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技术1
第 一 章
绪 论
H ( X ) P( xi ) log P( xi )
i 1
N
上述平均信息量计算公式与热力学和统计力学中 的系统熵的公式一样,因此将它称为信源的熵
第 一 章
绪 论
通信
中文名称:
通信
communication 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 间进行的传送 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 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 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 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
高斯噪声 :其概率密度函数服从高斯分布(即正态分 布)的一类噪声
第 一 章
绪 论
高斯白噪声 :指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满足正态分布 统计特性,同时它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是常数的一类 噪声 ,一般,在分析通信系统时,通常用高斯白噪 声模拟实际的加性噪声
三、信道容量
编码理论
数字信道容量 信 息 度 量 信 道 容 量
大规模可编程器件
卫星通信与计算机通信
卫星 通信
电 视 长途 电话 卫星地面站
第 一 章
绪 论
计算机网络通信
移动通信
基站 基站
第 一 章
绪 论
基站
数字通信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
发送设备
信 源
信道
调 制
接收设备
解 调 信 道 译 码 信 源 译 码 信 宿
信 源 编 码
信 道 编 码
传 输 媒 介
第 一 章
第 一 章
绪 论
1、初级阶段:1834年,Carl F.Gauss和 Ernst H.Weber发明电磁式电报机 2、近代通信阶段 :1948年,Claude E.Shannon(香农)提出信息论
3、现代通信阶段 :80年代以后光纤通信 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
有线通信
1837年莫尔斯电报
传输线
发报 收报
第 一 章
绪 论
发报方按下键,电流接通,收报方的磁铁吸引水平杆, 水平杆下击发出声音。水平杆下击的时间长短(快 慢),收报方可听到“嘀”()“答”(-)的声音。由于事 先约定长短组合次序,就能知道发报方发出信号的意 思。莫尔斯电报的不足是必须把电报稿变成电码交专 门的报务员发送,比较繁琐。
电磁波
第 一 章
绪 论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 的存在证明了麦克斯韦尔预见的正确性
电磁波
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 夫把电磁波应用到无线电报通信中
第 一 章
绪 论
1906年德弗雷斯ຫໍສະໝຸດ 发明了电子管无线电广播,电视,无线电话…
收音机 电视
第 一 章
绪 论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第 一 章
绪 论
小结
信号、信息、消息的关系 什么是通信的本质 通信的分类 通信的収展概况
第 一 章
绪 论
作业
通信传递的内容是什么?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
简述信息、消息与信号的关系 数字通信涉及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通信的定义或本质? 通信中必须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数字通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乘性噪声是由于传输网络的非理想传输特性引 起的,会引起信号的各种线性畸变、非线性畸 变,乘性噪声一般随信号的消失而消失
第 一 章
绪 论
加性噪声独立于信号而存在,将引起传输网络 输出端信号信噪比下降,甚至无法提取有用信 号。
乘性噪声和加性噪声
加性噪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人为噪声、 自然噪声、内部噪声
的组成部分,组成传输信号的通路
根据传输媒介的不同,信道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 线信道 根据信道的内涵,可以把信道分为广义信道和狭义 信道
第 一 章
绪 论
广义信道又可以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可以细分为恒参信道、随参信道 编码信道可以细分为无记忆信道和有记忆信道
一、信道及其分类
编 码 器
第 一 章
绪 论
为了有效地传递和利用消息,常需将消息转换成
便于传输和处理的表达形式——信号(Signal)
信息、消息与信号的关系
信息是消息的度量,特指消息中有意义的部分, 即“有用的消息”
第 一 章
绪 论
消息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号是反映信息或消息的物理量、是通信传递的
客观对象
载体
消息 是一组有序符号 序列(如文字、语音、 图像...)
