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二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材整理1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背景(1)社会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再掀高潮。

(3)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和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条件。

(4)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会晤世界工业博览会和1863年英、法工人抗议沙皇政府对波兰人民的迫害。

2.成立:1864年,在伦敦圣马丁教堂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4.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加强了国际工人的团结。

[误区警示] 国际工人协会是各国工人政党的领导组织错误。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之时,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起来,仅是成立了一些工人团体。

国际工人协会建立的目的是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加强各国工人之间的联系。

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才纷纷建立起来。

教材整理2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1.背景(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法国大败,普鲁士大军压境。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国防政府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3)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凌晨,反动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1)军队建设:以国民自卫军代替资产阶级反动军队。

(2)政权建设:由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等十个委员会。

(3)民主建设: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4)待遇: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结果(1)失败:梯也尔军队疯狂反扑,制造了血腥的“五月流血周”,占领巴黎,巴黎公社革命结束。

(2)原因①根本原因: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②主观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5.意义(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巴黎公社的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43“学习思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教材整理3第二国际的斗争1.背景(1)可能性①阶级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的高潮。

其中,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举行的全国大罢工影响最大。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对其理论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

③组织基础: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2)必要性: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开始泛滥。

2.成立(1)召开: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

(2)内容①大会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

②大会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3.特点(1)组织:较为松散,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2)内争:内部派别斗争不断,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开始泛滥。

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43“学习思考”,第二国际和第一国际相比,在组织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提示】不同之处: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前期没有常设机构,后期建立起来的“执行局”也仅仅是个联络机关,这同第一国际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国际有一个作为中央领导机构的总委员会,加入第一国际的各国工人团体则成为它的支部。

原因: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革命任务所决定;第二国际建立前后,由于欧美工人运动广泛兴起,各国社会民主党普遍建立,各国的国情和面临的革命任务有相当大的差别,造成了统一领导的难以实现。

探究点巴黎公社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为什么?【提示】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2.巴黎公社是怎样“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的?【提示】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3.据史料三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恩格斯观察这一问题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提示】根本原因:巴黎公社缺乏必要的经济实力,即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

主要着眼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史论拓展】全面认识巴黎公社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解题模板】1.世博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2010年中国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是一次空前的盛会。

让我们重新回到1862年英国伦敦世博会,与之不符的是() A.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B.法、德两国工人前往参加C.英、法、德工人在此期间会晤,显示了国际工人联合的趋势D.直接促成了1864年国际工人大会的召开【解析】直接促成1864年国际工人大会召开的事件是1863年英法工人伦敦集会,抗议沙皇政府对波兰人民的迫害,故选D项。

【答案】 D2.第一国际成立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新”反映在()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D.进行了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新”字。

“新”就是前所未有的,第一国际的“新”就在于加强了国际团结。

【答案】 C3.1871年5月28日,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巴黎公社革命结束了。

其失败的根源是()A.生产力水平的局限B.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C.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D.公社选举贻误了战机【解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时机尚不成熟,故选A项。

【答案】 A4.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相比,其显著的区别是()A.中坚力量是著名的工人领袖和活动家B.活动形式以召开代表大会为主C.组织松散,是没有中央领导机构的联合D.第二国际内部存在着不同派别的斗争【解析】第二国际的显著特点是组织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故选C 项。

【答案】 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7080160】材料一1870年9月9日,马克思写道:“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

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1871年,马克思写道:“愚蠢地不愿意开始内战,好像梯也尔力图用暴力解除巴黎武装不像是开始内战似的……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材料三他们的第一个企图是什么?就是在普鲁士的庇护之下,用路易·波拿巴的兵卒和比埃特里的警察来谋杀从巴黎开始的民众振兴的事件……但最能说明时代特点的是:它并没有引起官方的欧洲和美国方面普遍的愤怒呼声,反而激发了一股同情和对巴黎狂暴诋毁的逆流。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材料一中所说的“极困难的境地”指的是什么?“新政府”是指哪个政府?(2)材料一中的“蠢举”和材料二中的“愚蠢”是否矛盾?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说?(3)官方的欧洲和美国为什么“对巴黎狂暴诋毁”?(4)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普法两国的关系呈现什么状态?【解析】第(1)问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

第(2)问考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

第(3)问考查欧美资产阶级政府对巴黎公社的态度。

第(4)问考查普法两国反动政府之间既斗争又勾结的关系。

【答案】(1)“极困难的境地”是指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迫使法国投降的状况。

“新政府”指的是国防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不矛盾。

原因: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形势下,国内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所以巴黎人民把抵抗的希望寄托在国防政府身上。

当梯也尔政府出卖民族利益,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时,不推翻梯也尔政府也是愚蠢的。

(3)欧美资产阶级政府都仇视无产阶级革命,所以狂暴诋毁巴黎公社。

(4)普、法两国反动政府既为本国资产阶级利益而互相争夺,又为镇压国际工人运动而互相勾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