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掘技术管理制度大全

采掘技术管理制度大全

采掘开技术管理制度汇编渑池县昌平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科二0一四年元月目录一、采煤工作面投产验收管理办法 (4)二、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13)三、开掘进尺管理制度 (23)四、支护改革和创新管理制度 (25)五、生产技术例会制度 (29)六、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批、复审制度 (31)七、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复审制度 (40)八、工程设计管理制度 (42)九、矿压观测、处理与分析管理制度 (44)十、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56)十一、采掘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64)十二、巷道贯通与盲巷管理制度 (67)十三、停工工程检查验收制度 (68)十四、中腰线管理制度 (70)十五、井巷维修管理制度 (74)十六、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75)十七、敲帮问顶管理制度 (77)十八、支护材料管理制度 (78)十九、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分析与处理制度 (87)二十、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安全确认制度 (94)二十一、采掘工作面安全班评估制度 (102)二十二、安全生产动态变化管理制度 (108)二十三、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115)二十四、采掘系统专业达标规划 (120)二十五、开、掘、修工程质量验收及考核标准 (130)二十六、炮采悬移支架回采工作面工程质量验收及考核标准 (140)一、采煤工作面投产验收管理办法公司所属各单位:为加强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管理,规范采煤工作面投产验收工作程序,保证采煤工作面投产前各系统符合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为加强工作面投产验收的组织领导,矿井成立采煤工作面投产预验收领导小组组长:朱中杰副组长:王红涛刘中年刘红伟吕国印董念民贾爱民王顺国成员:常鸿义吴学俭李明姚永明胡明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吴学俭兼办公室主任。

二、采煤工作面投产预验收领导小组职责(一)负责对我矿工作面安装进行协调、指导。

(二)针对新安装工作面现场存在的生产、通风、防治水、机电等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

(三)确保新安装工作面顺利通过验收。

(四)各业务科室验收职责分工:1、生产技术科负责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的验收。

2、机电科负责采煤工作面机电、运输、排水、通讯、人员定位、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的的验收。

3、通风科负责工作面通风、监测监控、压风自救、防尘及灭火系统的验收。

4、地测科负责工作面地测防治水系统的验收。

5、安康部负责采煤工作面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核验收,并跟踪落实验收中所存在的问题。

6、供应科负责对所供材料的质量、安标情况的验收。

四、罚则1、工作面预验收不合格,对采煤队罚款1万元;2、工作面预验收严格执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在验收中,哪个系统出问题致使工作面未通过上级验收,将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并进行处罚。

六、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采煤工作面投产验收精细化标准附件:2、矿井采煤工作面预验收表附件1采煤工作面投产验收精细化标准一、工作面及两巷支护、文明生产(一)工作面支护1、支柱初撑力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支柱防倒装置应采用小链防倒或夹子防倒装置,小链(夹子防倒装置)的悬挂位置应统一。

2、支柱全部编号挂牌管理,牌号清晰,不缺梁少柱(备用梁柱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3、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线,其偏差不超过±100mm(局部变化地区可加柱);柱距偏差不超过100mm;排距偏差不超过±100mm,工作面支柱的手把必须朝向一个方向(原则上朝向工作面上风巷方向),三用阀必须朝向一个方向(使用对棚的,手把和三用阀朝向需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4、底板松软时,支柱要穿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的柱鞋,钻底<100mm,特殊情况下必须加垫大道板等加强支护。

工作面支柱最少保证穿二排铁鞋,即老塘侧、槽边柱侧,各矿可根据工作面情况适当增加。

5、井下备用的单体液压支柱,要站立存放在工作面附近安全、干燥、清洁的地点。

(二)两巷支护1、上、下风道的支护形式及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的规定,两巷支架完整,无断梁折柱。

2、两巷高度不得低于1.8米,人行巷宽度不得低于0.7米。

巷道使用净断面符合焦煤集团有关规定要求。

3、工作面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顶梁支护,距煤壁不少于20m范围内打双排柱,20—100m范围内打单排柱。

超前支护要加垫底梁配合铁鞋进行加强支护。

打柱时,要上下使用两根线绳保证支柱的直线性。

(三)文明生产1、巷道要做到“三无一整齐”,即无淤泥(浮煤)、无积水、无杂物,材料码放整齐。

作业地点及责任区内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垃圾箱(袋)。

2、有水工作面必须有水沟或完善的排水系统,并保持水流畅通,顶板若有淋水,必须遮挡归帮。

3、在工作面上、下风道的适当地点,需按规定存放足够的备用支护材料(柱梁、网、备用坑木等)。

材料备件码放必须“有棱有角”,横竖整齐有序,两头不一样长的物料要保证一头整齐,用后不能破坏原形,所有材料均要挂牌管理,挂牌高度成线,整齐一致。

二、机电、运输、乳化液系统1、各种机电设备零部件齐全,完好率不低于95%,并有标志牌和专责牌,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可靠。

