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二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二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二)(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抽象能力明显萌发的年龄段是()。

A.3岁前儿童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2.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

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所致。

A.近远规律B.大小规律C.首尾规律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3.亲子关系是一种()。

A.血缘关系B.心理关系C.情感关系D.家庭关系4.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5.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

A.游戏水平差B.注意分配能力差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D.与教师的教育有关6.由于()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

A.动机B.需要C.情绪D.记忆7.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

A.逐渐分化B.逐步严谨C.副词运用D.语法意识8.幼儿园教育的实质是()。

A.综合教育B.启蒙教育C.独立性教育D.适宜性教育9.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A.在做中学B.社会即学校C.生活即教育D.教、学、做合一10.陈鹤琴提出(),即“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A.活动分析法B.整个教学法C.观察法D.个案调查法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幼儿游戏的功能。

12.简述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3.试述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要点。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幼儿园开设的课程几乎与小学一年级相同,老师的教育教学也搬用小学上课的方法,教幼儿拼音、识字、计算等知识和技能,期中、期末还进行考试、评分,很少组织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唱歌、图画课不重视,经常改上拼音、识字、计算及智力训练课。

结果一年半载下来,班里的幼儿体质明显下降,生病回家的有好几位,在班里上课的也多是无精打采。

这班幼儿升入小学后,多数对语文、数学课不感兴趣,而对考试分数却分分计较,他们的体、智、德、美综合素质还不如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同年级其他同学。

问题:运用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对此现象加以分析和评论。

(20分)1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可是小明一看妈妈不允许,就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

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了滚。

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幼儿情绪表现的特点以及如何帮助幼儿调节不良情绪。

(20分)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6.以“变化”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5~6岁儿童抽象能力明显萌发,这一时期是学前晚期,即幼儿园大班的年龄。

2.A【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肩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3.A【解析】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4.A【解析】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5.B【解析】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注意分配能力差,来不及关心别人,所以只能单独玩。

6.C【解析】幼儿想象过程的方向、想象的结果、想象的丰富程度受其情绪的影响较大。

7.C【解析】儿童语法结构变化不包括副词运用。

8.B【解析】幼儿园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

9.A【解析】杜威是现代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10.B【解析】陈鹤琴提出“整个教学法”,即“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二、简答题11.【答案要点】(1)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心智能力的发展。

(3)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养成。

(4)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美感的发展。

(5)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2.【答案要点】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幼儿园离不开来自幼儿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园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有:(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三、论述题13.【答案要点】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能够自主地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而不是将教师自己的意图强加于幼儿。

教师对该类游戏的指导主要表现在:(1)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2)为幼儿提供时间、场地和玩具;(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4)引导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5)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6)教师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7)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8)根据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对游戏作简要评价。

四、材料分析题14.【答案要点】首先,材料中明显呈现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特征,违背了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规律。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其次,案例中“……很少组织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唱歌、图画课不重视,经常改上拼音、识字、计算及智力训练课……”,忽视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否则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最后,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与目标,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决定的。

15.【答案要点】幼儿的情绪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易冲动性;(2)不稳定性;(3)外露性。

帮助幼儿调节不良情绪,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转移法。

转移幼儿注意,化抱怨为幽默。

(2)冷却法。

暂时置之不理,没有“观众”看戏,“演员”也没劲儿。

(3)榜样发。

通过树立榜样的方法,如故事中的人物,来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情感。

(4)宣泄法。

每一个幼儿在生活中都可能遭到冲突、挫折,而表现出不良情绪反应,成人应给予幼儿情绪发泄的机会。

唱歌、游戏、运动是情绪宣泄、疏导和升华的重要途径。

五、活动设计题16.【参考设计】《一切都在变》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能感知理解周围生活中的变化,并用语言大胆正确地表达出来。

2.能将生活中的变化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养成细心观察,积极动手动脑操作、动口表达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心理准备:幼儿已初步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

2.材料:颜料、玻璃瓶、醋、糖、饮料粉、冰、碗、勺子、水果、榨汁机、剪刀、胶水、油画棒、温度计、蜡笔、纸,记录各种变化的碟片。

三、活动过程(一)游戏:我会变1.教师与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我们都是机器人,我们都是机器人,我会变,我会变,我们都会变”),幼儿做一个模仿动作。

2.引导幼儿讲讲自己变的是什么。

3.再玩一次游戏,鼓励幼儿做的动作和原来的不一样。

(二)教师用实验引导幼儿观察1.出示一瓶花,提问:小朋友,老师这朵花好看吗?是什么颜色的?老师把白花变成红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这朵花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成红色的呢?教师小结:这朵花本来是用白纸做出来的,然后老师把它放在颜料盒里染成红色,所以花就变成了红色。

2.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把一朵白花变成了红花,你们能不能开动小脑筋,想办法让一些东西变得和原来不一样呢?3.幼儿讨论话题。

(三)尝试变化1.教师讲解各组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师: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改变一些事物,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东西,要让小朋友来变一变,让这些东西和原来的不一样,你可以借助一些工具。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东西和材料。

要求:你每做一次实验就要记录下来。

2.幼儿分组尝试了解各种变化。

(1)纸的变化:幼儿通过撕、剪、卷、粘贴等方式让纸发生变化。

(2)水果的变化:幼儿用榨汁机把水果进行加工,看有什么变化。

(3)水的变化:幼儿尝试在水中加入不同的东西,让水发生变化。

3.幼儿交流各自发生的种种变化。

师: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你使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用了哪些工具?4.教师小结:只要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与原来不一样就是变化,要让东西发生变化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1)欣赏变化。

师:刚才是小朋友自己通过操作使许多东西发生了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电视里的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组织幼儿观看录像,了解部分事物的变化过程。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讲一讲自己看到的变化。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看了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这样的变化需要的时间就相对长一些。

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有些变化用的时间比较短,有的则比较长。

(2)你知道哪些变化的时间比较长吗?(幼儿讲述)师:下面请小朋友把你知道的变化时间较长的过程画下来。

(四)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外出,在大自然中继续观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