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体育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体育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尹家庄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58课时
一、课程目标
本学期四年级体育内容有跑、跳、投掷、技巧、象棋等内容。

四年级的学生爱玩,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身高体重以及身体素质各方面比以前有较大改变。

力量变大,对动作结构的理解也趋以合理化,对某些动作技术得掌握也比较快。

生性好动,活泼开朗,爱表现自己。

课堂组织纪律性比以前有很大进步、情绪变化较大,喜欢竞争。

某些女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小心害羞,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要以讲解诱导为主,以相近的游戏进行巩固,使学生寓教于乐。

教材还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安排一定数量的游戏,利用游戏活动和象棋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

具体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

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习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一)2.8-2.10
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二)2.13-2.17
1、队列队形(集合解散);
2、游戏:穿过小树林;
3、队列队形(原地间转法);
4、游戏:运球接力
(三)2.20-2.24
1、立定跳远;
2、游戏:迎面接力
3、复习立定跳远;
4、游戏:换物接力
5、复习立定跳远;
6、游戏:斗鸡 3
(四)2.27-3.2
1、400米跑走交替;
2、游戏:跳垫子游戏
3、200米让距跑
4、游戏:30米接力赛跑
5、400米变速跑
6、游戏:运球接力 3
(五)3.5-3.9
1、投掷.(垒球)
2、游戏:春种秋收
3、投掷.(实心球)
4、游戏:投靶比准
5、投掷.(小沙包)
6、游戏:老鹰捉小鸡 3
(六)3.12-3.16
游戏课:
1、穿城门;
2、夹球接力;
3、迎面接力
(七)3.19-3.23
1、技巧:前滚翻起立;
2、游戏:;抢垫子
3、技巧:跪跳起;
4、游戏:障碍跑
5、技巧:侧手翻;
6、游戏:绑腿接力 3
(八)3.26-3.30
1、室内课《体操运动小常识》;
2、游戏:爬上顶峰
3、室内课《运动场上的安全》 3
(九)4.2-4.6
1、象棋:棋子的走法(象、士、兵、将);
2、游戏:
击球出界 3、象棋:棋子的走法(车、马、炮)
(十)4.9-4.13
游戏课:
1、端水平衡;
2、障碍赛跑;
3、快快跳起来
(十一)4.16-4.20
1、技巧:复习前滚翻;
2、游戏:绕木棒接力(十二)4.23-4.27
小篮球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游戏:头上传球接力(十三)4.30-5.4
小篮球
1、行进间变向运球
2、游戏:投篮比准
(十四)5.7-5.11
1、400米全程跑
2、游戏:迎面接力跑(十五)5.14-5.18
1、简化少林拳
2、游戏:比谁起动快
(十六)5.21-5.25
1、简化少林拳;
2、游戏:蹦蹦跳跳;
(十七)5.28-6.1
象棋:
1、吃子法;
2、棋子的价值
(十八)6.4-6.8
象棋:象棋教学比赛。

(十九)6.11-6.15
复习
(二十)6.18-6.22
考核
三、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体育场地和器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范、师生互动游戏、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利用场地和器材,小组联系,自我展示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实施对策
1、队列训练方面: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切合实际;丰富语言,调控情绪,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练习显现出单调、枯燥的状况,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形队列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的目的。

2、跑:跑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教材要求学生学习蹲距式起跑的基本动作方法,提高跑的基本能力,学习传接棒方法,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3、跳跃:跳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跳高和跳远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和爆发力。

4、投掷:投掷进一步提高学生抛实心球技术,学习助跑掷垒球的完整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锻炼时注意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5、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积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认真实施小学体育试制度。

6、立定跳远方面: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加强身体素的训练,重点学习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下肢力量,学习起跳蹬地技术,发展下脚爆发
力量,学习腾空技术,发展腹肌,髂腰肌及下肢爆发力素质学习落地技术,提高完整技术的动作质量,发展下肢爆发力
7、前滚翻方面:前滚翻技术建筑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上,其素质包括力量,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等(尤其是灵活性),小学生的年龄正处在长个时期,根据生理,心理和素质敏感期这一特点,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这样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均衡的发展。

其中首要的是应重视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训练,
8、象棋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象棋有了兴趣之后,才会跟着你一块学,也才能学好象棋,教学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

9、小球类教学:初步学会原地投蓝和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连接运、传、接、投技术,发展控制球的能力和灵敏、协调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10、武术:初步学会简化少林拳的基本手型和步型,发展活动能力,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

四、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利用课堂教学,学生自评,互评,即使反馈所学的内容是否掌握的信息。

2、利用课堂训练,教师纠错,即使掌握基本动作要领。

3、通过课外活动的练习,熟练动作,整体能够达到协调统一。

(二)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体育课当堂训练:检验动作要领的掌握情况以及身体上、下肢下调情况
2、适时的测验,如,立定跳远,链接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否能正确掌握动作要领,而且成绩良好,从而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盲目的练习。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体育教师要营造和管理学生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场地设备已经利用其它资源帮助学习,引导学生体育学习,积极锻炼,收集多种数据,分析评价数据,促进教学改进。

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学的能力。

(1)教师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对同学的认识不清的要加以指导,在评价中要抛开个人感情因素,同学之间的评价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对于和同学评价差矩大的要说出理由,不能不负责的对别人作出评价,以避免学生的类群效应。

(2)在学生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和参评者要多发现被评者的优点,进行鼓励。

对他们的不足一定要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

尤其是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评价的目的。

(3)培养民主气氛,体现学生评价的主体性。

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下才有畅所欲言的环境,不搞一言堂,对不同的见解权要充分的理解和鼓励,言者无罪,有则改之,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带领下飞翔,让掌声、笑声、真情充满课堂,喜悦和自信写在脸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