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历史渊源是怎样的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而端午节也一样,下面就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历史渊源,希望大家喜欢!端午节历史渊源一源流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
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吴越先民以“龙”为图腾,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关于龙的传说,在《易纬通卦验补遗》等著作中有相关记载:“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
”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
《路史》:“天皇氏骧首、鳞身”。
《河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
”荣氏注曰:“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
”《春秋命历序》:“(五龙)父子分治五方”。
以“龙”为图腾,在图腾时期,四支族的四龙各治一方,而以团族的一龙为中央共主,所以有五龙分治五方之说(闻一多《端午考》)。
这些龙的历史传说,其实即是源于上古吴越先民对龙的崇拜与信仰。
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
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
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7]。
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
事实上,我国南方吴越一带直到东汉时才开发。
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
端午节二十八宿由来二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据《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上古时代人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苍龙七宿。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高悬于正南中天。
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干支时间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
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正南为先天八卦的乾位,即为“天”。
仲夏午月午日,苍龙七宿运行至正南中(乾)方位,是龙升天的日子。
苍龙群星一年四时的运行情况及事象规律,在《易经·乾卦》的爻辞中有阐发,仲夏端午苍龙运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对应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在《易经》中,以八卦为基础又两两重合而构成六十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爻组成;爻是要从下往上数,而阳爻又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爻称“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而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之位。
九五爻“飞龙在天”是《易经》乾卦中最吉利的爻。
古老节日是传承古老文化的载体,古老节日的由来与古老文化密切相关。
仲夏午月午日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龙”是上古先民的原始信仰,先民在每年“飞龙在天”的仲夏端午以扒龙舟形式举行盛大图腾祭,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压邪攘灾。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
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端午节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由来考证文献三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主张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
当时,龙已是吴越民族的图腾,而闻一多先生认为,就是这个龙图腾,后来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图腾崇拜;就是在祭龙的仪式中,才逐渐有了划龙舟的习惯。
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
据《事物原始》中记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
