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养成好习惯

怎样养成好习惯

怎样养成好习惯?一、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1、早睡早起身体好。

一般学生们在9:00-9:30要准时上床睡觉。

因为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

通过睡眠,人体的大部分器官得到休息。

这对于学生们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及脑功能的发育,睡眠充足的学生玩起来精力充沛,情绪愉快,食欲好,长得健康。

睡眠不足的学生就会烦燥易怒,食欲减退,体重增长缓慢,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

现在是秋天,天气比较冷,不少学生早晨不肯起床,但9:00就是上课时间了,有的学生起来晚了,就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上学,或者只吃一点点,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思想不集中,老是想着肚子饿,那么老师讲课的时候,就不能认真的听了,老是想吃东西?大家觉得这样好不好?所以大家一定要晚上早点睡觉,早上才能早点起床,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书本文具整理好。

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要自己自觉把书装好,铅笔削好,本子放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如果是爸爸妈妈代劳,帮你收的话,第二天上课时,学生们可能会不知道学习用品放在哪里,经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3、自己事情自己做。

在家里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学生们的自理能力——自己整理自己的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帮忙做家务,要学会扫地、拖地、抹桌凳等,现在同学们都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越来越大了,所以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有的学生们在家吃饭,是不是还要爸爸妈妈端饭吃的,这样都不好,是吗?4、不乱花钱懂得储蓄。

不乱买零食、玩具、没有用途的东西,花哨的学具。

不能一上街看到好玩的玩具,这个也要买,那个也要买,现在我们都是大学生了,我们可以把大人给的钱储存起来买书、献爱心,比如过年的压岁钱,象08年的四川大地震,我们就可以将储存的钱捐给那些可怜的学生,表达我们的一片爱心,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二、纪律是成功的关键。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

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养成好习惯的保证,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石。

要教育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遵守规矩的人。

课堂纪律:在课堂上我们是这样要求的“铃响进教室,学校用品齐。

端端正正,认认真真要听全。

看书要仔细,提问多动脑。

发言先举手,回答要得当;态度要大方,声音要洪亮;说话要说完,听话要听全。

读书流畅响,正确有感情。

写字‘三个一’,左手按本右手写”。

除了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更重要的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写不仅是让学生书写好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

宁可让孩子写好少写,哪怕暂时学习成绩不很好,也不能让孩子养成潦潦草草的坏习惯。

)、课间纪律:在课间我们是这样要求的:“老师下课出教室,课间不闹不喧哗。

打架骂人要杜绝,文明游戏都喜欢。

不走花坛走正路,不能爬窗不踢墙。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不乱丢。

保持环境整洁美。

课上课下守纪律,养成习惯益终生。

”另外,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等好习惯不再细说。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

而学生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形成的。

俗话说:“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老师要善于表扬的武器为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励喝彩,发现不好习惯及时指出来。

好习惯养成了,是一辈子享用的。

素质教育实际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培养高质量的学习习惯:1.专心致志。

上课时要注意力集中,一定要用心听老师讲,聚精会神,不要老师在上面讲,你们在下面作小动作,那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你们都记不住了,下课有可能就不会了。

上课时更加不能和学生说话,影响别人听课。

上课要端端正正坐,认认真真听。

看书要仔细,提问多动脑,要积极举手发言,声音要洪亮。

2认真细致。

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决不能草率马虎,书写潦草。

为了提高正确率,培养责任感,从一年级就要让学生养成写完作业及时检查的习惯。

考试的时候,更是如此,全部做完以后再认真检查一次,你在检查的时候你就有可能会发现错误。

我经常对张一凡讲,平时的考试,妈妈不是怪你考的分数有多差,主要是有的题目明明是自己会的,结果还是错误的,那是不是觉得很可惜?是不是不应该的。

3.善于积累。

你们现在的记忆力都非常好,所以要尽量的多背记一些词汇和课文,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

象老师发的那些补充读本啊,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多读,多读以后,你记得的东西就多,积累的知识越多,你的知识面也就越广,你们以后写日记写作文才会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很精彩,要不然肚子里空空的,什么文章都写不出来了。

4.完成作业。

因为要学习,有考试,不免有作业。

放学回家,学生们一定要先认真的做完作业,再去看电视、玩游戏。

写作业时,要手和脑结合,不能机械抄写。

写完作业,自己一定要先检查,至少看看字迹是否清楚,书写是否认真,本子是否干净?养成一个好习惯。

5、及时复习。

根据美国学者研究,即使是100个完全学会的事物,第一天只能记住60%、第2天40%、第三天30%而已。

可是往后的记忆减少就很慢了,1个月后大概还能记住20%,为了不将学过的忘记,复习很有必要。

当天复习由于记忆犹新,所以学习过的能记住,也可达到学习的成就感、满足感。

如果两三天后才复习,由于记忆已经淡薄,所以效率很差,如果完全不复习的话,学过的就渐渐忘记了。

如果每天小复习,每星期再大复习一次,考试就会考的很好了,而且会对功课产生自信,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很棒的学生。

