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今江南经济的发展

古今江南经济的发展


• ④开发与环保相结合,在开发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
• 近代江南经济
1、①鸦片战争: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打开中国市场 ②中日甲午战争 开厂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
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三、重难点剖析 重点难点易混淆点:
教材八下P18--21
《夺A》P21表47

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材八下P42-47,48- 《夺A》P22表51

50
重要性:2014年新增或变动考点
1、江南的开发(由识记变为理解)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由识记变为理解) 3、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的地位
(理解增加地位)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能春日风江 不来出景南 忆江江旧好 江水花曾, 南绿红谙 ?如似。
蓝火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
2属0中12国年自1由2月贸7易日区-范11畴日。,该习试近验区平于当2选01中3年共8月中2央2日总经书国记务之院后 第正一式批次准离设京立调,研于,9月选29在日了上深午1圳0时、正珠式海挂等牌广开东张。诸这地是。中“国 新 南大巡陆境”内的第说一法个也自不由贸胫易而区走,。并“将新为上南海巡带”来表十明年中发展国红将利继。续
走改革之路,推动经济的发展。
专题之
古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江南的开发、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洋务运动、 改革开放时期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
南方概念? 古代经济发展趋势?
时期
内容
原始社会
河姆渡人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
教材呈现
(由识记变为理解) 5、我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对内改革上升为理解,着重理解中国特色)
二、基础知识梳理
• 古代江南经济
5、
经济重心南移
6、
曲辕犁 筒车
7、农业上:占城稻;
手工业: 指南针。
商业: 市舶司 四川 交子 《清明上河图》
8、明清: 闭关锁国政策; 封建自然经济;
重农抑商政策。
二、基础知识梳理
3、近代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由于西方列强入侵, 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 被迫开放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封建自然经济被迫 开始解体,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加上交通条件 的发达和便利。
中国近代经济是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衰 亡的历程,也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还是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江南制造总 局
福州船政局
• 古代江南经济
• 古代江南经济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曲辕其为犁利也博哉!
筒车
三、重难点剖析 重点难点易混淆点:
• 1、总结古代经济发展的视角 • ①农业: • 粮食作物、产量;农耕技术、新农具;经济作物。 • ②手工业: • 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 ③商业: • 商业繁荣;商业都市;对外贸业;纸币出现。 • ④财政收入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⑤人口增长
三、重难点剖析 重点难点易混淆点:
•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 影响: • ①带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了经济重
心向南方的转移,增强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 • ②带动政治文化中心向东南的转移; • ③带动我国对外交流局面的变化(丝绸之路侧
重点的变化); • ④带动重大工程的建设:隋朝、元朝大运河的
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一战期间,中国出口面粉增长表
新中国成立后江南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期:1、土地改革
2、武汉长江大桥
3、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特区作用:享受国家优惠的经济政策,有利于
吸收侨资、外资,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 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土地改革
资农本业主生义产工合商作业化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南巡
新时期东南沿海经济崛起原因是什么?
新时期东南沿海经济崛起原因:最早对外开放的 地区,有优惠的政策;交通便利;沿海人民开 拓进取精神;东南沿海上早海的期浦经对东外济开开发急放区促示意。图
三、重难点剖析 重点难点易混淆点:
• 中国近代史被迫开放与现代史主动开放区别: (前提和基础,影响):
三、重难点剖析 重点难点易混淆点:
•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 开发:魏晋南北朝----开始南移:唐朝中后期---------
南移形成:南宋 • 原因: • ①北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 ②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 ③江南统治者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易混淆: • 南方开发于魏晋南北朝,北人南迁开始于东汉末年。
《夺A》 P2-3 表7
《夺A》 P4表11
教材七下P13-14
《夺A》 P5表13
√ √ √
唐末到南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材七下P56---60
《夺A》 P6表18

中国近代史
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八上P28--30
《夺A》 P13-14表29,

30
新中国建立初 一五计划时间及基本任务 期
教材七上P7-8
《夺A》 P1表2
要求层次
识理运 记解用

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 发现
春秋战国时期 都江堰的修建时间、图及地位
教材七上P37

《夺A》 P11表26

秦朝
评价秦始皇(开发东南、岭南,兴修灵渠)√
魏晋七上P59 教材七上P111-112
近代是 中国国家主权沦丧的被迫开放,现代是 国家主权独立基础上进行的主动开放,近代开放严重 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现 代对外开放实现双赢,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 位的提高。
修建。 • ⑤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三、重难点剖析 重点难点易混淆点:
• 5、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
(劳动力、 生产技术)
原因: ①北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②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政治环境
③江南统治者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政策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自然环境
• 认识 : • ①要重视吸收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引进人才; • ②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 ③地区或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政策的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