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平昌冬奥会中男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中国滑冰运动员武大靖锋芒毕露,以39.584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获得中国队首枚金牌。

B.在近期召开的两会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就教育、饮用水安全、医疗、养老以及环境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意见(重复)。

C.狗年新春伊始,中国电影市场就收到了一份猝不及防的“大礼”,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54亿,观众热情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

D.“成都大庙会”依托武侯祠博物馆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推出了主题灯会、新春年画展、海棠迎春展等活动,令人目不窥园(望文生义)。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诘问题拔因地制宜坦荡如砥B.不辍禁锢深恶痛疾杳无消息C.踌躇狼藉走头无路自出新裁D.锃亮田畴重峦迭嶂络绎不绝3 .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我们应当认真解决和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组是()A.褴褛(lǚ)逞能(chéng)翘首(qiáo)戛然而止(jiá)B.瑰丽(guī)洗涤(dí)寥廓(kuò) 奄奄一息(yān)C.追溯(sù)俯瞰(kàn)蓦然(mù) 惟妙惟肖(xiào)D.绯红(fēi)忏悔(chàn)休憩(qì)忍俊不禁(jīn)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一个国家要真正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沉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

B.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遏制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C.这首诗歌节奏平板、韵律苍白,几乎没有修辞,读起来味同嚼蜡。

D.诚然,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是可耻的,但是,对自己的历史与祖先妄自菲薄,就更不是一个炎黄子孙应有的作为。

二、现代文阅读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达思想。

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

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

《论语》最中国人最熟悉的。

这样一部看似高高在上的圣人经典,却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很近。

它做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以来进入笑话、谜语,变得“雅俗共赏”了。

例如:教孩子读《论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

又如,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

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刀”等等,常常被放在一个适当的上下文中引用,在人们的言谈口语中流传……这让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了。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

称“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仍称冉有。

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等。

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

这些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几千年来,《论语》深邃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言行风貌、风俗习惯,因此,要充分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必须读《论语》。

(1)下面的词语与文中第一段的“传闻记录”加点字“传”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A.再传弟子B. 传授C.自传D. 流传(2)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A.汉代后《鲁论》《齐论》编订成书,经政府颁布,成为要读的经书之一。

B.《论语》作为传闻记录,因为受到简和帛的限制及口头语的省略,意义常不太明白。

C.《论语》没远离普通老百姓,许多不识字的百姓也知道孔圣人的话。

有些内容被编入笑话、谜语里。

D.《论语》中对人的不同称呼是有着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作用的,它不符合中国民众历来的习惯心理。

(3)选文中说“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能不注意,使用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下面的敬辞谦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A.学生送给老师的贺卡,上书“师恩永难忘!敬赠令师。

”B.商店的广告牌,写着“凡在本店购货200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

”C.接受朋友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D.向同学询问其母亲的意见:“我们在你家借住几日,令尊可否愿意?”(4)学生们学习了《论语》,了解了孔子后,表达了下面的想法,对他们的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

学生甲:孔子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圣人。

学生乙:《论语》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一颗闪亮的明星。

A.学生甲将孔子比喻为“大圣人”,形象生动地说明孔子的神圣和伟大。

B.学生乙将《论语》比喻为“闪亮的明星”,很生动的表明了《论语》在思想文化史上,璀璨闪耀,具有指导性的特点。

阅读《雨的四季》,完成小题。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摇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灰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可这时而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打伞,裁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彼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档的时侠,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

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7 .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8 .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9 . 文章第⑥段说“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 . 文章的最后,“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11 .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

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 “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这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三、句子默写12 . 古诗文默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