三、培养好的行为习惯1、坐立行走:正确地坐立行走是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良好习惯。

“站有站相、坐有坐样”。

我们的要求是:坐“头正身直脚放平”;站“挺胸抬头手下垂”;不能走起路来象个小老头,一点都没有阳光之气了。

2、礼貌谦让: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这种传统美德的传承需要我们可爱的学生来完成,要讲文明、懂礼貌。

不讲粗话脏话,不打架骂人,不随地吐痰等,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自私自利、不任性,文明游戏。

不可以说谎,应该懂得谦让,团结,宽容,好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老师每天教我们许多新知识,感谢爸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感谢同学们平时的帮忙。

3、劳动卫生:有的学生到学校后,把纸屑、铅笔屑直接往地上扔,自己的课桌每天都搞得脏兮兮的。

俗话说,病从口入,讲究卫生很重要,不可以养成有事没事将手放在口中的坏习惯。

四、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危险从小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和指导,使得他们在危险面前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这样才能使他们万一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或者避免对人身的伤害。

这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职责。

据统计,80%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何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一个安全的教育氛围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孩子们容易受到伤害,看时看似是一种偶然,但实际上是一种必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其中一条是大人们教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时,重说教,轻演练,要在真实的环境下对孩子们进行实际演练,他们才能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激发其潜在的能力,学到从说教中学不到的东西。

一旦遇到坏人,心里就有底,不再觉得那么无助,那么慌张,遇到突发情况,就知道怎么对付,如何保护自己。

自我保护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一)遇到坏人怎样保护自己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识别身边的好人与坏人,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更显重要。

坏人,一般是指品质恶劣的人以及进行抢劫、盗窃、诈骗、杀人放火、流氓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活动的违法犯罪分子。

从表面上看,坏人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坏人脸上没有写字,坏人没有一定的模样。

坏人做坏事时,总是事先选择好作案的时间,以便能达到目的,不被人发觉,而且易于逃跑。

1、一般来说,坏人绑架拐卖儿童多发生在学生上下学的途中、中午家中没有家长,以及学生傍晚单独外出玩耍时。

而侵犯女生的违法犯罪分子则往往选择在清晨、黄昏或深更半夜,也有时趁白天家中无人,尾随入室。

入室盗窃、抢劫等往往选择父母上班时间或白天家中无人时。

2、学生外出旅游时,遭抢劫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坏人作案前,善于伪装。

实施不同的侵害,方法也不尽相同。

可能以如下方式接近中小学生,并趁其不备加以侵害,假装遇到困难,向中小学生求助。

如:问路、帮助找人、帮忙拿东西等。

谎称孩子的家人受伤、生病住院或者称是家长同事、朋友,有紧急情况,代替其来接孩子。

假装学校教师、警察或其他执法管理人员,声称中小学生违反校规、犯法等,强行带走,进行绑架,或抢劫学生钱财,对女生非礼等。

伪称是推销员、送货员、水电工、修理人员等要求孩子开门。

故意施以小恩小惠,以糖果、食品、玩具、钱物以及做游戏等名义来诱骗中学生。

请您顺便搭车或带您出去玩等趁机拐走。

(二)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

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

钥匙要保管好,小学生不要把钥匙挂在脖子上,要注意放在衣服里面,不要露在外面,以防坏人跟随入室。

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明来意,对不熟悉不认识的人,不要开门。

如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销员的身份要求开门时,说明家中不需要,请其走开或寻找一些借口,请其不要打扰。

当坏人欲强行闯入时,可到窗口、阳台等向外高声喊叫,或称去打报警电话吓跑坏人。

报警电话是110。

(三)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呢?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去处告诉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1、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

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

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

2、不搭陌生人的便车。

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馈赠。

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

3、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陌生人佯称家中有紧急事情时,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4、为避免路上被劫尽可能与同学、朋友结伴同行。

5、穿着打扮要朴素,不戴名牌手表,不穿名牌衣服等。

晚上、清晨外出时要走灯火明亮、宽敞的街道,不要走偏僻的小径或荒地。

6、不要到银行取存款。

必要时,可把积蓄的钱交给爸爸、妈妈,请他们替你保存。

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放到书包里,应放在衣袋里。

这样,即使书包被抢也能进入家中。

证件、地址、通讯录等也不应放在书包里,以免落入坏人手中,招致无谓的麻烦。

7、外出旅游时,不能随意和同车旅客或同房间的人同吃同喝,即使对方特别热情,也要婉言谢绝,以免坏人利用这种手段下麻醉药害人。

携带钱财时要隐藏好,切忌招摇过市。

(四)怎样避免斗殴的发生1、为人处事要正直、诚恳,凡事多为他人着想,要主动疏导缓解紧张关系,应"和为贵",以较高的姿态,主动讲和或检查一下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即使有理也要先把矛盾缓解下来,等对方心平气和后再细论对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