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分析报告

鼓山风景名胜区调研报告气、水、土、石、植物、动物自然现状分析Frequently, your initial font choice is taken out of your awesome hands also we are companies 景源分析上位规划、区位分析、外部交通、周边用地背景分析Frequently, your initial font choice is taken out of your awesome hands also we are companies 人文景观分析目录,Frequently, your initial font choice is taken out of your awesome hands also we are companies总结与建议0201040305l上位规划l区位分析l外部交通l周边用地上位规划分析《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提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目标是构筑“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Array一山多园”的绿化系统结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完善的绿化系统。

“一环”:以中心城区周边青山为屏障,构成福州中心城区外围的绿色生态环;“八楔”是从周边的绿色生态环沿金牛山、金鸡山、鼓山、清凉山、青芝山、旗山、五虎山等延伸的八条绿化廊道。

重点要加强保护福州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鼓山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青芝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生态环境和植被群落。

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

总规中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范围、规划性质、规划期限、风景名胜资源概况、分级保护、游赏规划、设施规划、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相关规划协调等做了详细介绍,统筹了风景区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分区保护规划图游览设施规划图游赏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分区保护规划图上位规划分析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郊,南北长,东西宽,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生态景观, 距市区仅7.5km,风景区内还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其范围东南至磨溪与茶阳山为界东北包括南洋、东岭,北面包括牛道山、半岭、北垄,西北面包括牛蹄湾、鳝溪,与东山苗圃为界,西至山麓,包括廊院南至魁岐、龙门,总面积为49.7km2,本次分析地点为西南角的鼓山景区。

福州鼓山风景区福建晋安区区位分析鼓山风景名胜区地处福州市东部门户,主入口处的廨院是福州“东扩南进、沿江向海”的交通枢纽。

这里西侧的城市主干道福马路,是联系马尾、琅岐、东部新城的交通要道。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在廨院入口处设置有城市大广场,纵贯福州东西向的地铁枢纽站。

还有十几条公交线路从这里始发,十多条线路途经廨院,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十分明显、区位重要性明显。

鼓山风景区景区入口地铁枢纽公交车站东三环快速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城市主干道交通发达,客源丰富外部交通分析鼓山风景区西侧靠近城市干道,南北分别为省历史革命博物馆及居住区,无明显工业污染,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良条件。

景区入口居住区省历史革命博物馆城市主干道周边用地分析无明显工业污染:l气l水l土l石l植物l动物气1.气候条件分析2.空气质量分析气候条件分析3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0℃10℃20℃40℃50℃0m m50m m 100m m 200m m 250m m 150mm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气温降水福州鼓山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北纬26°05’,东经119° ,东临太平洋,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霜冻少,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台风)袭击。

年平均气温 19.7℃,月平均气温最低值是 10.6℃(1 月份),最高是 28.8℃(7 月份),积温处于较高的水平。

年平均降水量 1348.8mm ,年平均日照 1755.4h ,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春、夏两季雨量充沛,适合水电生产;秋、冬季沿海风力较强,气候干燥,利于风力发电和盐业生产。

福州市年平均气温及降水空气质量分析l 由于无工业污染,鼓山的大气质量一直处于优秀水平。

根据有关部门在鼓山建立的大气质量检测站检测数据,鼓山是福州市大气质量保持优良的地区。

l 由于有较好的植被,这里的负离子含量较高,适宜进行森林浴等保健健身活动。

鼓山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空气质量指数IA Q I 质量等级PM2.5日期PM10SO2CONO2范围O3水自然界的山岳、河湖,以其丰富的外貌和广博的内涵而成为大地景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历来都用“山水”作为自然风景的代称。

1.水文条件&水质2.水的一般用途3.水体&水形态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溪流众多,但分布不均匀,大多数属于流量小,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的山涧小溪流。

地下水资源主要赋存于花岗岩构造裂隙中,基岩裂隙富水性极不均匀。

地下水富集地段通常为汇水条件好的破碎带构造。

鼓山泉水较多,水质较好(图1),这里的山泉水符合国家有关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很多游客会尝山泉水(图2、图4)。

虽然少数下游的溪流,受到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活动的污染,整体上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水质。

水是鼓山风景区资源的构成要素,失去了良好的水资源就等于失去了良好的风景,因此水资源对于鼓山风景区极为重要,是风景名胜区合理开发利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指标。

123水文条件&水质4对气候的控制水可用来调节室外环境和地面温度。

在夏季,以水面吹来的微风具有凉爽作用;而在冬天,水面的热风能保持附近地区温暖。

较小水面有者同样的效果。

水面上水的蒸发,使水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

对噪声的控制水能用于室外空间减弱噪声,特别是在城市中有较多的汽车、人群和工厂的嘈杂声,可以用水来隔离噪声。

洗心台利用瀑布或流水的声响来减少噪声干扰,造成一个相对宁静的气氛。

由于这些噪声的减弱,人们在轻松的背景下,就不会感到城市的混乱和紧张。

洗心台.mp4水的一般用途水体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既有静止状态的美,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因而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

