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GDW 378.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技术方案设计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378.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技术方案设计导则》及编制说明

4.1.1电能表配置要求
表3用户电能表配置要求
用户
标识
主要功能
通讯方式
脉冲输出
说明
计量
预付费
复费率
冻结
最大
需量
本地
信道
远程
信道
RS485
通信口
(个)
有功无功
(组)
A1
A2
F1
F2
F3
F4




2
RS485通讯口调度采集系统、营销采集系统各一。2组有无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和营销采集系统各一。
通过RS485接口直接接入到集中器实现自动抄表或直接在集中器集成交流采样功能实现计量和配变监测。
根据上表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六类对象分析,可以将采集要求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包括A1、A2、B1、B2类,除了用电信息采集外还需要同时进行用电管理和负荷控制,利用负荷控制可以直接进行预购电管理,通过负荷管理终端(下称专变采集终端)实现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和控制管理;第二类是低压供电的一般工商业户和居民用户,包括C、D、E类,此类用户通常会集中在公用(混合)配变下,用电情况简单,数量较大,用低压集中和功能抄表终端实现集中抄表,通过电表执行预付费管理。其中E1类用户用电容量较大,可以采用大用户的管理方式安装专变采集终端进行管理。A1类用户数据应从变电站采集系统中交换,而不直接采集,可以不作为本系统的采集对象;F5类作为低压关口表计,可以通过RS485接口直接接入低压集抄集中器完成抄表功能,采集数据类型较多,其它无特殊要求。
在用户端安装专变采集终端实现抄表和用电负荷控制。
中小型专变用户(B类)
容量在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
B1
50kVA以上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用电计量分路较少
在用户端安装专变采集终端实现预付费控制和自动抄表。
B2
50kVA以下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单回路计量,两路以下的用电分路
在用户端安装专变采集终端实现预付费控制和自动抄表;或者安装配备远程通讯模块的电表直接远程通信并输出跳闸信号,由配置跳闸装置来执行预购电控制
50kVA以下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单回路计量,两路以下的用电分路
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C类)
C1
配置计量CT的用户,容量≥50kVA
动力部分
三相照明部分
路灯
移动电话基站
交通信号灯
多用户共享专变
C2
配置计量CT的用户,容量<50kVA
C3
直接接入计量的三相非居民电力用户
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D类)
D1
单相非居民用户,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A1
高压
供电
用户多路专线接入,有专用变电站
安装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或者通过主站接口从调度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转发数据。
A2
专线供电,在变电站计量的高供高计用户
在变电站安装电能量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或者通过主站接口从调度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转发数据;在用户端安装专变采集终端进行用电负荷控制。
A3
单回路或双回路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高供高计或高供低计,通常有多个计量回路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对象包括所有电力用户,包括专线用户、各类大中小型专变用户、各类380/220V供电的工商业户和居民用户、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覆盖率100%。
根据各网省电能量采集系统建设的情况和营销业务的分类的调查,除电力用户外,还有许多电能计量点没有实现自动采集。电力客户信息采集系统的统一采集平台功能设计,能支持多种通信信道和终端类型,可用来采集其它的计量点,如小水电、小火电上网关口、直到统调关口、变电站的各类计量点。
A3
单回路或双回路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高供高计或高供低计,通常有多个计量回路
S≥315kVA
315kVA>S≥100kVA
表2(续)
采集对象
标识
接线方式
用电业务情况
中小型专变用户(B类)
B1
50kVA以上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用电计量分路较少
动力
动力+照明
三相专变供电路灯
单相专变供电路灯
移动电话基站
B2
GB/T 19882自动抄表系统
GB/T 19887自动抄表系统底层通信协议
DL/T 614多功能电能表
DL/T 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Q/GDW×××.2—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Q/GDW×××.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Q/GDW×××.5—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
各个网省的具体用电业务各有差异,为便于在系统建设时统计用户分析,根据电力客户实际用电业务的定义可以采用下表为用户分类做进一步描述,表中的用电业务情况各个网省自行填写。表2分类ຫໍສະໝຸດ 户接线方式采集对象标识
