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黑人身份的危机与建构摘要欧内斯特·盖恩斯是美国南方最负盛名的黑人小说家,本文以男性气概理论为视角,探讨盖恩斯小说中黑人男性气概的总基调,并通过女性叙事打破男权文化的怪圈,将“双重身份”的超越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实践性多元的建构策略,使小说在男性叙事方面充满了张力和效度,更为真实、更有时代气息。
关键词:黑人小说家建构策略男权文化女性叙事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由于历史的原因,黑人男性一直被白人种族主义者丑化,欧内斯特·盖恩斯创作的小说通过黑人男性气概为切入点,以正面形象呈现在世界上其他族类的面前,成为黑人男性形象塑造的叙事主体,使黑人男性生存的多维空间得到真实再现,并对黑人个体成长有着深刻启示意义。
一小说中黑人男性气概的总体风格1 盖恩斯对黑人男性气概的理解男性气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由于政治、文化和性别等立场的不同,对它的界定也会有所不同。
如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常听到的“男子汉气概”是一种形容,而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男性气概是从社会学领域引入的一个概念,它更强调一种“勇气”和“德性”,是几乎贯通于欧内斯特·盖恩斯所有小说的核心主题,突出的是一种精神品质。
在盖恩斯的男性视野中,黑人男性气概一个准确的界定首先表现的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品质,与男性凭生理的优势所表现出来的暴力行为有很大差别,《三个男人》中主人公普鲁科特·刘易斯所言:“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相貌和性交都不能使之成为男人,杀人也不能…因为动物也能互相残杀”。
又如,作者在长篇小说《在父亲家中》,利用小说中的菲利普对男性气概告白:“……我有臂膀,却不能伸出去抱你们一下。
只有真正的男人才能做到这些,……我没有责任心,没有去保护你们和你们的妈妈。
”这让读者从侧面理解到具有男性气概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勇于承担责任。
从历史上看,经历过奴隶时代历史创伤的黑人中,那些具有男性气概的黑人男性都称得上是敢做敢为的血性男儿,具有作为堂堂男子汉的所有素质,他们使黑人重新振作起来,是黑人男性气概的典范。
在黑人解放斗争史上,有很多可歌可泣的黑人男性的英雄人物,不甘心忍受白人的欺压而进行反击,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不断地改写着黑人历史,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不断挑战着世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这有助于黑人男性对自身有个正确估价,向世人证明白人优越、黑人低劣神话的谬误,使黑人们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无论客观压力有多大,黑人要想改善生存的外部环境就要抗争,黑人是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的,这为他们走出困境照亮了道路。
在盖恩斯的小说中,作家采取了一种真诚和坦率的态度,他认为男性气概首先表现的是一种勇气,即便经历了地狱般的生活也能渡过难关,并在小说中充分表明了他对有男性气概的人的尊重,认为对于生活在种族歧视的阴霆之下的黑人,男人生来就不会被打败的,而随时会被白人种族主义暴徒迫害的黑人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击败,这种男性气概更多表现为对死亡的超越。
如在他的小说《老人集合》中,马苏为捍卫正义和人格尊严面对死亡毫不退缩,这让白人警官麦普斯非常尊重:“马苏是个男子汉……马苏从来都不会临阵脱逃的”。
实际上,盖恩斯作品中的主人公,男子汉基本上都是那种唤醒黑人们的反抗意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它所强调的内核是一种精神,不是那种为了自身安危而妥协的人,在所面临的凌辱和种族暴力面前要不失尊严,具有坚定不移、毫不退缩的品质。
2 在种族歧视下对黑人男性气概的建构盖恩斯小说创作中的黑人男性气概是在白人主流文化下,涉及黑人自身的问题、内部问题,在作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种族歧视非常自然地贯穿于他所有小说的主题,也由此表明黑人男性气概建构对此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他的短篇小说《天空是灰色的》中,作家表现了种族歧视使黑人生存境况不容乐观,也反映了人类种族意识没有因为飞速的科技发展而得到应有的改善:“我们在科技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然而白人和黑人却不能在一起生活……”。
在法律方面,美国宪法虽然规定人人平等,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被曲解和篡改,白人为了自己利益往往对宪法进行曲解,法律成了庇护白人压迫黑人的工具。
如在盖恩斯小说《在父亲家中》中,作家描述了罗伯特的妹妹被白人强奸后:“按照法律……认为黑人女孩子一般都是主动勾引强奸她们的人。
”而在《在父亲家中》,白人切奈尔家族因为有了法律的袒护,认为黑人只不过是一些动物,对黑人更加为所欲为、有恃无恐。
在这种情况下黑人男性很难伸张男性气概,种族歧视就像挥之不去的幽灵,成为黑人男性气概建构的一个重大障碍。
白人种族主义者为了维护其种族优越论,使黑人在美国白人文化中不断被“丑化”,卑鄙地利用各种手段对黑人,黑人被帖上了低劣种族的标签,使白人非人道的种族歧视制度具有合法性。
在白人的文化中,黑人不具备基本的人性,在这种情况下,黑人男性始终是被打压与诋毁的首要对象,因此,盖恩斯黑人男性气概建构是对其回击的有力武器,能树立起一种新时代黑人形象,让黑人男性抛却心灵的创伤与焦虑,从而体现出黑人文化价值观的男性气概,同时也说明了这是黑人救赎与解放的必经之途。
作家认为男性气概对于黑人获取自由、赢得解放非常重要。
正如《简·皮特曼小姐的自传》中描述的那样,黑人们不想“接受现状”,把“重压下的勇气”定为黑人男性气概总基调,因为他们不想“等着别人替他们去改变现状”,“一个男子汉必须得做点什么”,小说蕴含了盖恩斯对黑人男性气概的理解,其浓墨重彩地强调了“重压下的勇气”,更多符合人性和时代特点的主体要素,带着深刻的问题或危机意识,有利于黑人主体性的提升,使黑人男性气概的建构具有历史性、现实性。