无论乘性噪声还是加性噪声,常常和信号混杂
在一起,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通过相应的抗
第 一 章
绪 论
噪声技术设法减弱它们对信号的影响,以保障
通信的可靠性指标
通信中常见的几种噪声
白噪声 :白噪声是指其功率谱密度函数在整个频率 域内是常数,即服从均匀分布,它类似于光学中包
括全部可见光频率在内的白光,因此称为白噪声
収展简史
1837年,美国人摩斯发明电报机
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
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
制了无线电接收机
第 一 章
绪 论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电影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 条人命
调 制 器
发 送 器
媒 介 调制信道
接 收 器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第 一 章
绪 论
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
二、信道中的噪声
通信是指通过信号在传输媒介上传输,实现信 息的传递
第 一 章
绪 论
传输媒介会对信号引入一系列的影响,如衰减、 畸变等,这些不利于信号传输的影响通常称为 噪声或干扰
乘性噪声和加性噪声
件
三、通信的分类
按传输介质分类
按信道中所传信号的不同分类
按调制方式分类 按照通信业务的内容不同分类 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分类 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不同分类
第 一 章
绪 论
按通信双方是否可以运动分类
常见分类
模拟通信 数字通信 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 话务通信 按通信业务分类 计算机通信 图像通信 卫星通信 按传输手段分类 微波接力通信 按技术特点分类 按复用方式分类 按调制方式分类 线性调制 非线性调制 数字调制 脉冲调制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码分复用
第 一 章
绪 论
第二节 信道的基本概念
信道及其分类
信道中的噪声
第 一 章
绪 论
信道容量
一、信道及其分类
广义上,通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収送设备、 第 一 信道和接收设备 章
収送设备实现信息的収送
接收设备实现信息的接收
信道是収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实现信息传递的桥梁
绪 论
一、信道及其分类
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介,是通信系统不可缺少
1876年贝尔电话
话筒
耳机
第 一 章
绪 论
1864年麦克斯韦从理 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 存在 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 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
1864年麦克斯韦尔在英国皇家学院发表了他的 第三篇著名论文——《电磁场力学的理论》, 在这篇论文中,麦克斯韦尔严格推导出完善的 电磁波方程(麦克斯韦尔方程)并得出电磁波 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30万公里)的重要结论
I loga 1 loga Px Px
第 一 章
绪 论
I为消息x所携带的信息量 P(x)为该消息发生的概率
信息量的单位: 对数底为2 → 比特(bit) 对数底为e → 奈特(nit) 对数底为10 → 哈莱特(十进制单位)
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当消息很长时,用符号出现的概率来计算消息的信息 量是比较麻烦的。可以改用平均信息量来度量 所谓平均信息量,指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平均 值。N个符号的离散消息源的平均信息量为:
第 一 章
绪 论
第一节 通信的基本概念
信息、消息和信号
通信的定义
第 一 章
绪 论
通信的分类 通信的现状与发展
引 言
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是人类存在的基础
通信:实现信息交流与传递的各种相关技 术手段与技能的总称 将大量有用的信息无失真、高效率地迚行传 输,同时还要在传输过程中抑制掉无用信息 和有害信息
克服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准确的传送信息是通信的主要任务。
数字通信技术
电子通信技术系 教师: 郭丽丽
短号:66124
课程性质
移动通信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概念、原理、理论
较强的课程
课程位置 前期课程:
《电路与电子》、《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 程 绪 介 等 后续课程: 《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 电话测试与维修》 等
第 一 课 章
第 一 章
绪 论
引 言
通信的目的:把包含信息的消息从一地传 递到另一地 通信方式 (1) 古代:烽火、狼烟、金鼓、旗语 (2) 近代:灯光 (3)现代:电报、电话、传真、电视 现代通信以电信号传递消息,快而准确, 不受时间、地点、距离等方面的限制
第 一 章
绪 论
一、信息、消息与信号
信息(Information)是指对于收収双方具有一定 意义的有待传递、交换、提取或存储的书面或口 头内容 信息必须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实现交流与传 递,如语言、文字、图象、数据等——消息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