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学试题复习题汇总附加答案

遗传学试题复习题汇总附加答案

1.双受精: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冈崎片段: DNA 在合成过程中, 按5’到3’方向一段一段合成的单链小片段。

3.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4.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又称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5.符合系数:指理论交换值与实际交换值的比值,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0—1之间。

6.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

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7.随机遗传漂变:在大群体中,正常适合度条件下,繁衍后代数量趋于平衡,因此基因频率保持稳定;但是在小群体中可能出现后代的某基因比例较高的可能性,一代代传递中基因频率明显改变,破坏了Hardy-Weinberg平衡,这种现象称为(genetic shift)。

8.转导(transduction):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9.顺反子:表示一个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所述基因的大小。

所包括的一段DNA 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平均大小为500~1500个碱基对10.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数,即剂量率。

名词解释1.中心法则(centraldogma):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2. 姊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3.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 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4. 缺体:缺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源染色体的个体,2n-2或(n-1)表示。

5.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品种(或品系)杂交,F1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超过双亲的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的水平都高的现象。

6.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7.有性生殖:通过亲本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受精而形成合子,进一步分裂,分化和发育而形成后代, 是最普遍而重要的生殖方式,大多数动植物都是有性生殖。

8.Hardy-Weinberg平衡律。

在随机婚配的大群体中,没有受到外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显性性状并没有随着隐性性状的减少而增加,不同基因型相互比例在一代代传递中保持稳定,这就是Hardy-Weinberg平衡律。

9.转化(transformation):指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加入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10.接合(conjugation)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donor)—“雄性”转移到受体(rece ptor)—“雌性”的过程1.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2.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3.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4.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5.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6.缺体:缺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源染色体的个体,2n-2或(n-1)”表示。

7.纯合体(homozygote):成对的基因都是一样的基因型。

如CC或cc。

也称纯合的基因型(homozygous genotype)。

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子代只发育与纯合体一样的性状。

表现了遗传的稳定8.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玉米正常叶绿素的形成与50多对不同的基因有关,其中的任何一对发生改变,都会影响叶绿素的消失或改变9.相引相:甲乙二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相引相(PL/pl)。

10.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如红花、白花性状名词解释1.单倍体: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

如,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2.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

3.返祖现象:是指在后代中出现祖先性状的现象。

4.抑制作用(inhibiting effect):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起作用。

5.异源多倍体[双二倍体](Allopolyploid):指染色体组来自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的杂种经染色体加倍而来的6.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性连锁(sex linkage)7.减数分裂(meiosis),又称为成熟分裂(maturation division),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因为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称为8.杂合体(heterozygote):成对的基因不同。

如Cc。

或称杂合的基因型(heterozygousgenotype);杂合体都能产生两种配子,以致自交子代就成为分离的群体, 出现了遗传上的不稳定性9.复等位基因即: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群。

如人类的ABO血型遗传,就是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的典型例子。

10.交换值严格地讲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就一个很短的交换染色体片段来说,交换值就等于重组率单位质量被照射的物质所吸收的能量数值,称为辐射剂量。

名词解释1.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2.干扰(interference):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的现象。

3.顺反子(作用子)(cistron),表示一个起作用的单位,一个作用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是基因的基本功能和转录单位,一个基因可有几个顺反子,一个顺反子产生一条mRNA。

4.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5.非整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上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的细胞,组织和个体,称为非整倍体。

6.缺失杂合体:体细胞内含有正常染色体及其缺失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

7.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座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8.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如人的身高。

9.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往往是多个性状同时表现出来10.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它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作用下具体的表现,是可以直接观测的名词解释1.超数染色体:有些生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

也称为B染色体。

2.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3.上位作用(epistatic effect):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

4.从性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的影响,只出现于雌方或雄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5.位置效应:基因由于交换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而带来的表型效应的改变现象。

6、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各种生物染色体形态结构不仅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数目一般是成对存在的,这种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7、致死基因( lethal genes):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包括隐性致死基因和显性致死基因8.限雄遗传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上表现的现象9.单位质量被照射的物质所吸收的能量数值,称为辐射剂量10.三体: 是指在原有二倍体的基础上,多出其中的某一条,即2n+1.其染色体组联会形式为(n-1)Ⅱ+Ⅲ名词解释1.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或DNA)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子,仍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

2.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3.纯合体(homozygote) : 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上的两基因成员完全一致(双显或双隐) ,具这种基因型的个体为纯合体。

如:CC、cc。

4.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ect):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只要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中存在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5.剂量效应:即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表型效应就越显著的现象。

6.随体(satellite):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7.染色体组型分析或称核型分析(analysisof karyotypeor genome analysis)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包括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列表示。

8.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9.基因型(genotype):指个体的基因组合,是性状表现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

10. 返祖遗传(atavism): 后代表现其野生祖先性状的现象名词解释1.双受精: 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

3.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性连锁(sex linkage)4.三体:指二倍体的染色体组中多一条染色体的个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