2、机电设备必须试运转,无异常响声、温升正常,并按规定加油。

3、通讯、信号系统装置齐全,工作可靠。

电缆吊挂整齐,符合相关规定。

4、输送机的安装、铺设符合规定。

(1)输送机搭接长度、高度符合规定,挡煤板安装齐全。

(2)设备铺设应做到“平、直、稳、正、牢”,人行道宽度符合规定要求。

(3)各种运转的裸露转动部位,必须加装防护罩。

5、轨道运输系统的安装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1)使用的钢丝绳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绞车的安装、使用符合有关规定。

(3)安全保险装置齐全、灵活、可靠并符合有关规定。

(4)轨型符合要求,轨道夹板、螺栓、道钉齐全紧固,轨距、枕距符合规定要求,无杂拌道。

6、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的安装使用符合有关规定。

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按规定安装完好。

泵站能正常工作,压力稳定且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液压系统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7、符合《采掘机电运输精细化管理》的规定。

三、一通三防(一)通风系统1、所有的回采工作面必须形成独立的回风系统,巷道断面达到规定要求,风量满足生产需要,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通风设施牢固可靠,符合《通风设施精细化管理标准》。

(二)防尘系统1、管路吊挂平直,固定牢固,并符合《井下采掘地区管线吊挂管理标准》。

2、每隔100m至少设置一个三通截门,且截门方向一致。

3、工作面两巷必须按照规定安装全断面喷雾装置,转载点必须设置喷雾装置,喷雾装置要固定牢靠,喷雾方向、喷雾效果符合规定。

(三)监测监控系统1、工作面内的瓦斯传感器、风门、馈电、co等传感器的安装、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设置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2、断电仪及各类传感器的设置地点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3、监控系统的电缆吊挂符合《井下采掘地区管线吊挂管理标准》。

(四)安全防护1、所有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必须安装压风管路,管路吊挂平直,固定牢固,并符合《井下采掘地区管线吊挂管理标准》。

2、工作面上下风巷风巷距采煤工作面10~20米范围内,必须分别安设直通调度室的电话;采煤工作面的巷道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巷道中部应增安电话。

4、工作面上下风道出入口必须设置人员定位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工作面的要求。

四、防治水系统(一)工作面水害评价必须安全。

(二)必须具备下述材料。

1、必备资料(1)地质说明书及附图(2)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2、顶层工作面还需要提供下述的资料:1、坑透资料2、探构造、煤层钻孔资料五、煤质管理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有提高煤质和块煤率方面的措施,井下现场实现煤矸分运,运输各转载点必须安装防破碎设施。

附件2工作面预验收表验收时间: 年月日二、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顶板管理要求1、总经理应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矿总工程师、生产科、区队技术员负责制定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对顶板管理措施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讨论并形成共识,然后有总工负责措施的修改完善,生产矿长、区队长、班组长负责落实各项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矿长、安检部门负责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落实。

2、矿井每周安全办公会必须有顶板管理方面的专题,内容主要为复查顶板管理技术措施的适用性、执行落实情况及执行落实存在的问题,顶板管理的内容必须反映在会议纪要中。

每周的会议纪要送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等有关领导,下发生产科室、安检部门及有关区队,并存档备案。

3、积极推广应用顶板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采煤工作面采用液压支架、连锁棚支架等安全性能好的支护形式,不断改进掘进工作面超前临时支护形式,采用适用的巷道围岩加固方法。

4、加强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大断面巷道推广工作中,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积极推广空帮让压、松帮卸压、壁后注浆等巷道支护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巷道支架不变形不失修。

5、积极开展矿压观测工作,专职矿压观测人员,须制定矿压观测工作制度和矿压观测方案,每周写出矿压观测报告,报送有关领导。

6、坚持进行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在正常的预报工作基础上,要积极进行临时预报,及时提供采掘工作面地质变化情况,以便提高顶板管理措施的针对性。

7、应详细收集本矿不同区域顶底板岩性、煤岩强度、煤岩分层厚度等基础技术数据,确定顶底板分类、巷道松动圈、工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等顶板管理的基础技术资料。

8、工作面初采初放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初采初放期间每班必须有矿领导跟班,跟班名单报集团公司调度室。

工作面初采初放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上下巷开口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报集团公司审查核准,有集团公司生产处、调度室、安康部提出审查意见。

9、强力推行工作面煤层注水工作,以上下巷深孔注水为主,工作面煤壁浅孔注水为辅。

煤层内在水分在5%以下的注水后煤层含水量增加1%以上。

二、顶板管理办法(一)、顶板管理细则的措施1、生产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采、掘、开区队的技术人员在编制作业规程和临时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制订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在工作面过钻场、老巷、水仓及特殊地质构造的具体情况下及时制定、补充、完善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2、采煤工作面安装、拆除时,必须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措施,,不能提前回收点柱、抬棚或工字钢梁。

拆除时,要防止顶板压力大造成冒顶,必要时必须打好木垛,专职看顶人员要切实负责,仔细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并坚持矿、队领导干部现场跟班制度。

3、严格执行义煤发[2010]4号文《关于全面加强顶板管理规定的通知》加大现场管理力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并按采掘质量标准化标准组织生产。

按要求搞好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管理顶板的素质,从根本上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4、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及老巷扩修、加固、卧底,及煤层注水、强制放顶必须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主题