”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至今专家公认的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的图形,发现于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
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
后来端午龙舟竞渡再传到东南沿海地区,福建省福州端午龙舟竞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928年至935年),闽王王延钧倡导“龙舟竞渡”。
广州扒龙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汉时期,南汉后主刘龚(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
广西桂林的龙舟活动,史载最早见于唐朝,民间约定为逢戊年大划龙舟,形成“十年一大划,五年一小划,每年自由划”的习俗延续至今。
端午节问候寄语四1、一个粽子一颗心,祝你事事都称心;一个粽子一份情,祝你天天好心情;一个棕子一种乐,祝你时时都快乐!端午节里寄心愿,合家欢乐福满门!2、幸福就像一根根粽绳,紧紧的绑住你,快乐就像一片片粽叶,团团的围住你。
愿您的生活就像一阵阵飘香的粽子,永远幸福甜蜜。
祝您端五节快乐。
3、想念你的微笑,回味你的美妙,脱掉你的外套,透出你的味道,控制我的心跳,压抑我的烦燥,想想我的需要,还是把你吃掉、啊?棕子!预祝端午节快乐!4、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快乐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归你,节日快乐!5、五月端午棕子香,送你几个尝一尝;包糖包枣包健康,保你吃了鸿运旺;财旺福旺身体棒,愿你每天喜洋洋;祝端午节快乐!6、我以清蒸鲈鱼的鲜嫩,拨丝香蕉的甜蜜、口味蛇的火热、葵花虾饼的精美、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至以红烧大鲍翅的高档的问候,预祝您端午节快乐。
7、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包着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着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发个短信祝福你,祝你端午节快乐!8、天降祥瑞粽子香,艾叶驱邪福满堂,端午佳节到了,祝您:“粽”金得金,“粽”银得银,生活尤如香甜粽,事业有如赛龙舟,端午节快乐!9、在友谊旅途上,有时你看不到我在你身旁;不是我把你遗忘,更不是让你一人走;是我选择走在你身后,当你不小心跌倒,我就跑上去踩,端午节快乐!10、因为一筐鸡蛋,所以勾践伐吴了;因为一杯雄黄酒,所以荆轲刺秦了,因为一只龙舟,所以屈原投江了;因为一个粽子,所以我骚扰你了!端午快乐。
11、划龙舟,挂菖蒲,前途事业不用愁;喝黄酒,贴五毒,年年岁岁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过端午,吃粽子,中华传统永长久。
端午快乐。
12、传统的节日,传统的味道,传统的端午,新鲜的粽子,清香的荷包,浓郁的情,踏青的脚步不会停,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让我们快乐同行!13、让阳光走进你的窗,让快乐飞到你身旁,在开心中抽根愉悦的线,为你织件好运衣裳;在幸福里磨根如意的针,为你缝上永远吉祥,祝端午节快乐!1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龙舟圣水裹蒸粽,世人以此把他赞。
端午节快乐!15、艾叶飘香香绵长,愿您天天喜洋洋;粽子溢香散芬芳,愿您事事都吉祥;短信传情情谊长,愿您快乐伴身旁!真心祝你端午节快乐!16、艾叶飘香又一年,龙舟竞渡赛神仙,端午时节齐欢颜,粽子送来好祝愿,愿你爱情似蜜甜,愿你好运常连连,愿你快乐每一天,祝你端午节愉快!17、艾叶清香扑鼻来,荷花浮水擎雨盖。
粽子香甜好喜爱,童年往事未忘怀。
龙舟竞渡江上赛,健康快乐真精彩。
香包可爱随身带,幸福吉祥全送来。
五月端午好运来,愿你开心笑常在!18、艾叶香,麦浪黄,人间美景是端阳。
雄黄酒,祛五毒,健康平安永护佑。
渡龙舟,踏百草,进取人生节节高。
吃香粽,佩香囊,幸福日子万年长!19、艾叶扬,粽子尝,欣然佳节逢端阳;佩香囊,饮雄黄,豪情龙舟争渡忙;情意长,蜜如糖,朋友祝福到身旁:愿吉祥,祈安康,快乐幸福你珍藏。
20、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低头思好友,就在水一方;念念未敢忘,问候送心上;届时配香囊,佑你永安康;粽子尝一尝,瑞气满口香。
21、目的:骚扰,方式:短信,意义:为了骚扰你,浪费我一毛钱,值!说明:心中有你,备注:提前祝贺“端午节”快乐。
括弧:不许有人比我早!22、用幸福的粽叶,快乐的米粒,包一个健康的粽子,在用相思的绳捆好,最后用短信方式发送给你,祝你及家人“端午节快乐”。
23、用代表着快乐的糯米,藏着代表甜蜜的枣馅,用欢欣的粽子叶紧紧包在一起,系上幸福的红丝带,捎去我美好的祝福,祝您端午节快乐!24、菖蒲苍茫茫,茂盛在端阳;艾叶青又长,思念在飘香;龙舟气昂昂,快乐洒春江;粽子裹着糖,笑容沾脸上;问候轻轻传,情意丝丝淌。
端午佳节,祝你欢畅!25、的问候,“粽”是离不开你!端午节了,愿你烦恼消失得无影无“粽”,事业“粽”是成功,生活“粽”是美满,家庭“粽”是幸福,事事“粽”是如意!26、端一杯问候的酒,捂一双温暖的手,缠一个情意的节,送一段掏心的话,祝一个美好的愿,愿你端午快乐,幸福久长!27、端午节到了,清香的叶子层层叠叠,薪酬总涨不跌;晶莹的米粒纯纯洁洁,笑容常在欢乐无邪;红红的小枣甜甜蜜蜜,爱情美满尽人意;幸福的丝线缠缠绕绕,好运幸福把你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