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 PPT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 PPT


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在对从世界上不 同民族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 上,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 性与差异,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 通则的研究方法
前提: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 相对性的特征
还需相信 :
“通过习得当地人的语言,民族志工作 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当地文化的 理解(即诸种视野的融会),同时承认 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
研究 通过跨越时空考察文化的连续性来理解人类本身 考古史(archaeological history)涉及建构人类文化
发展历史,陈述区域文化发展史、地域分布特征等, 以及对社会文化系统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作出解释 考古学由史前考古学(prehistoric archaeology)、历 史考古学(historic archaeology
文化人类学不断积累的重要知识内涵中,无 论从人本的出发点,还是从不同地理区域的 族群生活方式的理解考虑,人类学都处在探 索世界各地人类未来发展的基础理念的重心 之中。
它的一些理念与原则可以构成一种潜在的知 识储备,提高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建议人 性与文化未来转换的方向,随时发挥对人类 社会有益的作用;这门知识可以使每一个社 会成员增强文化学习与理解的自信力,提供 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之道;
中国: 20世纪初: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在内地的
使用并存 50年代:民族学称谓在曾有广泛的使 80年代中期至今:使用人类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和社会人类学)和建立人类学研究机构
新兴的人类学(侧重文化人类学)刚刚立足之时,考 古学、语言学和归属于自然科学的人类学(侧重体质 与生物性,而分子遗传学等新学是后来的事)已经有 强大的学科实力而独立在,以往它们和历史学、自然 科学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同人类学的关系则处在因 缺少跨学科知识而难于联姻的状态中。
体质人类学可以认为包括两个主要的方 面:
研究人类演化与进化的过程及现代人类 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的关系
对人类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生命 现象的文化诠释,形成为今日人类谋福 利的应用性的创造
三、考古人类学
(一)围绕考古的学问 考古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 是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语言学理论, 尤其是雅格布逊音位学理论的影响下, 提出结构人类学的理论
人类学家格尔兹关于社会文化的阐释亦 有助于语言学者思考理解语境和意义
今日语言人类学肇始于美国印第安人的 语言和文化研究
语言人类学家与语言学家不同: 他们的技术性语言分析只是达到一个目的的
手段,以此作为数据和根据,从中推导出进 一步的人类学问题 人类学家在“语言与文化”这样的题目下研 究诸如世界观之间的关系、语法类型与语义 场、话语对社会化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 语言与社区的互动 语言人类学有别于探讨语言内部结构的语言 学研究,它侧重把语言纳入更广阔的社会文 化视野中考
(一)culture和文化词源 文化(culture): 源于拉丁文的“耕耘/种植”之意,而且“耕
耘/种植”除了含有照料土地、饲养家畜之意 以外,还有照料家庭和培养道德和心智之意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culture逐渐指道德完美与 心智或艺术成就 18世纪的欧洲:文化的集合意义强调了精神观 念领域的内向性理想主义的推崇
米德观察萨摩亚: 思考美国少女青春期的经历上的差异 在人类及其文化的性质方面作出理论建构
2
两元文化比较法需要对两种不同文化里的相 似实践加以系统地对照和比较,以识别出其 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目的:识别出作为两种文化共同基础的恒定要 素,并离析出导致两者间差别的可能因素
因果环节一旦建立,研究者就能提出解释这 些差别的各种理论。
话语分析关注社会文化知识和语法之间 的关系,其重点是会话推理 (conversational inferences),而会话 推理则有赖于对语境的解释。
话语/交际民族志是人类学家研究语言现 象时所运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交际民族志学者认为,特定的文化模式 决定谈话的内容和形式,因而该领域注 重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 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对“现存社会”进行考古研的分支学科——
民族考古学,
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民族志研 究对前工业社会的物质遗存进行研究,进而 理解该社会的文化和行为
70年代以后:美英等国出现“行为考古学”、 “后过程考古学”等新思想和新流派
80
语言人类学认为: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 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使用与 文化的关系的分支学科
埃文斯普理查德:东非阿赞德人和特罗布里恩 德岛人:巫术上的形态差别“可以通过指出两 个社会在结构上的变异而得到解释
3
方式不尽相同
刘易斯墨:从西哥和美国四个不同的文化 场景加以对比和归纳的方法,提出贫困文 化理论
怀廷:对童年期文化实践可能投射于个人 成年生活的田野研究,是派了6个研究 小组分赴世界各个不同的地区
汉字“文化”对译各类西文中culture的 同义语,意指不动用权力或刑罚,而是 依靠文德进行教化
19世纪和20世纪初,culture成了人类学 最核心的概念,它的复合含义更为复杂 起来
(二)文化诸定义举要
