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制动系统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三 盘式制动器
(一)钳盘式制动器 1.定钳盘式制动器
第四章 制动系统
2.浮钳盘式制动器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二)全盘式制动器
第四章 制动系统
全盘式制动器具有自行增力作用,制动效能高,操纵轻便; 摩擦表面为平面,不易发生较大的变形,制动力矩较稳定;但 制动不够平顺;钳盘式除具有全盘式的优点外,制动平顺性较 好,结构简单。与蹄式相比,热稳定性好,热膨胀量小;操纵 维护方便;浸水后制动性能变化小;有自洁作用等。不足之处 是摩擦副敞开在空气中,易受灰尘侵袭,磨损较大。
第四章 制动系统
2. 平衡式制动器 (1)单向助势平衡式制动器 (2)双向助势平衡式制动器
第四章 制动系统
(3)自动增力式制动器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二)凸轮式制动器 气压传动的制动器一般采用凸轮式机械张开装置。
第四章 制动系统
鼓式制动器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摩擦力对制动蹄 的增力作用来保证其一定的制动效果,因此操纵力较 小,但其制动效果不够稳定,温度升高后,摩擦系数 会降低,而且制动鼓受热膨胀后会使制动器间隙增大, 使操作不便;散热性能差。因此,鼓式制动器主要用 在拖拉机和重型汽车上,在轿车和轻型汽车上多采用 盘式制动器。
按制动能源可分为:人力制动、动力制动、伺服制动;
按传动机构的型式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二、基本原理及要求
(一)基本原理
利用摩擦力使不旋转的部件 对旋转的部件产生一个摩擦力 矩,并传给车轮。由于车轮与 路面的附着作用,车轮即对路 面产生一个向前的圆周力,同 时,路面给车轮一个向后的反 作用力,即制动力。在这个制 动力的作用下,使车辆减速直 至停车。
(一)双回路气压制动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二)双回路气压制动传动机构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1.空气压缩机 2.调压器
3.制动控制阀
第四章 制动系统
4.制动气室
第四章 制动系统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三、液压式传动机构 液压制动传动机构是利用液压油将制动踏板力转换为液压力,
使车轮制动。其特点是:制动柔和灵敏,使用方便,不消耗发 动机功率,但操纵较费力,制动力不很大,液压油低温流动性 差,高温易产生气阻,如有空气侵入或漏油会降低制动效能甚 至失效。通常在液压制动传动装置中增设制动增压或助力装置, 使制动系操纵轻便并增大制动力。 (一)液压式简单制动传动装置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二)要求 为保证汽车、拖拉机能在安全条件下发挥出高速行 驶能力,制动系统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足够的制动可靠性 用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指标来衡量。 2.操纵轻便 汽车:操纵力不大于200-300N;拖拉机:不大于300N。 3.制动平顺 制动时,制动力应逐渐迅速增加,解除制动时,制动应迅速消 失。 4.制动稳定性好 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应合理,左右车轮的制动力应相等。 5.散热性好 摩擦片的抗热衰退能力要好,能防水、防油、防尘。
第八章 制动系统
第一节 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一、功用及类型 (一)功用
根据需要强制高速行驶的汽车、拖拉机减速或在最短距离内停车;下坡行 驶时限制车速;协助或实现转向;能保证停放的汽车、拖拉机原地不动,防 止滑溜。
(二)类型
制动系统的类型很多。 一般汽车应包括两套独立的制动系统: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三)蹄盘式制动器 主要用于驻车制动。
第四章 制动系统
第三节 制动传动机构
一、机械式传动机构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二、气压式传动机构
气压式传动机构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转变为机械推力,使车轮制动。 其特点是踏板行程较短,操纵轻便制动强度大;但需要消耗发动机的动 力,制动粗暴,结构较复杂,一般用在大型载重汽车和拖拉机上。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二)双回路液压式制动传动机构的组成
第四章 制动系统
1.双腔式制动主缸
2.制动轮缸
第四章 制动系统
第四章 制动系统
(三)真空液压制动传动机构 1.真空增压液压制动传动机构
第四章 制动系统
第四章 制动系统
2.真空助力液压制动节 制动器
一、制动器的类型
制动器的类型很多,按其用途 分为车轮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 车轮制动器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 带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和盘式 制动器;驻车制动器可分为蹄盘 式制动器和鼓式驻车制动器。
二 鼓式制动器 (一)轮缸式制动器 1.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N1≠N2, F1≠F2, 左右蹄的制动力矩也不相等, 紧蹄是松蹄的2-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