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麦积区渭南初中 刘建兰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农村的语文教学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下面我就阅读、写作、听说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阅读方面。
主要是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不够深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对于人文精神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忘了文本的感染作用。
人文精神不是“水中之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以文本为依托的,学生在自主、独立的阅读中自然能体悟到其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不能授予,只能体悟和感染,让文本自身去感染学生。
再有就是读书的方法、内容限定太死,学生必须运用老师规定的方法、划定的范围去读书,这是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常出现的现象。
让学生自行选择读书的方法、方式,拓展阅读的内容。
但要注意的是拓展的时间,阅读的量和质的问题。
即使有必要统一内容,也最好放在课外,要想在45分钟内让学生既完成课文的学习,有进行大量的拓展阅读是不可能的,还得强调字词句篇章的教学。
叶圣陶讲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学生首先得先消化这个例子,才能去消化额外的内容,这是常理。
还要注意不要把课上挖掘深刻含义,穷根究底的方法,移植到课外阅读上,也不要要求读的书和学的课文结合。
确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思想,给学生以读书的自主权,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 畅游,尽情地汲取知识,身心饱受陶冶。
二。
写作方面。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反映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所以作文教学尤为重要。
可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偏差,以至于事倍功半,学生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缺乏创新。
究其原因,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讲的多,练的少,而且练的不得法。
二是重形式,轻内容,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思想实际。
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教师常以相同的题目,相同的方式要求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又以相同的方式写作相同的内容。
然后教师以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
再者,套用几十年不变的两周一次作文法,题目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作文主题表现出轻淡平庸为主要特征的庸俗化趋向,无病
呻吟,脱离思想实际。
教师埋在作文堆里,精批精改,套用不知用了多少回的格式化批语,写腻了,学生看烦了,时间一长,作文这棵该枝繁叶茂的大树也就枯萎了。
作文教学喜欢教方法,换言之,其实就是套路。
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漠视生命的个性差异。
教师教学生作文,较多考虑的是使学生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于是往往采取似乎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给学生做了限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连真情实感都难以表达,更谈不上作文的创新了。
我们要改变以形式为中心的作文训练体系,建立以内容为中心的作文训练系列,使作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际确定作文的内容主题,作文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际,而且是生活中普通琐事。
从中挖掘出作文之根本,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选择,价值取向。
教师应把学生从套路作文里解放出来,细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再现生活。
我们农村有的是城市里无可比拟的自然风光:绿油油的的庄稼;郁郁葱葱的树林;忽高忽低展翅翱翔的飞鸟;纵横交错的河流。
这些都可作为学生观察、写作的对象。
不妨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积累写作材料,更多的感受生活的美。
还应进行与学生生活思想密切相关的经常性的课外练笔,大幅度增加写作实践量,养成经常写作的习惯,在练笔中,学生可以不拘长短,不拘泥于结构,纯粹为了“写点什么”,由于真实的写作写的是学生想说的话,所以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立言”来“立人”,即让学生在最好的语言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还要大力提倡创新,创新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
三。
听说方面。
片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轻视或相当程度地忽略听说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教师应当根据语文课本中有关听说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加以介绍,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听说形式的特点。
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学会运用这些形式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听说技巧,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大胆改革教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听说训练点。
在讲读课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最好的说话示范。
因此,在讲读课上,教师的讲解内容必须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表达上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表述准确、简洁明了、抑扬顿挫。
教师的示范作用,能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口头表达的技
能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课同样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写作前,要讲授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
学生听取这些指导本身就是在进行听力练习。
通过讨论确立作文要表现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自己所选择的题材以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这些环节都是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极好机会。
要保证听说训练的效果,除了在课内进行有计划地听说训练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及建议
麦积区杨庄初中
刘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