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
∂t ∂t +v =0 u ∂x ∂y
只有u 两个未知量, 只有u 和 t 两个未知量, 于是, 于是,上面的方程组化简 为:
华北电力大学
∂ 2u ρ l g + η l ∂y 2 = 0 ∂ 2t a = 0 l ∂y 2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 2u ρ l g + η l ∂y 2 = 0 ∂ 2t a = 0 l ∂y 2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对单个汽泡在液体中存 在的条件( 在的条件(满足力的平 衡和热平衡)分析可得, 衡和热平衡)分析可得, 气泡的半径需满足
R ≥ Rmin 2σTs = rρv (tw − ts )
式中: 表面张力, 汽化潜热, 式中:σ — 表面张力,N/m;r — 汽化潜热,J/kg ; 蒸汽密度, 壁面温度, ρv — 蒸汽密度,kg/m3;tw — 壁面温度,°C ts — 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C 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可见, 同一加热面上, 可见, (tw – ts ) ↑ , Rmin↓ ⇒ 同一加热面上,称为汽化核心的凹 穴数量增加 ⇒ 汽化核心数增加 ⇒ 换热增强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4 沸腾换热现象
一、沸腾换热的分类
大容器沸腾 或称为池内沸腾) (或称为池内沸腾) 强制对流沸腾 主要是管内沸腾) (主要是管内沸腾) 过冷沸腾: 液体主体的温度低于饱和温度。 过冷沸腾: 液体主体的温度低于饱和温度。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5 沸腾换热计算式
一、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
影响核态沸腾的因素主要是壁面的过热度 和汽化核心数,而汽化核心数则受到壁面材料、 和汽化核心数,而汽化核心数则受到壁面材料、 及其表面状况、压力、物性等的影响, 及其表面状况、压力、物性等的影响,因此实 际情况比较复杂。下面给出两个公式。 际情况比较复杂。下面给出两个公式。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y = 0 时, u = 0, t = t w du y = δ 时, = 0, t = t s dy δ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2、分析解的结果
整个竖壁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为
grρ λ hV = 0.943 µl l(ts − tw ) 推广应用到水平圆管外的膜状凝结,平均表面传 热系数为
1、米海耶夫计算式(用于水) 米海耶夫计算式(用于水)
h = C1∆t
华北电力大学
2.33
p
0.5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h = C1∆t
按
2.33
p
0.5
C1 = 0.122 W (m ⋅ N 0.5 ⋅ K 3.33)
q = h∆t
⇒
h = C2q0.7 p0.15
C2 = 0.533W 0.3 (m0.3 ⋅ N 0.15 ⋅ K)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1、分析解的简化假定
(1)常物性; 常物性; (2)蒸汽是静止的,对液膜表面无粘性力作用; 蒸汽是静止的,对液膜表面无粘性力作用; (3)液膜流速缓慢,忽略液膜的惯性力; 液膜流速缓慢,忽略液膜的惯性力; (4)汽液界面上无温差; 汽液界面上无温差; (5)液膜内部的热量传递只靠导热; 液膜内部的热量传递只靠导热; (6)忽略液膜的过冷度; 忽略液膜的过冷度; (7) ρv << ρl ; 液膜表面无波动。 (8)液膜表面无波动。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三、两种凝结换热方式的比较
膜状凝结时, 膜状凝结时,在壁面形成的凝结液膜阻碍蒸汽 与壁面直接接触,蒸汽只能在液膜表面凝结, 与壁面直接接触,蒸汽只能在液膜表面凝结,所放 出的汽化潜热必须通过液膜才能传到壁面, 出的汽化潜热必须通过液膜才能传到壁面,液膜成 为膜状凝结换热的主要阻力,因此如何排除凝结液、 为膜状凝结换热的主要阻力,因此如何排除凝结液、 减小液膜厚度就是强化膜状凝结换热时考虑的核心 减小液膜厚度就是强化膜状凝结换热时考虑的核心 问题。 问题。 当发生珠状凝结时, 当发生珠状凝结时,大部分的蒸汽可以与壁面 直接接触凝结,所放出的汽化潜热直接传给壁面, 直接接触凝结,所放出的汽化潜热直接传给壁面, 珠状凝结换热与相同条件 因此珠状凝结换热与相同条件下的膜状凝结换热相 因此珠状凝结换热与相同条件下的膜状凝结换热相 表面传热系数要大几倍甚至一个数量级。 几倍甚至一个数量级 比,表面传热系数要大几倍甚至一个数量级。
二、湍流膜状凝结
判别流态的准则数仍然是雷诺数, 判别流态的准则数仍然是雷诺数,对竖壁膜状 凝结Re Re: 凝结Re:
4hl(ts − tw ) Re = rηl
临界雷诺数取
Rec =1600
湍流情况下,可按( 12)关联式计算。 湍流情况下,可按(6-12)关联式计算。 对于横管,因直径较小,实际上均在层流范围。 对于横管,因直径较小,实际上均在层流范围。