二盖恩斯书写的女性与黑人男性气概在盖恩斯小说中,黑人男性气概的建构中一直存在着黑人女性的参与,他对黑人女性形象塑造表现了平等的两性观,是对传统女性的性别歧视的男性气概的批判和颠覆,向我们证明了他对父权制黑人男性气概模式的批判。
1 盖恩斯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塑造盖恩斯认为黑人女性解放离不开男性的觉悟与参与,因此,黑人女性形象在他的小说里描述得非常成功,她们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她们对黑人必将获得解放具有坚定信念。
如《爱与尘》中的玛格丽特大妈、《刑前一课》中的艾玛小姐等等,她们在促进黑人男性的成长、黑人男性气概与男性身份建构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如《爱与尘》中的玛格丽特大妈,有着“天生的智慧、长期忍受苦难的能力和爱心”,是马库斯和露易丝之间跨种族的爱情发展的见证人,她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成为黑人社区存续下去的精神支柱。
在小说《凯瑟琳·卡米尔》中,作家将这些黑人女性描述成:“她们像大树,像岩石,像大海……永远不会轻言放弃”,她们无比的韧性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让她们在漫漫黑夜中依然坚韧地做着努力,在黑人男性成长中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在《在父亲家中》中的阿尔玛,具有黑人身上宝贵的品质,在菲利普出现精神危机时,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耐性,竭力提醒处于彷徨、迷惘状态下的菲利普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因此,在盖恩斯小说中,黑人女性的形象帮助读者了解男性气概的认知与理解。
2 黑人男性气概建构中的女性参与男性气概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盖恩斯的小说建构的是多元男性气概,这是因为女性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男性气概建构,是和谐的两性伦理的建构。
如在盖恩斯创作的《天空是灰色的》中,小主人公詹姆斯的母亲奥克特维亚为显示男性气概极力克制表达情感的欲望,小说里对她的形象描述是:穿着黑色的大衣和黑色的帽子,板着面孔,她根据父权制男性气概的标准,训导幼小的詹姆斯,认为情感的表达是“没出息的表现,是软弱的行为”,她秉承了海明威式的所谓“硬汉子”精神,培养孩子在严酷的环境下顽强的生存能力。
又如,在《简·皮特曼小姐的自传》中,作家塑造了一个十足的男子汉形象乔·皮特曼,作为典型黑人男性的代表,他勇敢顽强,工作勤谨,为了自己的尊严和理想,敢于付出。
为了自由他不惜放弃金钱,他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是男性气概,而敢于放弃的精神则正是作家意图要表达的男性气概。
而对乔的男性气概中的这些优秀品质,简对此保持一种理性态度。
她不停地为他担心:“每次他离家出走时,我都认为那是我在他生前见到的最后一面了。
”不管外人看起来乔驯马显得多么荣光,简对于乔的男性气概一直持辨证的态度,她在小说中对于男性气概建构的参与,其实是在解构和颠覆着这种男性气概,这很自然地表达了女性的出于一种生命的本能,是希望乔能平安地活下去和她共度余生。
3 黑人男性气概所表现的“双重意识”黑人身份危机的最经典的总结与表征是杜波依斯提出的“双重意识”:“黑人被看作是……带着面纱和先见之明降生在美国社会……随时都会感觉到在他黑色的躯体里存在着同为美国人和黑人的两重性……”对待这个富有张力与矛盾的难题,盖恩斯在他的小说中秉承黑人优秀文化,认为他们完全应该享有美国公民所享有的一切利。
在盖恩斯的小说中,黑人男性身份建构与其男性气概建构是一致的,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从根本上讲是荒谬的,白人也是这个地球上的过客,黑人应认同自身价值,具有种族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黑人在与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博弈中走出这种身份危机。
如在《简·皮特曼小姐的自传》中,作家借奈德通过对人类与地球之间关系的分析:“这片土地是你们的……他们的汗水和鲜血浇灌过这个土地”,表明黑人同样是这个国度的主人,白人没有权利剥夺与侵犯其他种族的权益。
“黑人则用他们的臂膀耕耘了那片土地。
而白人带来工具和枪炮”,这也是对美国白人种族霸权主义思想的抨击,把黑人等有色种族当成了外来者和边缘人,违反了人类的正义与人道主义精神。
不是每个黑人都意识到黑人传统文化身份建构意义,对于黑人男性气概的建构而言,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影响下,年轻一代的黑人渐渐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淡忘,构成了当代黑人男性文化身份的危机。
盖恩斯就描写了这样的黑人形象,如在小说在《凯瑟琳·卡米尔》中,为了个人的出人头地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杰克逊疏离了南方黑人传统文化,最终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让他走向自闭、孤独、无助甚至绝望,无法获得身心健康成长和主体身份的建构。
因此,盖恩斯对黑人传统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指明它对广大黑人的文化身份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黑人“取得黑人社会内部的团结和力量”,这也是使黑人立足于当代美国社会的力量,同时表明了作家在黑人的文化身份上“做黑人”的态度。
三结语欧内斯特·盖恩斯深刻地意识到,黑人男性的男性气概由于历史的创伤与现实的困境,所具有的矛盾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给他们的男性身份带来了焦虑和危机。
因此他的写作把“重压下的勇气”定为黑人男性气概的总基调,并通过对种族歧视的描写,认为黑人女性对黑人男性气概的认识,将成为解放黑人身份的危机的救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