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出则悌”

《弟子规》“出则悌”


【长呼人,即代叫,人 不在,己即到。】
即代叫:就代为呼叫。
易解: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
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 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 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 为目的。”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 为快乐之本。)
“叫”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叫”,对于中国古代传 统来讲,认为大声说话是很辛苦的事,伤神,所以不 能让长辈高声叫。例如:太监说退朝,没有皇帝说退 朝,没有皇帝站起来说下班,为什么?这都是规矩, 旁边人代叫,旁边人代说。第二个“叫”是找,不一 定要叫,尊长要去找谁,小辈应该代劳,多走几步, 别让长辈劳动。 现在很多晚辈,爷爷奶奶叫人,我不管,你自己找吧。 如果找的人不在呢?古人的规定,你自己要马上回来。 为什么?第一,复命。第二,问问老人家,还有什么 事情我可以做的吗?这样的一种习惯,已经有很多孩 子不知道了,这些规矩已经不懂了。
赵 孝 争 死
• 汉赵孝,字常平,与其弟 礼相友爱。岁饥,贼据宜 秋山,掠礼,将食之。孝 奔贼所,曰,礼病且瘠, 不堪食,我体肥,愿代之。 礼不允,曰,我为将军所 获,死亦命也,汝何辜。 兄弟相抱大哭,贼被感动, 并释之。事闻,诏分别迁 授。
李绩的故事
• 李绩一生,经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 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征讨 ,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大唐王朝的建立, 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灭东突厥,平定薛延陀等重大 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大唐王朝的稳定、强 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所得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 大功成就,常推功于别人,故而人尽死力。
《弟子规》在“出则悌”的部分,首先要求孩子 从小培养长幼有序的观念和照料长辈的意识。接 下来,《弟子规》则通过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孩 子和尊长相处时的各种情境,对孩子的行为提出 了具体的要求。首先,当孩子遇见尊长的时候, 应该怎样称呼才是合乎礼节的呢?
【称尊长,勿呼名,对 尊长,勿见能;】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 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 不可以炫同居。 长幼七百余口,不畜婢仆,上下亲睦,人无 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席。 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 乡里皆化之。州守张齐贤上其事,免其家繇。
• 【财物轻,怨何生, 言 语忍,忿自泯。】
忍:忍让。
泯:消失
•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 看轻点,少计较,兄弟 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 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 ,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 恨就会消失无踪。
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冬则温 夏则凊 事虽小 勿擅为 亲所好 力为具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有过 谏使更 父母命 行勿懒 晨则省 昏则定 苟擅为 子道亏 亲所恶 谨为去 亲憎我 孝方贤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父母教 须敬听 出必告 反必面 物虽小 勿私藏 身有伤 贻亲忧 父母责 须顺承 居有常 业无变 苟私藏 亲心伤 德有伤 贻亲羞
【或饮食,或坐走,长 者先,幼者后;】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 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 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 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留侯世 家》中记载的张良“圯桥进履”的故事 就是流传下来的一个著名典故。 张良是汉朝的大智谋家,曾辅佐汉 高祖刘邦破秦灭楚,建立汉王朝,立下 过汗马功劳。拜师得《太公兵法》。此 后,张良经常恭习诵读,终而成为一位 大智谋家,为汉王朝立下大功。 这则故事虽然是轶闻,且有相当的 传奇色彩,但是终为历代人们所称颂。 不讲礼貌、不懂尊重的人要想得到别人 真诚的帮助和指点是不容易的。
资 本
知 识
人 际
决定资本的增长性的根本因素
知识和人际,决定资本的增长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道。 鱼是怎么来的?渔+道
【言语忍 忿自泯】
为什么没必要争执
争执只能使双方更加坚持自 己是对的。即使你赢了,你逼得 他低你一等,你用言辞攻击得体 无完肤,你铁定刺伤了他的自尊, 他非得憎恨你一辈子。 ———卡耐基
•吃亏
• 古时有贤人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
无他言,尔等只要
学吃亏。
贫穷的种子是什么?