∆t = t w − t s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临界热流密度 qmax: 由核态沸腾向过渡沸腾转折 处的热流密度被定为临界热流密度。 处的热流密度被定为临界热流密度。
∆t = tw − ts
确定临界热流密度的意义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第六章 凝结与沸腾换热
本章主要是介绍有相变的对流换热, 本章主要是介绍有相变的对流换热,即:凝结 和沸腾。在这两种相变换热过程中, 和沸腾。在这两种相变换热过程中,流体都是在饱 和温度下放出或者吸收汽化潜热, 和温度下放出或者吸收汽化潜热,所以换热过程的 性质以及换热强度都与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有明显 的区别。一般情况下, 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凝结和沸腾换热的表面传热 系数要比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系数要比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饱和沸腾
华北电力大学
液体主体的温度达到饱和温度。 液体主体的温度达到饱和温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二、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
通过对水在一个大气压(1.013× Pa) 通过对水在一个大气压(1.013×105Pa)下的 大容器饱和沸腾换热过程的实验观察, 大容器饱和沸腾换热过程的实验观察,可以画出图 11所示的曲线 称为饱和沸腾曲线。 所示的曲线, 6-11所示的曲线,称为饱和沸腾曲线。曲线的横坐 标为加热面的过热度;纵坐标为热流密度。 标为加热面的过热度;纵坐标为热流密度。
t(y)
下脚标 l 表示液相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考虑(3)液膜的惯性力忽略 考虑( 在边界层外应用伯努利方程
∂u ∂u ρ l (u + v ) = 0 ∂x ∂y
考虑( 考虑(7)忽略蒸汽密度
1 p + ρ l gx + ρ l u 2 = 0 2 dp =0 dx
考虑( 膜内温度线性分布, 考虑(5) 膜内温度线性分布,即热量转移只有导热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3 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
一、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
1、不凝结气体 不凝结气体不断在液膜附近积累, 不凝结气体不断在液膜附近积累,使凝结过程 增加了蒸汽传递过程的阻力, 增加了蒸汽传递过程的阻力,并降低液膜表面蒸汽 的分压力,导致液膜表面的饱和温度下降, 的分压力,导致液膜表面的饱和温度下降,减少了 凝结的驱动力,传热系数大大减弱。 凝结的驱动力,传热系数大大减弱。电厂的凝汽器 都有抽气装置,以便及时排除空气。 都有抽气装置,以便及时排除空气。 2、蒸汽的流速、过热度、表面的几何状况等也都 蒸汽的流速、过热度、 有影响。 有影响。
实验表明,在低雷诺数时,分析解结果与实验 结果很好的相符,但当Re>20后,由于液膜表面波 动,传热强化,实验值比理论值高20%。将上式进 行修正得:
grρ λ hV = 1.13 µll(ts − tw )
2 3 l l
1/ 4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试验关联式
一、膜状凝结分析解
努塞尔在1916年对层 努塞尔在1916年对层 1916 流膜状凝结换热进行了 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得出了著名 的努塞尔理论解。 的努塞尔理论解。他根 据层流膜状凝结换热的 特点, 特点,做了以下合理假 定:
华北电力大学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1、膜状凝结 当液体能润湿壁面时, 当液体能润湿壁面时, 凝结液在壁面上形成一 层完整的液膜, 层完整的液膜,这种凝 结形式叫膜状凝结。 结形式叫膜状凝结。 2、珠状凝结 当液体不能润湿壁面 时,凝结液在壁面上形 成许多液滴, 成许多液滴,这种凝结 形式称为珠状凝结。 形式称为珠状凝结。
§6-1 凝结换热现象
一、凝结换热过程 当蒸汽与低于其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壁面 接触时,将发生凝结过程。 接触时,将发生凝结过程。凝结时蒸汽释放出汽化 潜热并传递给固体壁。 潜热并传递给固体壁。 二、分类 根据凝结液在表面上的润湿情况, 根据凝结液在表面上的润湿情况,凝结换热可 膜状凝结和 两种形式。 分为膜状凝结 珠状凝结两种形式 分为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两种形式。
其工业应用也很广泛,如发电厂中的凝汽器、 其工业应用也很广泛,如发电厂中的凝汽器、 制冷装置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热管等。 制冷装置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热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