泰勒对文化的整体性看法是: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 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马林诺斯: 基首创功能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种特 质的功能,就在于满足该群体成员的基本需 要和次生需要” 这些基本需要大致有三种层次:生物需要、工 具需要以及整合需要
五、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
(一)文化人类学及其相关称谓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于1901年在《美国国立博物馆的报
告》中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一术语 旨在强调人类学中研究人类文化的部分,指代研究与
人的生物特性相区别的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 它所关注的人类文化现象,侧重描述、分析、解释人
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包括人们 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 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传统上,人类学家要到一个特定的、较小的 族群中间住下来,考察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 面,诸如生计与经济行为、政治、信仰、宗 教、习俗等,经过他(她)的组织、描写、 转述和分析,提供一个“族群图景” 这一工 作成果构成了比较民族志(comparative
ethnography
区域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上的资料收集还 扩展到历史文献、考古发掘等跨学科的 知识,目的是为了重建某一个过去到现 在的社会文化体系
早期人类家的田野工作:
试图解决本文化与他文化接触时出现的 文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
晚近以来的人类学家: 运用他文化和对他文化的研究成果——
“他者性”来反观、诠释与重 构本文化。
人类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加以区分:
(1)按地理区域进行的比较:如把世 界按板块结构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2)按样本大小进行的比较:小样本 比较个案一般不超过10个;
人类学具备的认识人、族群、文化与社 会的理论,如人性转换与文化传递、伦 理观念、文化唯物论、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进化、交换理论、仪式与信仰、象 征系统、情感与意义、整体论与文化区 域观察等决定了这门学科的独立性与价 值,它的基本原则至今没有发生根本的
人类学从发生期就包含了对人类两大基本特 性即生物性和文化性的整体性探讨,人性之 模塑与(他者)文化的关注是其研究重点。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四大分支,包括:
第一章
第一节 何为人类学?
人类学的原初概念 culture和文化是关键术语 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志 学科对象:文化的他者与自我 通向跨文化比较
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 源于希腊 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
人类学这门学问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 的特征
二、culture
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狭 义研究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欧洲:人类学侧重体质与人性的研究,而民 族学则是另外的一门学问。
在社会文化意义上:
美国通行使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在日本:历史上仿照德国的人类学和民族学 划分,人类学一般指自然人类学和文化人类 学两个领域,前者有日本人类学会,后者有 日本民族学会
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探讨古今人类 生存的生物性基础,研究人类如何获得 现今的形态与行为问题
包括人的体质特征,特别是人类的进化 和变异的过程和机制,以及人的体质 (生物性)与文化的关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新生的分子生物学更 新了早已存在的遗传学
现代人越来越关注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与 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研究,这样的体质人 类学关心人类形态与结构,因而既有学 术上的意义,也有应用性的价值
(3)按数据搜集人的不同进行的比较: 基于田野调查建立的初始数据 从他人研究中获取的二手数据两种类型;
(4)按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行的比较: 共时性比较: 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的横向分析 历时性比较: 在较长时间里进行的纵向比较
1
人类学家在田野工作中,当他们看到目标文 化的某种实践活动时,总会不时地反思自身 文化的相似实践
(二)一个世纪的中国考古地位
20世纪20年代兴起
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我国的考古学研究一直是
在历史学的框架内进行的。
一方面,我国的考古学与宋代以来的金石学传统有密 切的关系,而金石学主要以“证经补史”为目标,也 与考据学的传统相契合
另一方面,考古学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已经肩负起 “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因而成为历史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进化理论(分为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两种) 传播理论 功能理论 文化与人格理论 结构理论 文化唯物论 象征理论 解释理论 实践理论 反思人类学
文化人与结论。
田野民族志研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学 术传统。
(二)文化人类学知识积累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