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合作探究3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点。
过渡:皮特先生的一天
提问:从以上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导入下一标题
提出问题:
(1)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各阶段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2)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有哪些?其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教师引导点拨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1)如果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人,你的身边会发生哪些变化?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片
(2)阅读下列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师总结补充。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播放电影短片《摩登时代》,导入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变化,
过渡:
阅读材料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请回答:分析上述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组织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学生尝试思考原因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学生回答: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原料。
结合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分析原因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
观看电影短片《摩登时代》,总结工业革命后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课本总结归纳:大企业出现的原因,表现,归纳大企业时代经济组织的特点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
1、社会背景(前提和条件)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雄厚的资本: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
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
丰富的资源及原料: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英国海外殖民地很多,原料来源十分充足。
海外市场的需求: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市场不断扩大,商品需求增加。
(3)最终形成: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2、方式:
(1)国际贸易的发展(条件)
(2)资本输出(影响)
(3)武力威逼
3、标志:
小结:展示图片——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巩固练习
课堂延伸
有人说:“一座现代科学技术里程碑的旁边,往往有一座坟墓。”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展示中西方近代历史对比画面一、二、三
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西方最本质的区别
提出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任务2、各小组组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3、小组长负责整合观点4、推举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结果
展示英国首都伦敦的风景图片,并展示名画《日出》,
为什么画中的伦敦上空雾气茫茫?伦敦的“雾都”之称从何而来?进入工业革命的进程。
设计问题:
(1)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学导语:“假如你是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人,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有那些变化?”要了解你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么我们就来共同探索第二单元第九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我们将用2个课时来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以及给整个世界带来哪些重大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到来
(1)原因: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2)表现:
(3)特点:①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或经营。
②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提高了劳动效率。
(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过程:
(1)开始形成: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新航路开辟、殖民活动
(2)初步形成: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3、阅读史料,认识并理解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通过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使学生正确认识,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以及其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从而能正确认识事物,尊重经济、文化的多样性。
1、社会背景(前提和条件):
2、成果
3、扩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经济组织的变化
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出现
2、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
(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过程
2、方式
3、标志
教后记
本课设计充分利用了教材,如习题大量使用了插图、资料、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学生的不断求知中提高了能力,升华了情感。
引导学生从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的变革影响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强动力。但它的某些后果也对人们提出了深刻的启示,比如环境污染、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速度过快的问题出现。
认识到近代中西方最本质的区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工业文明。
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对学案中的合作探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假设大家要办一个工厂,那么需要什么条件呢?(3)“假如你是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人,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有那些变化?”
(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
(4)中国农耕文明时期发达的手工业为何始终停留在手工层面,没有像英国等西方国家那样跨入工业文明的门坎的原因。
(过渡)在经历了近百年蒸汽时代的洗礼,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以一种蓬勃向上的姿态迈进了另一个崭新的时代——电气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题:第9课改变世界地工业革命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1、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2、掌握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3、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过程和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1、阅读教材与史料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与影响。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2、成果
3、扩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
成果:
(三)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3、使近代城市兴起和发展
4、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经济组织的变化
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出现
特征:1、工厂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2、工厂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3、中小企业占多数。4、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管理者
教学重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成果及影响。
教学难点
1、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即它带来的影响。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
教具
学案、教材、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