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色彩三要素共16页

1色彩三要素共16页

色彩三要素定义:色彩三要素(Elements of color)色彩可用色调(色相H)、饱和度(纯度S)和亮度(明度B)来描述。

人眼看到的任一彩色光都是这三个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三个特性即是色彩的三要素,其中色调与光波的波长有直接关系,亮度和饱和度与光波的幅度有关。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饱和度。

色相:色相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

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

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

把红、橙、黄、绿、蓝、紫和处在它们各自之间的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6种中间色——共计12种色作为色相环。

在色相环上排列的色是纯度高的色,被称为纯色。

这些色在环上的位置是根据视觉和感觉的相等间隔来进行安排的。

用类似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再分出差别细微的多种色来。

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度的位置两端的色被称为互补色。

饱和度:饱和度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度。

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

彩度由于色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不同,彩度也会随之变化的。

色彩饱和度英文翻译为Colour Saturation,是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饱和度及明度)之一,指的是色彩的纯度。

纯度越高,色彩越鲜明,饱和度也就越高,反之亦然。

通俗地讲也就是颜色的深浅程度,鲜艳程度。

用数码相机拍摄时,不同品牌的相机和镜头都会对图片的饱和度产生影响。

不过,饱和度的高低不是衡量照片质最的唯一标准。

高饱和度的画面可以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但也有可能会损失图片的细节。

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并合理使用色彩的饱和度。

如何理解“色彩饱和度”和“色彩明亮度”的关系?色彩明度和色彩饱和度是摄影中常见的两种色彩问题,很多影友容易将这两种概念混淆,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和深浅程度,饱和度则是指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和明度是不能同一而语的,饱和度高的图片,明度不一定高。

一般来说,物体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明度明显提高,而色彩饱和度却降低,当物体曝光严重不足时,色彩明度和饱和度同时降低。

物体的固有色越鲜艳,照片的饱和度就越高,阳光直射下,阴影部分色彩比直射部位饱和度更高。

HSB色彩就是籍由这种模式而来的,它把颜色分为色相、饱和度、明度三个因素。

注意它将我们人脑的“深浅”概念扩展为饱和度(S)和明度(B)。

所谓饱和度相当于家庭电视机的色彩浓度,饱和度高色彩较艳丽。

饱和度低色彩就接近灰色。

明度也称为亮度,等同于彩色电视机的亮度,亮度高色彩明亮,亮度低色彩暗淡,亮度最高得到纯白,最低得到纯黑。

明度:明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

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试卡。

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

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

作为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位置值。

彩度高的色对明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太容易辨别。

在明亮的地方鉴别色的明度比较容易的,在暗的地方就难以鉴别。

表示色彩的前后﹐通过色相﹑明度﹑纯度﹑冷暖以及形状等因素构成1﹑明度高的色有向前的感觉﹐明度低的色有后退的感觉﹔2﹑暖色有向前的感觉﹐冷色有后退的感觉﹔3﹑高纯度色有向前的感觉﹐低纯度色有后退的感觉﹔4﹑色彩整有向前的感觉﹐色彩不整﹐边缘虚有后退的感觉﹔5﹑色彩面积大有向前的感觉﹐色彩面积小有后退的感觉﹔6﹑规则形有向前的感觉﹐不规则形有后退的感觉﹔在HSB模式中,S和B的取值都是百分比,唯有H的取值单位是度,这个度是什么意思?是角度,表示色相位于色相环上的位置,色相环角度标志如下图:从0度的红色开始,逆时针方向增加角度,60度是黄色,180度是青色等等。

360度又回到红色。

Photoshop拾色器的H方式其实就是HSB取色方式。

中间细长色谱就是色相,而大框就包含了饱和度和明度(横方向是饱和度,竖方向是明度)。

如下图:色彩三要素我们所看到的色彩世界千差万别,人们视觉感受到得色彩也非常丰富,它可以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

无彩色系指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

以下是网站设计师起步必知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纯度。

一、色相色相是色彩的相貌,也就是色彩的名字,就如同人的姓名一般,用来辨别不同的色彩。

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颜色定出名称。

当我们称呼其中某一种颜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

正是由于色彩具有这种具体相貌的特征,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色相就像色彩的华美肌肤。

色相体现着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灵魂。

在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色相都有自己的波长与频率,它们从短到长按顺序排列,就像音乐中的音阶顺序,有序而和谐。

大自然偶尔将这光谱的秘密显现给我们,那就是雨后的彩虹。

彩虹是自然中最美的景象,光谱中的色相发散着色彩的原始光辉,它们构成了色彩体系中的基本色相。

约翰纳斯.伊顿的12色相环二、明度光线强时,感觉比较亮;光线弱时,感觉比较暗。

色彩的明暗强度就是所谓的明度。

明度高是指色彩较明亮,相反,明度低就是指色彩较灰暗。

在无彩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颜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