• 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 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 ——《地藏经》
• 凡重利轻义者,一生贫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
工资是怎么来的?
工资:工作所换来的资本
资 金 直接有形当量 驾驭行业技能 的熟练度 对未来成长 的可支持度
• 入学年龄,自己懂得照顾自己了,就要长 者走在前面,小辈走在后面。而且还有一 个规矩,一般小辈不能踩长辈的影子,你 不能走在长辈的影子里。天很热,也没树 ,我躲在我爷爷的阴凉底下,这在中国传 统是不行的,一看就没规矩。
• 像“长者先,幼者后”,今天不行,比如 自动转门,你让老人家先走进去他会晕在 里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幼者在前 ,替长辈把转门挡住。还有自动扶梯,我 们现在发现,很多小辈在后面,长辈在前 面,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刘琎束带
• 南北朝时候,南齐有个人叫刘琎(琎,音jìn),他的 哥哥叫刘瓛(瓛,音huán)。刘琎是个正直方毅的人,所以 在南宋朝泰豫年间,他曾经担任过明帝的挽郎(挽郎:牵 引灵柩唱挽歌的少年,一般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担任)。 一次,刘琎的哥哥刘瓛在隔壁住,夜间不知因何事叫着弟 弟的名字让他过来。刘琎听到了,但没有立即答应,而是 先赶紧下床穿衣着鞋,全身周整了以后,他才在哥哥的门 前立正了回应。刘瓛责怪他这么长时间才到来,问何缘故。 刘琎从容回哥哥道:“我之所以来迟,是因为衣服带子鞋 子还未来得及穿束好,我穿戴得不周整就到哥哥面前来, 这样对哥哥是不礼貌不恭敬的,所以不敢随随便便回应您 的呼唤呀。”
这一讲是《弟子规》的第三部分: 出则悌。出,小而言之就是指离 开自己的房间,中而言之就是离 开自己的家庭,大而言之就是离 开自己的家族。换句话说,要和 别的人去交往,要进行某种社会 交往,就叫出。弟(t ì ),原 来的意思是指兄弟友爱。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恭:恭敬。
睦:和睦。
• 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 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 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 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 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 就存在孝道。
案例:北大校园-----学生骑车------偶遇季羡林 散步----所有学生下车,安静排队跟着季羡林走。 ------绝对没有人按铃。(弟子规应运到现实生 活中)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礼节,现在的年轻人知道 怎么办吗? 比如,长辈说:小钱,你请坐。我坐下了, 但长辈不坐,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你怎么办? 现在很多孩子就这么坐着,长辈在那儿走他不 管,这是不可以的。过去,晚辈是要随着长辈 的走向调整坐姿的。长辈走过去,我们应该慢 慢转过去;长辈走过来,我们应该慢慢转过来, 等长辈开口跟你说话。我们不能木头一样坐着, 长辈爱怎么走怎么走。这些规矩都是非常细微 的,非常讲究的。
呼名:直呼其名。 勿见能: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
• 提问: 对尊长依然是绝对不能直呼其名,可 以有什么变通的办法?
• 一般多是加辈分尊称,比如我们称姓李的 为李爷爷、李叔叔、李伯伯,这都是可以 的。还有一些称职务,比如李校长、李院 长、李部长,这也是一种尊称。还有一种 称职称,比如像李研究员、李教授。这都 可以的,尽量要回避直呼其名。
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与骑 马无缘,但是你肯定搭 过公车!!! 老 弱 病 残 席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命乃坐:命令坐才坐下。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 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 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 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杨时程门立雪
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非常聪颖,善 于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 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 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 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 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 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 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 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 死了以后,杨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 岁了。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在打瞌睡,杨时与同 学游酢(音zuò)恭敬地站在一旁没有离开,等到程颐睡醒 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 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士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 山先生。
亲有疾 药先尝
丧尽礼 祭尽诚
昼夜侍 不离床
事死者 如事生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弟子规》之“出则悌”
——读千古美文,做有德君子
《弟子规》开篇就告诉我们“首孝悌, 次谨信”。可见,古人把“弟”和“孝” 一并列为传统美德之首。
那么“弟”是指什么?
讲求“弟道”为什么如此重要?
“孝”和“弟”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关于“长者坐,幼者立”,中国传统当中最有名 的故事就是程门立雪。 宋朝时,有两个年轻的学子,一个叫游酢,一 个叫杨时,他们去拜理学大师程颐为师,哪知道 老夫子闭眼在那儿养神,养着养着还睡着了,这 两个人一直在那儿毕恭毕敬地站着。程老夫子睡 醒时,发现窗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厚。还有一种 说法是为了强调年轻人对老师的异常强烈的守礼 精神,说他们在雪地里站着,那么这两个人基本 上也变成雪人了,所以叫程门立雪,典故就是这 么来的。
过犹待:过去后还要等一会儿。
假如长辈没有跟你说话的意思,老人家比较 威严,或者老人家也有自己的心事,那么按照 《弟子规》的规矩,你不能上去一把拉住老人 家:老爷爷您好您好,咱们俩聊聊,昨天晚上 我看了一个动画片,我打了一个游戏。这都不 行,而是要退避路旁,恭恭敬敬地站着,垂手 而立,要恭候,让开道。因为长辈既然无意跟 你说话,你得让长辈往前走,你要退避在路边。 假如小辈出门的时候遇见长辈,小辈正好骑着 马,或者乘着马车,那么小辈一定要赶紧下来 跟长辈打招呼,绝对不能骑在马上跟长辈打招 呼,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你要等长辈先走,你 不能扭头就走,必须等长辈过去百余步,你才 能重新上马或者上马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