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厂家简介3第1章方案概述41.1前言41.2工程概况41.3项目状况41.4监控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建设目标5第2章技术方案优点52.1先进的系统设计52.2统一的软件、硬件、配件平台62.3先进的软件技术62.4全开放模式62.5优异的“防误报警”智能逻辑技术62.6优异的网络性能,带宽要求低62.7特有的系统快速恢复设计62.8优异的扩容能力72.9优异的分布式部署能力72.10高可靠嵌入式设备72.10.1 工业级嵌入式监控主机72.10.2 双网卡72.10.3 高集成72.10.4 无风扇,无硬盘、低功耗72.10.5 系统独立性好,实施风险低8第3章系统设计方案83.1系统网络拓扑83.2软件部署93.3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运行支撑平台要求103.3.1 硬件平台103.3.2 运行平台103.4IMCP综合监控管理平台功能模块介绍103.4.1 全功能组态平台103.4.2 电子地图功能133.4.3 权限管理143.4.4 告警管理143.4.5 日志管理153.4.6 报表及统计分析163.4.7 数据存储173.4.8 数据管理173.4.9 系统维护183.4.10 双机热备193.4.11 运维管理193.5各监控子系统功能介绍203.5.1 配电柜监测子系统203.5.2 配电开关监测213.5.3 UPS监测223.5.4 精密空调监测233.5.5 漏水监测(区域式)243.5.6 温湿度监测253.5.7 门禁监控253.5.8 视频监控263.6硬件产品介绍273.6.1 ZHT-NMS2056S动力环境监控主机27 3.6.2 三相智能电量仪303.6.3 市电&开关监测模块313.6.4 区域式泄漏检测控制器313.6.5 数字型温湿度传感器323.6.6 门禁控制主机323.6.7 红外半球彩色摄像机333.6.8 高清硬盘录像机35厂家简介深圳市纵横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于2006年,总部座落于深圳这个具有深厚科技创新氛围的城市。

公司从创立之初,即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牵引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持续大力投入,产品竞争力、研发团队实力和规模均已经进入行业前列。

产品方向已经形成动力环境监控报警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网络防雷三大系列30余种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政府、教育、铁路、电力等各行业的机房、仓库、实验室、生产线、远程控制领域。

公司在深圳设有研发中心,24小时400全国统一服务电话,全国设有十二个直属办事处及分支机构,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含香港地区)。

公司产品以监控行业为主力旗舰,为大、中、小各种规模的机房和超级数据中心提供监控方案;另外,公司紧扣物联网营造的第三波信息化浪潮,为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各行业的智能化、网络化提供解决方案。

公司的硬件、软件系统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功获得两项技术专利,软件产品取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

传统的监控行业正在面临新的变革,新的IT技术日益推动监控行业的革新,监控系统里的采集、传输、呈现三个层面都在快速演进,纵横通正以稳健的步伐,昂首阔步向监控行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稳步实现:打造行业精品,树立行业典范、引领行业潮流的企业目标。

成为每一位纵横通用户可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第1章方案概述1.1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的环境设备或子系统(如供市电、UPS、空调、消防、保安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

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以及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若事故严重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

尤其对于银行,证券,海关,邮局,政府机关等需要实时交换数据的单位的机房,机房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机房监控管理系统因此应运而生的,它是机房环境监控管理服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结合的完美体现。

在进行系统建设时,我们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机房的环境结构、服务需求、设备内容和管理模式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稳定可靠、投资合理、高效方便、舒适安全的机房环境。

1.2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工程工程地点:工程要求: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本次项目需要实现监控范围包括:项目状况本工程为环境监控改造工程,在不少于原有系统监控内容的基础上,新系统对监控功能做了进一步深化及扩展,主要是1、系统软件采用最新立体感建图模式,软件界面更为简洁,清晰。

2、系统功能更为细质,人性化及留一定的扩容能力。

3、丰富了报警管理及报表统计功能,日常管理更为方便。

4、增加消防监控及UPS间监控,见意删除配电柜控制(出于安全考虑)。

该机房监控系统可实现“集中监控、精确定位故障、高效管理”的机房管理模式;并通过设置联动,使各子系统协同工作;同时还对整个系统的扩展性进行充分考虑,并在设计时预留相应接口,以方便将来的升级需和扩容。

1.3建设目标为机房建立包括机房动力及环境的监控,实现全年7×24的全面集中监控和管理,保障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以实现最高的机房可用率,并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本次机房监控管理系统建设主要实现四个目标:➢为机房内关键设备高效稳定运行提供运维管理所需的监控信息资源;➢提升机房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机房运行使用效能,控制机房运维成本;➢系统软/硬件应符合国际工业监控标准并采用开放式、模块化设计,以适应将来对功能扩展和与第三方系统无缝对接的需求,使之最终成为一个机房运行管理支撑平台;第2章技术方案优点2.1先进的系统设计2.2统一的软件、硬件、配件平台纵横通监控主机系统采用标准的1U机架式设计,节省机柜空间,方便布局;主机集成度高,整个系统架构清晰,实施快捷,维护方便,系统硬件、软件、配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兼容性好。

