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企业管理中资本运营的理解

对企业管理中资本运营的理解

对企业管理中资本运营的理解
资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不断深入,新兴的资本运营实践大潮及其夹杂的些许盲目给予中国的经济学人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

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对加快我国企业改革步伐,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资本运营是企业管理的新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先后完成了由产品生产向商品生产、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运营型的两次跳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国外企业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优秀企业的运营实践,新的跳跃将是跃向资本运营。

所谓资本运营,即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资本运营具有以下特征:
1、加速资本流动周转,尽量缩短物资在企业各环节的流动时间。

重视投资的使用效益和资金的循环增值。

2、通过运营不断增值。

其运营多为开放式,并尽可能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精干主业,分流辅助,实行大配套、大协作。

重心是资产的利用和效用。

3、实行资本多元化,靠多个企业或多元化经营支撑企业,减少或分散经营风险;对有效益的投资争取与他人合作,减少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4、在技改方面,注重技改投入回报率,不追求无效益的先进技术。

二、资本运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运用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是资本生存、增值和获取收益的客观载体。

企业对生产经营进行组织与管理,实质上是对资本进行运筹与规划,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根植于资本运作的基础之上,都必须借助于资本形式转换。

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生产经营可以视为资本运营的实现形式。

因此,在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要重视资本运营,都要运用资本运营,都不能仅仅是为产品的生产而生产,为产品的经营而经营。

作为资本运营的具体实现形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注重对资本的组织、管理与运营,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不注重资本的运行,不追求资本安全与增值目标,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一般而言,资本运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1、资本运营有助于扩张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

资本运营要求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资本,以较少的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企业不仅运用内部资源,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而且运用兼并、收购、参股、控股方式,实行资本的扩张,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起来进行优化配置,促使资本集中和生产规模扩张,形成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收益,发展壮大企业实力。

2、资本运营有助于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降低企业市场风险。

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方向演进,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以求在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生存权和发展权,增加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

资本运营可以使企业借助市场高效率地调整自身生产经营方向,优化产品结构。

当企业处于夕阳产业时,可以通过向新兴行业并购、参服、控股等资本运营方式,迅速进入新兴产业,实现向新兴领域渗透、扩张目标。

当企业处于由
夕阳产业向朝阳产业转移的过渡时期,可以采取退却型战略,通过产权出售、公司分立等资本运营方式,不断剥离夕阳产业,缩小企业规模,以便集中力量进行新兴产业的扩展,实现产业的转移,从而分散、规避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变化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3、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共同组成。

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取决于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是否合理。

当企业的资本结构过重偏向借入资本,企业资本结构就呈现“劣化”趋势,造成企业负债过重,自有资本严重不足。

资本运营则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结构由“劣化”向“优化”方向转变。

股份制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有效方式,作为资本的一种象征与资本的物质载体,将一般的货币持有者变为资本的所有者,将小额的、分散的、闲散的社会资本转化为巨额的、集中的生产资本,将借人资本转化为永久性资本,可以促使企业助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趋于合理,同时也分散投资的风险。

三、对资本运营活动开展的条件进行归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由于长期的产权关系不明导致企业自我负责精神淡化,资本运营功能弱化,缺乏契约精神,国家作为抽象的资本最终所有者不能实际地执行资本运营的职能,政府的监控主体作用也难以发挥。

为了理清产权关系,真正确立产权主体,我们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为我国的资本运提供第一条件要求。

2、完善市场体系的建立资本运营的对象从具体内容来看表现为货币资本,而对社会来说表现为某种资源或某种生产要素,因此发达而完善的市场体系就成了企业这个资本运营主体活动的大舞台。

现阶段,我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
规模较小,还难以支撑全社会的资本运营活动。

因此,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其中的资本市场,对促进我国资本运营活动的开展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也是资本运营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它会使资本运营活动更顺畅高效。

3、国家必须对全社会的资本运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控。

资本运营活动在某些行业的过度扩张,往往还会引起垄断,从而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国家对这方面的资本运营活动也要进行干预。

资本运营活动在开展的同时,还涉及到许多金融活动,过度的资本运营活动常常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如果不加控制,有时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因此,为了开展健康良好的资本运营活动,就必须要加强国家对资本运营的调控和管理能力。

4、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交易双方有大量的权利和义务要加以明确地界定,有多种不同形态的资产价值有待确定。

为了保证这些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合理,交易双方都不能向对方表明自己亲自来做这些工作是有效的。

因此就必须有作为第三方市场中介组织加入到资本运营活动中来。

因此为了开展我国的资本运活动,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

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