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清玄《自心清净,能断烦恼》阅读指导

林清玄《自心清净,能断烦恼》阅读指导


之旅
阅读文章,找出自己喜欢的或有 所启发的语段,并说说理由。
温馨提示:用圈点勾画法做批注,在
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铅笔)。
展示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地方? 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行间
我泡在温泉池里,看着茫茫白雾, 突然从心底冒出了一句话:“天寒露重, 望君保重。”
这是妈妈写信给我,最常用的句子。
寄语
小故事,大智慧 悲悯情怀 清净淡泊 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
林清玄“素心四书” 清净心 柔软心
欢喜心平常心ຫໍສະໝຸດ 柔软的心最有 心所要的,不
力量
是够多,是足
够欢喜。
谢谢!
三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 力,精细地读。
四是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 法去读。
笔 记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 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
二、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 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下来,这叫 读书体会或读后感。
三、提纲式。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 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 度的概括性。
四、批注式。 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
读边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圈、 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 体会、意见,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是 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
作品有散文集《百合花开》《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 《金色印象》等,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 木》选入语文课本。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 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 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 。
简介
林清玄执笔45周年散文典藏,在安静中修复生命的能量。 以“清净心”为主题,特别收录《冰糖芋泥》《生平一瓣香》 《地暖,或者春寒》《拈花四品》《青山元不动》等50篇不同时 期经典作品,部分“温情美食”系列文章大陆首次收录。 看似对于平常人、事物的描写却是充满温情和经历世事的感 悟传达。在纷扰中修得一颗清净心,看云淡风轻,断却烦恼。
春天,她常在信末写着“春日平 安”,到了冬天,她总是写“天寒露重, 望君保重”。
每当我看到“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时,内心总会涌起无限的暖流,在这么 简短的语言里,蕴藏了妈妈深浓的爱意, 爱是弥天盖地的,比雾还浓。
年轻时总要凑热闹,大家混在一起才觉得 踏实;恨不得什么东西都想要;和别人比都想赢。
慢慢发现,幸福不是去外面要,而要问自 己内心找。自己体会世界和人生,清净那颗被宠 坏的心,就会更通透。
1.看封面、目录,读前言,了 解作者简介,故事梗概,作品意义。
2.通读全文,对书中的某一句 段或情节有感触的,做批注。
3.圈画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 段落,也可随时摘抄,还可以写一 写读后感。
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
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
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 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 。有不了
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
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
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 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 不好。
————叶圣陶
方法
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外学习或写作上的 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 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二是粗读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 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

PART 1 人生滋味不易知 PART 2 随心随缘,欢喜度日 PART 3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PART 4 生命的风雨都是掌声 PART 5 用心发现生活之美 PART 6 坏事好事不一定 PART 7 一个人的修行路
交流
同学们交流一下 自己的读书方法。
小妙招
能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能心
断清
烦净
林 清



1.了解作者林清玄及其作品,在阅读中获得人生启迪。 2.学习读书的多种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自己对阅读的兴趣,学会 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作者
林清玄(1953—2019),生于中国台湾省 高雄旗山,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 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 远亭等。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 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35岁出山,四处参学, 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九十年代最畅销的 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