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种纯色都有着自己的明度特征。

例如,黄色为明度最高的颜色,处于光谱的中心位置,紫色是明度最低的颜色,处于光谱的边缘。

一个彩色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对视觉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这一颜色的明度就越高。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

色相与纯度则必须依赖一定的明暗才能显现,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就会同时出现。

纯度三、纯度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浊程度,它取决于一处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

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颜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浊度。

比如红色,当它混入了白色时,虽然仍旧具有红色的色相特征,但它的鲜艳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了不同程度的粉红色;当它混入了黑色时,鲜艳度降低了,明度变暗了,成为不同程度的暗红色;当混入与红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色时,它的明度没有改变,纯度降低了,成为灰红色。

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等。

在人的视觉中所能感受的色彩范围内,绝大部分是非高纯度的颜色。

也就是说,大部分色彩都是包含灰度的色彩,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色彩显得极其丰富。

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

同一个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

细谈Photoshop的色彩模式2000-08-08· ·阳光数码··YESKYRGB、CMYK、LAB、HSB……也许很多朋友都看到过这些色彩模式,但你了解它们吗?大多数朋友都会说不了解吧。

色彩模式是图形设计最基本的知识,不掌握怎么行呢?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下面我详细的跟大家谈谈这些色彩模式。

1、 RGB模式RGB是色光的色彩模式。

R代表红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三种色彩叠加形成了其它的色彩。

因为三种颜色都有256个亮度水平级,所以三种色彩叠加就形成1670万种颜色了。

也就是真彩色,通过它们足以在现绚丽的世界。

在RGB模式中,由红、绿、蓝相叠加可以产生其它颜色,因此该模式也叫加色模式。

所有显示器、投影设备以及电视机等等许多设备都依赖于这种加色模式来实现的。

就编辑图象而言,RGB色彩模式也是最佳的色彩模式,因为它可以提供全屏幕的24bit的色彩范围,即真彩色显示。

但是,如果将RGB模式用于打印就不是最佳的了,因为RGB模式所提供的有些色彩已经超出了打印的范围之外,因此在打印一幅真彩色的图象时,就必然会损失一部分亮度,并且比较鲜艳的色彩肯定会失真的。

这主要因为打印所用的是CMYK模式,而CMYK模式所定义的色彩要比RGB模式定义的色彩少很多,因此打印时,系统自动将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这样就难免损失一部分颜色,出现打印后失真的现象。

2、 CMYK模式当阳光照射到一个物体上时,这个物体将吸收一部分光线,并将剩下的光线进行反射,反射的光线就是我们所看见的物体颜色。

这是一种减色色彩模式,同时也是与RGB模式的根本不同之处。

不但我们看物体的颜色时用到了这种减色模式,而且在纸上印刷时应用的也是这种减色模式。

按照这种减色模式,就衍变出了适合印刷的CMYK色彩模式。

CMYK代表印刷上用的四种颜色,C代表青色,M代表洋红色,Y代表黄色,K代表黑色。

因为在实际引用中,青色、洋红色和黄色很难叠加形成真正的黑色,最多不过是褐色而已。

因此才引入了K——黑色。

黑色的作用是强化暗调,加深暗部色彩。

CMYK模式是最佳的打印模式,RGB模式尽管色彩多,但不能完全打印出来。

那么是不是在编辑的时候就采用CMYK模式呢?不是,原因如下:用CMYK模式编辑虽然能够避免色彩的损失,但运算速度很慢。

主要因为:1、即使在CMYK模式下工作,Photoshop也必须将CMYK模式转变为显示器所使用的RGB模式。

2、对于同样的图象,RGB模式只需要处理三个通道即可,而CMYK模式则需要处理四个由于用户所使用的扫描仪和显示器都是RGB设备,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使用CMYK模式工作都有把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这样一个过程。

因此,是否应用CMYK模式进行编辑都成在RGB模式和CMYK模式转换的问题。

这里给个建议,也算是我的一点经验吧。

先用RGB模式进行编辑工作,再用CMYK模式进行打印工作,在打印前才进行转换,然后加入必要的色彩校正,锐化和休整。

这样虽然使Photoshop在CMYK模式下速度慢一些,但可节省大部分编辑时间。

为了快速预览CMYK模式下图象的显示效果,而不转换模式可以使用View菜单下的CMYK Preview(CMYK 预览)命令。

这种打印前的模式转换,并不是避免图象损失最佳的途径,最佳方法是将Lab模式和CMYK模式相结合使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图象失真。

下面介绍Lab模式。

3、 Lab模式Lab模式是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哇,好遥远呀。

)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

你已经明白了:RGB模式是一种发光屏幕的加色模式,CMYK模式是一种颜色反光的印刷减色模式。

那么,Lab有是什么处理模式呢?Lab模式既不依赖光线,也不依赖于颜料,它是CIE组织确定的一个理论上包括了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

Lab模式弥补了RGB 和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