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实用工艺要求规范

焊接实用工艺要求规范

1.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范规定了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电容储能焊设备、材料、焊接准备、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操作工艺流程;适用于公司各种钣金件和结构件的焊接工序。

2.材料
焊丝、技术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的半成品零部件和辅料。

3.设备及工具
3.1交(直)流脉冲氩弧焊机、CO2保护焊机、电容储能螺柱焊机。

3.2电焊钳、面罩。

3.3平台。

3.4钢卷尺、角尺。

3.5各种焊接夹具、手锤等。

4.焊接技术标准
4.1材料的焊接特性
4.2.1钢材的可焊性
碳钢,如A3、10#、20#、25#以及1C r18Ni9不锈钢等可焊性良好,焊接牢固、变形小、易保证焊
接后的尺寸精度;中碳钢以及1C r13不锈钢的冷裂倾向和变形大,只有在合适的工艺规范下,才
能保证焊接的进行。

4.2.2有色金属的可焊性
有色金属中的黄铜(H62)的可焊性良好,铜(T2)铝镁合金(LF2 LF5)及铝锰合金(LF12)
一般,铝铜镁合金(LY12)较差。

4.2.3异种金属的可焊性
异种金属的焊接,在产品中也有应用,例如在碳钢上焊接不锈钢和铜螺钉。

一般情况下,碳钢、
黄铜和不锈钢之间可焊性良好,铜与碳钢、黄铜和不锈钢可焊性尚可,铝与碳钢、黄铜和不锈
钢不可焊,铝与铜之间可焊性尚可。

4.2.4电容储能焊螺柱的可焊性
A3、1Cr18Ni9不锈钢、黄铜材质的储能焊螺柱与以上材质的板材之间可焊性良好,在铝材质板
材上只能用铝储能焊螺柱。

4.2焊缝坡口的基本尺寸
合理的焊缝的坡口,可以保证尺寸精度、减少焊接变形,般焊缝坡口的工件厚度、坡口形式、焊缝形式、坡口尺
寸,见下面要求:
1)工件厚度为1-3mm时,两件同一平面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一面焊接,缝间距为0-1.5mm.。

2)工件厚度为3-6mm时,两件同一平面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5mm.。

3)工件厚度为1-3mm时,两件L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一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4)工件厚度为3-6mm时,两件L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5)工件厚度为1-6mm时,两件T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4.3焊接结构
焊接时,不允许长焊缝连续焊接,应采用交替断续焊接,以免热变形剧烈,影响产品质量;焊接时,应保证焊丝能进入焊接区,一般手工电弧焊间距为20mm,气体保护焊应保证间距为35mm,并且保证焊丝能保证倾斜45°。

4.4焊接准备
1)准备好各种焊接劳动保护用品。

2)检查焊接设备、焊丝、螺柱和辅助设备、气体储量是否齐全,合乎标准。

3)清除焊件上的铁锈、油脂和水分。

5.操作工艺规范
5.1手工氩弧焊
5.1.1工艺参数选择: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焊丝直径、焊接电流、气体流量和瓦嘴径。

1)焊丝直径的选择:焊丝直径的选择取决于焊件厚度、焊接接头和焊缝位置。

焊丝直径粗,生
产效率高但是容易生成未焊透和成型不良。

2)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2mm,焊丝直径为2mm,焊接电流为55-60A;焊件厚度2.5-3.5mm,焊
条直径为 3.2-4mm,焊接电流为90-120A;焊件厚度4-5mm,焊条直径为4mm,焊接电流
160-200A。

3)焊接电流的选择:根据选择的焊丝直径,参照焊机操作说明调节焊机电流。

电流小,电弧不
稳定并且易形成未焊透、生产效率低;电流大,易产生烧穿。

参数见下表
5.2CO2气体保护焊
5.2.1 C O2气体保护焊的工艺规范一般有焊丝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气体流量等 5.2.2 C O2气体保护焊的工艺规范见下表:
5.3 电容储能螺柱焊
工艺规范包括:充电电压、螺柱夹持长度、导电嘴直径和电极压力等参数。

1) 充电电压的选择:不同的螺柱,需要不同的充电电压。

2) 一般情况,螺柱直径为3mm 、 4mm 、 5mm 、6mm 对应的充电电压为55-60V 、63-70V 、72-80V 、90-100V 。

3) 螺柱夹持长度的选择:螺柱底部露出导电嘴2-4mm 。

4) 导电嘴直径的选择:导电嘴的直径必须与螺柱直径相同。

5) 电极压力的选择:参数见下表。

6) 焊后处理
焊接后清渣、磨平。

注意:在焊点小的情况下,不允许磨开焊点。

6. 操作说明
7.1焊接作业。

1)完成本公司焊接作业的设备有CO2保护焊、螺柱焊、氩弧焊三大类。

2)各类设备的操作方法详见《设备操作规程》。

7.2焊接作业步骤
6.2.1车间科长或工序组长依照《生产指令单》、BOM表、技术图纸关于焊接的要求开出《工艺
交接记录》。

6.2.2焊接作业员按要求内容领取材料和工装夹具,并搬到焊接操作台摆放。

a)接受生产任务后应熟悉所分配的任务,充分了解技术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和各部件焊接
尺寸。

b)领取所有焊接部件,按图号分类堆放,便于操作时对号取件准确无误。

c)所有半成品件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因受外力碰磕、挤压,造成工件变形。

6.2.3焊接开始前先做首件试焊,由质检员做首件检测,检查结果填写在《IPQC巡检记录》上,
并通知生产现场。

6.2.4质检首检通过后,焊接工序组长现场与焊接作业员讲解此工件的焊接质量要求,以及此工
件之焊道工艺要求。

6.2.5焊接作业员现场试焊,并检测其工件是否达到质量的要求。

6.2.6为了控制质量,在焊接作业过程中,质检员必须定时进行产品抽样检验,并将结果真实填
写于巡检记录上。

6.2.7焊接工序完成后应注意产品堆放整齐,并及时贴上产品标签,标示内容:产品编号、数量、
生产日期等。

6.2.8焊接作业员在完成焊接工序后,应注意清理现场,按设备保养规程对设备做适当的保养,
并把焊接设备、工装归位摆放好。

7.质量检查要点
7.1一般零部件按照技术图纸标注的尺寸测量,记录。

柜体等规则型工件和尺寸大的情况,按下面
要求检验:
a)高、宽、深尺寸要求及检验部位按以下要求:
高:在工件正反面两面四角测量
宽:在工件正反面离边缘10cm处分三处测量
深:在工件两侧边缘10cm处分三处测量
b)外观垂直度检验
柜体在未注垂直度要求的情况下,垂直度只允许向后倾斜4-5mm。

c)柜体对角尺寸偏差要求
7.2焊件外露部分的检查
a)焊件焊接应牢固,横平竖直,着地牢稳,无前俯后仰,左右摇晃现象,焊缝光洁均匀,无
漏焊、无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焊渣药皮应清理干净。

b)焊件内零部件边缘和开孔处应平整光滑,无毛刺和裂口。

c)经检查对上述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8.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人员和设备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