福州的溪流几乎都属于季节河,春天雨水多时,水流湍急,夏末秋冬无雨水,小溪几乎断流。

l 流水:鼓山下院入口的流水是游客一进入景区就能听到水的清澈声。

(图1)l 静水:灵泉水流处就设置了一个规则矩形水池供人们使用(图2)l 瀑布:瀑布是流水从高处突然落下而形成的。

瀑布的观赏效果比流水更丰富精彩,因而常作为室外环境布局的视线焦点。

观瀑亭旁的一处跌落瀑布,比一般瀑布更丰富多变,更引人注目。

(图3)l 山泉:通往十八景西门的小路有几处山泉,水十分清澈。

(图4)1234水体&水形态土1.土质分析2.土壤利用问题及对策l 鼓山土壤母质为两种后侏罗纪的花岗岩:粗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由于地形海拔高度不同,生物气候条件差异, 经过土因综合作用后形成了两个土类:山地黄壤类和山地红壤类。

并反映为垂直地带分布的各亚类(如左图)。

l 由于土质较为疏松,应注意选择种植能保持水土的树种。

土质分析高度土质类型1004——850公尺 黄壤性山地草甸土 850——740公尺 山地灰化黄壤740——600公尺 山地黄壤600——445公尺 山地红壤495——450公尺 山地灰化红壤450——100公尺 幼红壤l 从土壤的历史来看,鼓山由大片森林覆盖演变为现在大半的草地或稀疏的马尾松,甚至荒地。

这些草地又由于过去不断收割柴草,以致在300公尺的不毛岗一带,土壤侵蚀日益严重。

l 有学者认为,鼓山在400公尺以上地区的土壤利用,首先应该大力造林和继续开展封山育林或设置森林禁区,以防止水土流失,并逐渐建立森林公园。

至于400公尺以下的地区是应该按照等高修整梯田,广种防田防埂的多年生绿肥,这样就可以避免土壤侵蚀,从而提高肥力。

l 而在100 -400公尺的红壤和幼红壤的分布区,多处都是荒丘,最好利用作果园,或营造茶、油茶,甚至种植杂粮。

只要垦荒时能注意到水平沟的修筑和采用横畦的方向,以及设置草埂梯地,是可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壤的目的。

土壤利用问题及对策l 鼓山风景区是特殊的福建丹霞地貌,石体为后侏罗纪的花岗岩,由自然力作用下形成的整齐的岩石相互重叠起来,形状奇特,在经受了多次大侵蚀的活动后,产生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l 后期开发修建的汀步、集散空间、灯具等的材料多以石料为主,以求得与山体风貌的和谐。

石植物1.绿化特点2.植物选择3.小结4.光照与植物绿化特点植物作为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环境景观资源,是维持风景名胜区生态平衡的主导因素,也是生态绿化成败的关键。

由于风景名胜区既不同于以严格保护为主的各种资源保护区、国家公园,又不同于以人工再现自然为主的各种公园、游园、专类园,其绿化强调原自然生态的保护,崇尚师法自然,消除人工雕琢倾向的生态理念,以实现风景名胜区植被的完整生态功能,同时兼顾景观功能的提升。

因此,其绿化既不同于植被恢复,也不同于传统的园林绿化。

绿化功能上要求既要满足水土保持等生态需要,又要考虑自然景观要求;首先强调植被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其次才是其景观效果;突出乡土植物作为重要环境资源在维持风景区生态平衡中的主导作用。

植物选择据气象资料,鼓山山麓年均温度 20℃,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绝顶峰)与山麓的垂直温差可达 8-10℃,相对湿度也逐渐增大,年降水量 1600mm 左右。

气候垂直分布导致植被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以马尾松和芒箕骨等组成的针叶林植物群落和以米储、山茶花、杜英、青冈栎、猴喜欢等组成的常绿阔叶植物群落为主,还有部分以禾本科草本植物组成的草类植物群落。

由于建设选址、策划定位都遵循生态原则,并采用避让、改道等措施实施生态绿化,环境破坏也降低到最低程度,呈现良好的生态和景观。

植物选择在选择植物时要了解植物自身的习性、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群体组合美和植物与环境的协调美;参照本地区地带性植被特点和植物群落组成,以建群种和优势种作为基调树种或选择与乡土植物生物学特性接近的同科同属植物为主;掌握不同地段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性因子,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经过反复筛选将九节木、毛鹃、双荚槐确定为绿化的基调树种,枫香、马占相思、樟树、碧桃、野牡丹和鹅掌柴为骨干树种。

小结在了解景区内景观特点后,下一步就是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利用美学原理从景观要素和景观格局着手,通过对景区内因建设造成破坏的局部景观结构进行恢复和补充,以稳定群落应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加景观吸引力。

对此重点考虑三个方面:l首先,根据生态景观类型,做好整体景观类型的把握,以保持同周边自然生态的连接,体现出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景观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