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的定位PPT优秀课件
(2)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 即耳轮2区。
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疾。
(3)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 轮3区。
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
(4)外生殖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 处,在耳轮4区。
主治:阴道炎、外阴瘙痒症、睾丸炎、 阳痿等。
(5)肛门: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
耳轮5区。
• 外耳门:耳甲腔前方的孔
窍。
5
耳穴结构口诀
一舟一垂一结节,
二轮二屏三切迹,
三脚三窝十六部
• 注:一舟:耳舟;一垂:耳垂;一结节:耳轮结节;二轮: 耳轮、对耳轮;二屏:耳屏、对耳屏;三切迹:屏上切 迹、屏间切迹、轮屏切迹;三脚:耳轮脚、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三窝:三角窝、耳甲腔、耳甲艇
6
二、耳廓背面的表面解剖
耳穴的 定位
2009级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 罗彩云
1
第一节 耳廓的解剖结构
一、耳廓正面解剖名称
• 耳轮:耳廓卷曲的游离部分。
• 耳轮结节:耳轮后上部的膨 大部分。
• 耳轮尾:耳轮向下移行于耳 垂的部分。
• 耳轮脚:耳轮深入耳甲的部 分。
•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呈“Y” 字型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 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三 部分组成。
主治:活血祛风,脱敏止痒。主治荨麻疹、皮 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4)肘:腕区下方处,耳舟3区。
主治:主治肘部炎症、扭伤。
(5)肩:肘区下方处,耳舟4、5区
主治:主治肩周炎、肩关节炎、肩部疼痛、落枕、 扭伤。
(6)锁骨:在肩区下方处,耳舟6区.
主治:锁骨疼痛、肩周炎。
17
3、对耳轮穴位
7
耳廓背面的表面解剖
3、四个隆起: 耳舟隆起:耳舟在耳
背呈现的隆起。 三角窝后隆起:三角
窝的背面,即对耳轮沟 与对耳轮下脚沟之间。
耳甲艇后隆起:耳中 艇背面的隆起。
耳甲腔后隆起:耳甲 腔背面的隆起。
8
三、耳穴的分布
• 耳穴的分布与人体的 对应规律
1、耳垂——头、面部 2、对耳屏——头、脑、 神经系统 3、轮屏切迹——脑干 4、耳屏——五官:咽喉、 内鼻和鼻咽部 5、屏上切迹——外耳 6、对耳轮体——躯干、 运动系统
主治:膝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
(5)髋: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即对耳轮5 区。
18
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疼
对耳轮下脚:相当于人体的臀部
2
耳廓的正面解剖名称
• 对耳轮体:对耳轮下 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 部分。
• 对耳轮上脚:对耳轮 向上分支的部分
•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 向前分支的部分
• 三角窝:对耳轮上、 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 的三角形凹窝。
•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
之间的凹沟。
3
耳廓的正面解剖名称
• 耳屏:耳廓前方呈瓣 状的隆起。
•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 轮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痔疾、肛裂
(6) 耳尖★ :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 部尖端处,耳轮6~7区间交界处。
主治:退热消炎,镇静止痛。降 血脂、降血压,用于高热、高血压、 各科炎症痛症。
(7)结节(肝阳点):耳轮结节处, 在耳轮8区。
主治:平肝熄风,疏利肝胆,主 治肝炎、胆囊炎、高血压、头晕、 头痛。
(8)轮1、轮2、轮3、轮4:在耳轮 结 节下方处,耳轮9~12区。
对应躯干部位,共分13区,14穴,主治颈胸腰 骶椎疾病。
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人体下肢。
(1)跟: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
主治:足跟痛。
(2)趾: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 对耳轮2区。
主治:甲沟炎、趾部疼痛。
(3)踝:在趾、跟区下方处,即对耳轮3区。
主治:距小腿关节扭伤。
(4)膝: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4区。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 于发热、感冒、扁桃体发炎等。
16
2、耳舟穴位
• 相当于人体的上肢。将耳舟六等分,自上而下依 次分为1-6区。
(1)指:耳舟上方的顶端,耳舟1区
主治:主治手指炎症、疼痛、扭伤、冻疮。
(2)腕:指区下方处,耳舟2区。
主治:腕部的扭伤、疼痛。
(3)风溪★:耳轮结节前方,指、腕区间之间, 耳舟1-2区交界。
11
12
四、耳穴的定位和主治功能
• 按我国制定的《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 案》,耳廓可分为76个区,共有91个穴位。
(一)耳廓的分区 • 1.耳轮分区:共分为12区 • 2.耳舟分区:共分为6区 • 3.对耳轮分区:共分为13区 • 4.三角窝分区:共分为5区 • 5.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13
• 6.对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 7.耳甲分区:共分为18区 • 8.耳垂分区:共分为9区 • 9.耳背分区:共分为5区
14
1、耳轮穴位:分布主要有主二便器官,如:直肠、肛门、尿
道、外生殖器,此外还有耳中、耳尖、结节、四个轮、痔核点等
(1)耳中: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 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
• 对耳屏:耳垂上方、 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 起。
• 屏间切迹:耳屏和对 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 轮屏切迹:对耳轮与
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4
耳廓的正面解剖名称
• 耳垂:耳廓下部无软骨的 部分。
• 耳甲:部分耳轮和对耳轮、 对耳屏、耳屏及外耳门之 间的凹窝。由耳甲艇、耳 甲腔两部分组成。
• 耳甲腔:耳轮脚一下的耳 甲部。耳甲艇:耳轮脚以 上的耳甲部。
9
7、对耳轮上脚——臀部、 坐骨神经 8、对耳轮下脚——下肢 9、耳舟——上肢 10、三角窝——盆腔、 内生殖器 11、耳轮脚——膈肌 12、耳轮脚周围——消 化道 13、耳甲艇——腹腔 14、耳甲腔——胸腔 15、屏间切迹——内分 泌系统
10
• 注:耳廓的形态结构形如倒立的胚胎,大 多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与人体的脏腑组织 相对应,但有的耳穴的分布并不完全在耳 廓解剖相应的部位上,如:肾上腺穴、卵 巢穴、睾丸穴等。因此,在临床取穴过程 中,我们不仅要把握耳穴的总体分布规律, 还应注意一些特殊穴位的分布。
1、三个面: 耳轮背面:耳轮背部的平坦部分。耳轮的外侧面,因耳轮是向
前卷曲的,故此面多向前方。 耳轮尾背面:耳舟隆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 耳垂背面:耳垂背面的平坦部分。
2、四个沟: 对耳轮后沟: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体部背面的凹沟。 对耳轮下脚沟:对耳轮下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耳轮脚沟:耳轮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对轮屏沟:对耳屏背面的凹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