接线方式
用电业务情况
大型专变用户(A类)
A1
用户多路专线接入,有专用变电站
A2
专线供电,在变电站计量的高供高计用户
采集业务要求
居民用户
(E类)
执行居民电价的用户
E1
配置计量CT的三相居民用户,容量通常大于25kVA
低压集中抄表,独立表箱布置,需要配置跳闸装置来执行预购电控制
E2
三相居民用户,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低压集中抄表,配置带跳闸继电器的电表执行预购电控制,电表单独带有本地通讯信道。
E3
城镇单相居民用户,独立表箱,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为公司系统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指导性方案,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框架内开展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规范公司系统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便于迅速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有关对本设计导则的建议或意见可向公司各级营销主管部门反映。
本部分提出了采集对象分类、预付费实现方式、通信信道适用范围,提及到的系统建设典型方案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通用技术方案技术报告》中有详细表述,可以在系统建设工程方案设计中参考。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1范围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系统总体方案1
4.1对象分类及采集要求2
4.2预付费实现方式6
4.3系统总体架构7
4.4主站设备配置9
4.5应用部署模式9
4.6系统技术指标要求16
5通信信道设计17
5.1通信信道应用范围17
5.2远程信道性能设计19
5.3本地信道性能设计21
在前期的系统建设需求的研究中,将用户分为六大类:大型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根据现场用电和计量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为下表:
表1采集对象详细分类标准
采集对象
分类标准
用户
标识
供电
方式
用电情况
采集业务要求
大型专变用户(A类)
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专变用户
Q/GDW×××.6—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器型式规范
Q/GDW×××.7—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器型式规范
Q/GDW×××.10—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力营销发展规划》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典型方案》
《“SG186”工程营销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
4系统总体方案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所有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用户面广量大,用电环境各异,能够到达的远程信道不同,现场安装的终端类型不同。虽然对象和信道各异,根据集约、统一、规范的原则以及营销业务功能实现的需求,应该建设统一的用电信息采集平台,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电力用户的全面覆盖。
4.1对象分类及采集要求
E4
农村单相居民用户,独立表箱,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E5
单相居民用户,集中表箱布置,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低压集中抄表,配置带跳闸功能的电表执行预购电控制,电表可经由采集器和集中器通讯。
关口计量点(F类)
统调发电厂内的上网关口
F1
关口计量点在发电厂侧
在发电厂安装电能量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或者通过主站接口从调度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转发数据。
本部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系统建设中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非统调发电厂内的上网关口
F2
关口计量点在发电厂侧
变电站内的发电上网或网间关口
F3
关口计量点在变电站
在变电站安装电能量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或者通过主站接口从调度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转发数据。
省对市、市对县下网关口,考核和管理计量点
F4
考核计量点在变电站
公配变考核关口
F5
配变
关口
配置计量CT的配变考核计量点
统调发电厂内的上网关口关口计量点在发电厂侧
F2
非统调发电厂内的上网关口,计量点在发电厂侧
F3
变电站内的发电上网或网间关口,计量点在变电站
系统站跨国、网、省际关口
F4
省对市、市对县下网关口,考核和管理计量点,计量点在变电站
系统站内母线、联络、旁路主变、公配线路计量点
F5
公配变考核关口,考核计量点
手拉手线路、分歧、分段计量点
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
(C类)
执行非居民电价的三相电力用户
C1
低压
供电
配置计量CT的用户,容量≥50kVA
安装专变采集终端实现抄表和用电负荷控制;或者安装配备远程通讯模块的电表直接远程通信并输出跳闸信号;或者低压集中抄表,独立表箱布置,电表输出跳闸信号,需要配置跳闸装置来执行预购电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