2.3先进的软件技术系统跨平台设计,可运行Windows(包括Win32&Win64),Unix-like系统(例如各种Linux,IBM AIX, HP-UX等)。

系统支持,Oracle ,MySQL等常规数据库。

系统采用实时数据库技术,支持云部署,单节点容量大于100,000测点2.4全开放模式系统软件具备开放的数据接口,可兼容其它同类子系统(OPC、DDE、ODBC、API、RS232/485、TCP/IP、BACnet等),亦可对外提供数据接口,系统配置的传感设备均设计为业界通用的Modbus、SNMP等协议,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互通性、互换性。

2.5优异的“防误报警”智能逻辑技术嵌入式主机采用集成一体化设计,现场采集周期可小于1S,系统通过多次采集并根据不同数据类型,智能逻辑分析之后,才作为可靠数据处理,最大程度减少误报、临界值漂移等问题,报警准确可靠。

2.6优异的网络性能,带宽要求低系统通过TCP/IP组网,100M自适应网络连接,数据采集采用推送模式,常规数据量,满载带宽低于30Kb(不包括视频),对客户现有资源占用少,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2.7特有的系统快速恢复设计纵横通系统软件配置、系统硬件配置分别具有全备份功能,在工程实施完成情况下,可以做原始配置的全备份,备份文件可导出,如果极端情况需要快速恢复系统,在现场有同型号主机情况下,通过导入备份文件,系统可以在5-30秒内完成全系统恢复。

满足高可靠系统快速恢复的需要。

2.8优异的扩容能力配备的嵌入式主机,采用多端口设计,预留常规设备采集接口,可随时增加部分监控内容,无需停机,只需要简单部署传感设备,简单方便,扩容成本低。

2.9优异的分布式部署能力嵌入式主机可以单独部署于节点机房,系统简洁可靠,具备完整的数据采集,监控,报警,维护功能,中心管理端只需通过网络即可同步获取现场实时数据,并可通过权限管理,实现区域级、设备级的灵活分配管理。

2.10高可靠嵌入式设备2.10.1工业级嵌入式监控主机➢内嵌Linux操作系统,内置catchdog电路,稳定可靠。

系统可脱离网络、脱离上位机软件、软件独立监控报警,并存储数据,具备“黑匣子”功能。

2.10.2双网卡➢系统提供2路以太网接入,满足数据机房网路互备保障要求,最大程度保证监控系统的持续运行。

2.10.3高集成➢嵌入式监控主机,集成常规通讯、转换模块,POE远程供电,减少中间环节,使得实施和维护更简单,减少了因中间连接件而诱发故障的可能。

2.10.4无风扇,无硬盘、低功耗➢无风扇、无硬盘、低功耗设计,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20万小时。

2.10.5系统独立性好,实施风险低➢几乎不用改动客户现有系统,用户只需要提供:1、220V电源、2、IP地址、3、手机卡或电话线。

嵌入式主机可远程在线配置管理,远程升级,方便快捷,无需搬迁设备及断电完成。

第3章系统设计方案3.1系统网络拓扑备注:系统拓朴图中, “手机终端管理”“双机备份”为拓展功能本方案将机房区域内监控的设备和采集终端按所采用的传输方式(如:RS-232、RS485、开关量)各自汇总后接入本地监控主设备。

这样使总线拓扑结构清晰简洁,便于管理。

同时,最大程度提高采集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监控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

如图所示,设计在机房设计放置1台具有高稳定性的嵌入式监控主机对现场输入输出设备及通讯接口设备实现集中管理,并将数据通过TCP/IP网络传输到集中监控管理平台服务器(C/S模式)或本地监控管理中心电脑终端采用B/S模式通过监控主机嵌入式管理系统对机房内的动力和场地环境进行集中管理监控。

3.2软件部署网络机房配置一套“IMCP综合监控管理平台软件”系统,软件通过TCP/IP网络通讯协议与ZHT-NMS2056S监控设备进行通讯,UPS机房与网络机房各布置一套ZHT-NMS2056S。

I中心平台对从各两个机房监控设备采集回来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存储,集中即时呈现监控设备的状态、参数。

当有报警信号生产或设备运行状态出现异常,平台系统按事先定义的事件级别通过现场监控主设备对外发出含具体故障信息的报警提示。

让机房运维管理人员即时得到并了解报警信息,根据信息提示内容和事件级别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

IMCP运维管理系统基于ITIL的流程框架,针对机房监控的各种数据信息、事件、问题,通过运维管理功能进行处理,以满足高效、优质的机房管理维护需要,真正实现机房监控管理的流程化、自动化、规范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