中,兴奋在①②③处都只能单向传导C.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释放至b处D. c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①是传入神经,②是突触,③是传出神经,a是突触小泡,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据功能分: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

最简单的反射弧也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4、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详解】A、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以判断:①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于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所以兴奋在图中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①②③处都只能单向传导,B正确;C、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释放至b处,C错误;D、c为突触后膜,此处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解答题6.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

请据图回答。

(1)当体内缺乏_____元素时,(填“铁”或“碘”或“镁”),将导致激素d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为____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名称)和垂体分泌的_____(激素名称)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____调节机制。

【答案】 (1). 碘 (2). 主动运输 (3).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 促甲状腺激素 (5). 反馈 【解析】 【分析】1、分析图解可知:性腺细胞可以分泌a 性激素;甲状腺细胞可以分泌d 甲状腺激素;胰岛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B 细胞)或胰高血糖素(A 细胞);肾上腺细胞可以分泌b 肾上腺素。

2、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3、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引起胰岛素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 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 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 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详解】(1)I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成分,当体内缺乏I 时,将导致激素d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2)如果人体内激素d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就会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点睛】本题考查了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过程,属于简单题 7.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的(1)人体的内环境包括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画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_____(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其中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如果该物质长期分泌不足。

可使血液中_____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_____的发生。

【答案】(1). 血浆(2). 组织液(3). 淋巴(4). (5). 胰岛素(6). 血糖(7). 糖尿病【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⑤为红细胞。

A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

2、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详解】(1)人体的内环境主要包括:②血浆、③组织液、④淋巴。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图为:(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其中胰岛素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如果该物质长期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点睛】本题结合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免疫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的名称;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如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是_____,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它的生理作用的特点具有两重性。

(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_____,其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

(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细胞伸长/细胞分裂)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____(细胞伸长/细胞分裂)实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